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瓦雷里·蜜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刘洪一

 

 

金色的蜜蜂,不论你的刺

是多么细,多么难以忍受,

在我那柔软的胸脯上

我想接受的只是那强烈的猜忌之刺。

 

去蛰那麻木不仁的美人吧!

对她来说爱神已经死去,或者正在沉睡。

请让我的一滴鲜血

从我那圆润而不愿被刺的皮肤里渗透出来吧!

 

我非常需要一种快速的剧痛,

一种强烈的很快结束的痛苦,

这要比一种隐约的痛苦要好得多。

为要使我的感官清醒,

就需要这象黄金样宝贵的极小的一点警觉性,

要不这样,爱神已经死去,或者就此长眠不睡!

 

(远方译)

 

 

(法国)瓦雷里

 

蜜蜂常因其勤劳的品行受到文人墨客的吟诵。但瓦雷里在此看到的不是它辛勤劳作的身影,而是那令人畏惧的锐利蜂刺。因而,这里的蜜蜂是一种给人带来痛苦的力量象征。

瓦雷里既是诗人,也是位充满辨证思想的哲学家,对人生进行抽象的思辨是他诗歌的一大特色。这里的蜂刺虽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痛苦有时却是有益的。对心灵业已麻木的人而言,它可以促其清醒,促其奋起,使其从活着的死亡中获取新生。《蜜蜂》虽短,却表现了类似长篇巨制《浮士德》的深邃哲理,《浮士德》中,魔鬼靡菲斯特帮助作恶、阻碍向上,却反而刺激着浮士德不断追求。瓦雷里的诗作大都发表于本世纪前半期黑暗、沉睡的年代,他诗作中的哲理既是抽象的思考,也有基于现世生活的感受。《蜜蜂》对人生的理解方式是悲剧性的,但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向上进取的信念。

因为是诗,《蜜蜂》在抽象的内省沉思之中又散溢着诗的情致。柔软的胸脯裸露着迎接蜜蜂的锐刺,毕竟是痛苦和不情愿的,但为了唤起“爱神”,使感官清醒,却是必须承受的。“刺”、“胸脯”、“美人”、“爱神”、“鲜血”,这些鲜明意象在对比的组合之中使诗的辨证哲理赋予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并且与全诗呼号式自白的声响共同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形象。所以,《蜜蜂》被认为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成功名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