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吕家乡
家驮在身上象一只蜗牛,
弓了背,弓了手杖,弓了腿,
倦行人挨近来问树下人
(闲看流水里流云的):
“请教北安村打哪儿走?”
骄傲于被问路于自己,
异乡人懂得水里的微笑;
又后悔不曾开倦行人的话匣(1)
象家里的小弟弟检查
远方回来的哥哥的行箧。
卞之琳
《道旁》借一个“戏剧性处境”寄寓作者的情思,这属于间接抒情手法的一种:诗的戏剧化表现。
戏剧性处境是由两个人物构成的,“倦行人”向“树下人”问路,而后者适巧也是一个在旅途中稍歇的“异乡人”。引起作者兴趣的不是二人言行所构成的戏剧性冲突(如果那样就写成了小剧,而不是间接抒情诗了),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两种行路态度的反差。疲惫衰老的“倦行人”栖栖惶惶地一心奔向前面的驿站,根本无心领略沿途美景。而那个年轻的“树下人”,虽然也正在异乡流落,却可以忙里偷闲地暂时脱开碌碌奔波之苦,驻足于“道旁”,以“闲看”的态度尽情地品味种种风光。对他来说一切都充满乐趣:“流水里流云”让他赏心悦目;“问路于自己”让他感到“骄傲”;未曾打开的“倦行人”的“话匣”引起他强烈的好奇心,就象他家里的小弟弟检查他这位远方回来的哥哥的行箧(那时他这位做哥哥的该是何等“骄傲”呵)……可以相信,这个“树下人”在休息之前和休息之后,在路上奔波时一定是精神饱满、步履矫健的。
“倦行人”和“树下人”不就代表两种人生态度么?“路”不就是人生之路的象征么?行于路上和歇于“道旁”不就是表示两种相互补充的人生境界么?戏剧化的抒情诗总是赋予写实性的情节以象征意味,这是它和一般的写人记事诗作的重要区别。
比较起来,当然“树下人”的态度更可取。但是如果以为作者意在否定“倦行人”而肯定“树下人”,那就把本篇的内涵简单化了。对于旅行者来说,小歇于“道旁”只能偶一为之,树下之“闲”不过是忙里偷闲之闲,“道旁”的种种情趣毕竟只是途中辛苦奔波的调剂。再说,焉知这个对“树下人”的闲情无动于衷的“倦行人”当年不也曾有过这种闲情逸致?焉知这个生趣盎然的“树下人”将来不也会变成暮气沉沉的“倦行人”呢?因此,对“倦行人”在有所否定的同时又不能不有所理解,对“树下人”在有所肯定的同时又不能不有些忧虑,对人生之路在感到乐趣的同时又不能不涌起一缕惆怅……诗境中所包含的远比我们的这些体会还要复杂丰富。能够把矛盾复杂的情思给以统一的综合的呈现,这正是戏剧化手法的长处。试想如果作者把他对人生的态度、体会直接抒写出来,恐怕是难以达到这种效果的。
在手法和句式上,作者既能化“古”,又能化“洋”,重在达到自己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戏剧化是西方现代诗人常用的手法,作者把它和我国咏事诗的传统手法溶合起来,完成了写实和象征合一的诗体结构。“骄傲于被问路于自己,/异乡人懂得水里的微笑”,这诗句活用了欧化的倒装句法和文言的被动句式,以语言的婉曲之势略带诙谐地显示了异乡人内心得意的层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