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呵,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石评梅》读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雁儿呵,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石评梅》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秋深了,

我倚着门儿盼望,

盼望天空,

有雁儿衔一片红叶飞来!

 

黄昏了,

我点起灯来等待,

等待檐前,

有雁儿衔一片红叶飞来!

 

夜静了,

我对着白菊默想,

默想月下,

有雁儿衔一片红叶飞来!

 

已经秋深,

盼黄昏又到夜静;

今年呵!

为什么雁影红叶都这般消沉!

 

今年雁儿未衔红叶来,

为了遍山红叶莫人采!

遍山红叶莫人采,

雁儿呵,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

 

这首诗所写的对于“一片红叶”的思念乃是女诗人亲身经历的一段往事。

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刚毕业的那年,在反军阀的学潮中结识一位青年叫高君宇。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人之一,曾受孙中山派遣去苏联,也曾做过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热诚的“红娘”。石评梅对高的才志早有所闻,而高对石的才情也早有所知,两人初见即互有好感。一天夜晚,石评梅突然接到一封信,拆开时只见一张白纸,白纸中夹着一片红叶,红叶上写着两行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这是高君宇的求爱信物,她心情万分激动! 可是,她却强行抑制激情,提笔蘸墨在红叶的反面偏偏写上了“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一行文字,然后仍用原来的那张白纸包好,寄还给他。原来石评梅在读书期间曾受过W君的感情欺骗,少女的心已被碰碎,决心过着超然冷绝的生活,故这次才忍痛拒绝了高的求爱。可高君宇却一直爱着她。由于他为革命奔波,疲劳过度,爱情碰壁,痛苦万分,终于病倒了。石评梅闻讯赶来,尽管用心护理,亲口应允婚事,但已迟了,高逝于协和医院,年方二十九。此时,石评梅悔恨交加,悲痛欲绝,在替逝者整理箱内信件时,又忽然发现了那片红叶。“红叶去了又来了,但是他呢?是永远不能回来,只剩了这片遗恨千古的红叶了! 但我将终生盼他回来!”她避开了许多求爱者的目光,独身守着她已逝的情人。——这就是本诗“雁儿,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的内在意蕴和全部真情。诗中的红叶实际上已成了热烈的爱情的象征,已成了可企而不可及的永恒追求的化身,诗人在虚幻的期待中苦苦追求着与情人灵魂的结合,这是何等的凄楚!

石评梅的这种镂骨铭心的哀情表现在诗中,既无痛心疾首的呼叫,也非凄风苦雨的倾诉,而是通过秋深倚门盼望、黄昏点灯等待、夜静对菊默想这三组生活画面的刻画来表现诗人深情的思念,形象具体而又含蓄深沉。诗中的“雁儿”是能给望眼欲穿的情人带信的,古代有“鸿雁传书”之说。可是没人采红叶了,鸿雁岂能替阴阳两界的情人传情?红叶是象征,白菊又何尝不是石评梅的心灵品格的化身?甚至时间(秋深、黄昏、夜静)地点(门口、灯下、菊旁)及外形动作(倚门盼望、坐着等待)与内心活动(默想、猜疑)等描写,都带有着某种象征意味。全诗虽不着“愁苦”一字,然而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意境的描绘,可以说使读者领会到全诗字字含有怀念已逝情人的断肠之情。

诗人是用自己的血与泪写就此篇。她生前还写过不少这样的动人诗章,“直到滴不出血、流不出泪的时候”,她才与高君宇相会于地下,并葬于一处,在北京陶然亭的青松红枫之中矗立起了两座白色的墓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