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诚”为天道》释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诚”为天道

[原文]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

下位的人不能获得上级的信任,就没法治理好民众。而要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方法的,那就是在朋友中先有声誉。要在朋友中有声誉,那就先要能让父母顺心。要想让父母顺心,先要反省自身是否诚实。反省自身是有规则的,不知什么是善,就没法使得自己诚实。

[通解]

这一段在文字和逻辑上,都照应着本章开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一段。上下文逻辑的链条分别是:

知天—知人—事亲—修身

诚身—顺亲—朋友信—获于上

层层递进,可以看出其中严密的逻辑。从“内圣”的精神层面看,知天道,进而明人性,终点是以“诚身明善”来修身。从“外王”的物质层面看,起点是以“诚身明善”来修身,进而是获得人们的信任,进而是获得天下。这与《大学》中从“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样的顺序和道理。

[原文]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译文]

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赤诚之人,不用勉强就做得恰当,不用刻意思考就有答案,从容达到中道,这样的人就是圣人。追求诚的人,选择善道而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通解]

在《孟子》中,有一段文字与上文近似。可见这一段最初是孔子所述,子思所传,孟子再次记录的: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天以诚为本

这一段指出“诚者”与“诚之者”的区别。最高的圣人如舜,顺天道,是天生就具有与天地一样的至诚的“诚者”,他们不需要勉强自己就是天生圣人。其次的是后天主动追求至诚的“诚之者”,像颜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和选择善端,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这里指出“诚者,天之道也”:一个“诚”字是天道的本真、天的根本属性,这是儒家世界观的起点。那么儒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中的意思在于:天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宇宙世界是彻底的真实、真诚和无偏无私的。作为本源,它的一切都静待我们去发现和理解,而它没有任何私欲,更不会有所隐瞒。这种对世界的理解看似平常,但与其他思想观点相对比,就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特点:譬如佛教,从根本上认为世界是一个虚幻;而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笛卡尔更提出,除了“我在怀疑”本身,要去怀疑一切,包括世界的存在、神的存在、我的存在。

本段的重点在于指出了“诚”是天道的内核,因而也就是人向天道学习的过程——修身的核心,是修行中庸之道的核心。之后《中庸》的第四部分,完全围绕“诚”字展开。

◎本编小结

从“哀公问政”至下面的“博学之”一段,朱熹认为是一个整体,划为第二十章。朱熹的观点是:

此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举而措之,亦犹是耳。盖包费隐、兼小大,以终十二章之意。章内语“诚”始详,而所谓“诚”者,实此篇之枢纽也。

朱熹认为本章通过引用孔子的讲述,接续前文舜帝、文王、武王、周公的话题与事迹,接续起与中道一脉相承的“道统”来。而其中丰富的内容,又是对第十二章讲道“费而隐”的具体阐发。可见朱熹从文章思想脉络的角度硬要解释出前后章之间的联系,比较牵强和为难。

前面我们通过和《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的对比已经可以看到,“哀公问政”一段本是一篇独立的文章,没有必要强行解释出它与上下文密切的关联。而这篇文章原本的结尾在《孔子家语》中可以看到,那就是:

公曰:“子之教寡人备矣。敢问行之所始?”

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

公曰:“寡人既得闻此言也,惧不能果行而获罪咎。”(《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礼记》一书中倒也有这段话,但是不在《礼记·中庸》里,而是剪裁归到了另外一篇——《礼记·祭义》当中去了。《中庸》这里换上了另一个结尾:“博学之”这一段。可见“博学之”这一段为后来加工进去的,所以我们现在将它划分到下一部分“至诚与至圣”中。

“哀公问政”这一部分,记录了孔子回答鲁哀公关于治国的问题。孔子首先提出“为政在人”,强调“人”在政治中的决定性地位。人需修身,在“五达道”与“三达德”上下功夫,这是治理国家的“准备阶段”。进而孔子提出治国要特别关注的“九经”。但无论是修身或是治国,再多的条目要真正发挥作用,根本在于内心的“诚”。由此也引出了专门讲述“诚”的第四部分。

朱熹的弟子黄@说:

善读者当细心求之,求之既得,则当优游玩味,使心理相涵。则大而天下国家,近而一身,无不晓然见其施为之次第矣。此章当一部《大学》,须着反复看,越看越好。(黄@《勉斋集》)

“哀公问政”这一部分虽然初看繁杂,但熟读后便可以看到其中自成体系,逻辑有着清晰的脉络。尤其与《大学》对比来读,对《大学》也会有新的理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