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聂胜琼
鹧鸪天·寄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当时京城开封名妓,邂逅得遇“诣京师改秩”的李之问,两情款洽,难舍难分。据《词林纪事》,这是作者送别李之问后归来所作。
词的上阕,写送别情景。“凤城”指明送别地点。“柳青青”暗喻送别时令。首二句从王维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脱胎。但换上“玉惨花愁”四字,送别时作者凄惨愁苦的主观感情表露得更其直接、大胆。三四句写别宴及宴后相送的情景。别宴上《阳关三叠》的凄婉歌声,别宴后送了一程又一程的难舍难分的情景,给读者以深刻难忘的印象。上阕扣紧“别”字来写,从步出凤城外,写到登上莲花楼;从宴席上以渭城曲饯别,写到宴席后程程相送,不忍回归。“第五程”一本作“第几程”,似更能表现出专程相送、不遑计算送行里程的实际心境。至于那么长的送行路上,两人是喁喁私语,还是相对无言,则全凭读者去揣测了。
词的下阕,写别后思念。人去楼空,欲寻前时相聚时的欢快而不得,而去寻觅好梦,本来已属无奈,更折磨人的是离别相思之情,使人不能入眠,好“梦难成”,这就更添一层凄切悲苦之情。这种心情,恰恰是无人能够知晓体会的(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训“况”为“犹正也,适也,与况且之本义异”,并引本词“况”句曰:“意言正无人知我此时情也。”)。末两句套用温飞卿词《更漏子》(玉炉香)词意,虽然不如温词之深厚工切,但语浅情深,感人殊深。这两句如果只写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以至枕前流泪,自宵达旦,则索然无味。作者巧妙地引入了“雨”、“帘”、“窗”这些景物,以室外的滴雨来映照室内的落泪,就收到了动人的艺术效果:雨珠伴随着泪珠滴落,没有感情的雨珠似乎也感染上了室中人的凄苦愁情,终夜不歇,加浓了寂寞悲凉的氛围,使室中人的凄苦之情得到更充分的渲染表露。“帘前”《白香词谱》作“阶前”。我们觉得:用“帘前”,一能与温词“空阶滴到明”相比有变化之妙,二是突出了主人公的视觉因素,似更能表现难以入眠的情状。下阕紧扣“情”字下笔,但作者调遣眼中之景,来抒写心中之情,使这种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露。
这首词用语浅近而不俗,套用前人诗词意思而能曲尽变化,丝毫没有板滞之感。全词顺序写了送行到别后的情景,对爱情的深厚、执著,自然地充溢在字里行间。作者虽然不是宋词大家,但这首词仍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
沦落风尘的妓女,在封建社会处于社会的底层,痛苦之事当然得首推没有选择爱情的自由,但据《绿窗新话》卷下引《古今词话》载,聂送别李之问以后,以这首《鹧鸪天》寄之,后来竟得以同李之问结成秦晋之好,获得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这种结局,虽然在当时的妓女阶层中极难得到,但从传统审美心理的角度看,总还是值得庆幸的。而这个结局的形成,同这首词也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