政治的核心
《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
哀公[1]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3]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4],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注释]
[1]哀公:鲁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谥号为哀。
[2]方策:指典籍。木板称为方,竹简称为策。
[3]敏:勤勉,致力。
[4]杀:等差,降等。
[译文]
哀公向孔子询问施政的问题。孔子说:“文王、武王所施行的举措,都明白地记载在典籍之中了。如果有贤良高人在,这些措施就能实施;他们不在了,这些措施也就推行不下去了。好的政治环境里,政策推广得快;好的土壤环境里,树木生长得快。所谓政治,就像蒲苇一样,生长和凋零都很快。
“所以说,要处理好国家政务,关键在于获得人才为我所用;要获得人才,就要修养自身;修养自身要循中庸之道;循中庸之道需要用仁。仁,就是爱人,其中首要的是亲爱亲人;义,就是合适,其中首要的是尊重贤人。爱亲人有程度之分,尊贤人有等级之分,这种区别就产生了礼。
“所以说君子不可以不修养自身。要修身,不能不侍奉父母亲人;要侍奉亲人,不能不了解人;要了解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通解]
此一节的中心是讲“为政在于得人”,以及如何“得人”。
儒家的政治思想特别强调“人治”——人的重要性和圣人的榜样力量。古圣先贤的举措,我们都能看到;前人在社会治理中的经验教训也有很多,我们都能读到。但为什么总不能避免重蹈覆辙呢?儒家认为,这在于没有出现合格的领导者,所以形不成好的社会风气,曾经的经验也无法落实。上行下效,为政者只要能做到为政以德,就会获得拥戴和支持,就能变化世风。
“蒲卢”为何物,主要有两种解释。
郑玄认为“蒲卢”是一种土蜂:
蒲卢,蜾蠃,谓土蜂也。《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桑虫也,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政之于百姓,若蒲卢之于桑虫然。
扬雄《法言》里讲得更有趣味:“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也就是说,蒲卢(蜾蠃)这种蜂,会把桑树上螟蛉的幼虫抱回自己的窝里,然后日夜不停“祈祷”:“长得像我、长得像我……”久而久之,螟蛉的幼虫真的长成了“蒲卢”的样子。以此来比喻推行什么样的政治,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民。
朱熹认为“蒲卢”即蒲苇:
蒲卢,沈括以为蒲苇是也。以人立政,犹以地种树,其成速矣。而蒲卢又易生之物,其成尤速也。言人存政举,其易如此。
朱熹认为由圣贤之人来推行好的政策,和水边蒲苇生长迅速一样,忽然之间就已经蔚为大观了。以此比喻来强调“贤能政治”的巨大力量。
从在上位的领导者的角度来说,要得到具有这种能力的圣贤之人,要从自身修养做起,贤达之士自会出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而修养的起点,就是遵循“仁”和“义”的原则,做到“亲亲”和“尊尊”。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儒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认为有绝对的平等。同是亲人,父母肯定比从未见过的远房亲戚更为亲近;同是贤人,也有能力大小的区别。所以不论是按情感与血缘上的“亲”,还是按能力与品质的“尊”,都是要由近及远、由高到低、分清主次的,给予别人应得的礼遇。这种区别就表现在使用礼法的不同上。
领导者首先从修养自身做起,这也就是《大学》所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么“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修身则首先需要从敬事父母亲人做起。
那么怎样做才是对父母亲人好的呢?显然不是父母所要求的都是对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自己对于人性的判断。这就需要我们知人性。“天命之谓性”,人性是天命赋予的。这就需要我们知天。
那么“天命”赋予人类的共通共有的特点是什么呢?
由此便引出了下一节——“三达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