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清明上河图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绘画·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作。长卷,绢本,墨笔淡设色。纵25.5厘米,横527.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幼时至汴梁(今河南开封)读书,后专习绘画,宣和年间(1119~1125)为翰林院待诏。擅界画,喜画市桥径郭,舟船车轿,自成一家,除本画外另有代表作《西湖争标图》,惜已失传。作为我国古代风俗画杰出代表,作品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貌。画卷以静寂的春郊景象为开端,疏林薄雾,田畴农舍,春寒料峭,通往城区的小道上,两个少年赶着驮炭的驴群跚跚而来。渐次柳树成丛,新枝萦绿,行人往来,有插满柳枝的小轿,骑马官人和仆人踏青扫墓归来,又有两骑驴老妇在家人伴随下自城而去。

中段为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赶集的热闹场面。较繁忙的街道与柳荫下货船聚泊的汴河同时进入画面。商贾行旅不绝于道,路旁有茶坊、酒肆、货栈、客舍等,房屋更加整齐,上覆青瓦。河面上巨大的漕船,或泊岸卸货,或往来于河心,造成一片繁忙景象。水面多漩涡,显得急流动荡,一艘满载的大船,尾部有八人在协力摇橹,桅杆顶端伸出纤绳,远远的有五人在对岸奋力拉纤,逆水而进。汴河狭窄处一座式样新颖,规模宏敞的拱形桥腾空而起,结构精巧,繁密而不设梁柱,形制优美,宛若飞虹。桥下一艘客船正放倒桅杆准备过桥,众船夫或撑篙、或指挥、或观察、或喊叫,正合力奋战,紧张操作,引来看热闹的人群。桥栏边及近岸停舶的船顶亦有老船夫在挥手指点。桥上设集市、摊贩、行商、车轿及许多看热闹的市民拥挤在一起。有载重的“串车”正在下桥;有少年赶驮粮的毛驴上桥;桥顶抬女眷的小轿与骑马的官人对面相遇,有奴仆开路却各不相让;路心还有小贩在争顾客;两旁看热闹的人群或指指点点,或侧目闪避。桥头近处,一家生意兴隆的大“脚店”前,高耸竹木搭的“彩楼双门”一座,精致华丽,楼窗内可见盛宴的食客。

画卷后段以高大雄伟的城楼为中心写繁华的市区街道。进城大道房屋更为密集,人烟如云,路旁搭席棚支大伞,各行各业一一排列。有木质平桥架于护城河上,两侧有人凭栏观水,沿河绿柳成荫,河面清新宁静。平桥上有人驴同拉的重载串车。城门前一携仆的骑马贵人从一跪地行乞的老人前经过,显得无动于衷。城楼作歇山顶,斗拱精巧,宏伟富丽。城门外砌青砖,两翼土筑城墙,穿插许多树木。城内城外以一骆驼队相联系,暗示了汴京与北方塞外频繁的物资交流。城内景象则更见繁华,街道纵横,房屋鳞次栉比。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络驿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幼,各个阶层无所不备,有骑马者、抬轿者、挑担者、推车者,好不热闹。街面一家搭“彩楼双棚”的豪华酒楼,宾客盈门;摊贩罗列的十字街的转角肉铺前一黑须道士正宣讲什么,围者甚多;斜对面的路口棚下又有不少人在听一老者说书;路边还有水井一口,二人在提水,一人在等候;街心有两辆“太平车”疾驰而来;卷尾有一“行脚僧”背负揹筐,悬插杂物远远而来;一骑马戴宽边帽的文官在九名差役随同下,姿态从容,游兴正浓。街道两侧茶坊、脚店、寺观、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以及经营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等的商店,应有尽有。最后有一处房屋,檐下挂“赵太丞家”四字匾,有人问医求药,旁边有柳树数株与近处树木繁枝相接,画面截然而止。

全幅图总计人物五百余,牲畜五十余,船只、车轿各二十余,以传统手卷形式,“散点透视法”,全景构图,揭示了社会生活的丰富、辽阔。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如一部宏伟的交响乐层层跌宕,扣人心弦。大到原野、河流、城郭,细到钉铆、商品、文字,无不和谐地组织为一体,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结构严谨。人物多达五百余人,衣着神情气质各异,穿插于各种活动之中,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冲突。其用笔兼工带写,线条遒劲老辣,略施墨色,朴实素雅,从人物神态的生动,树木、水纹笔法的健朴流畅,界画的精炼和谐,都可见作者在人物、山水、界画各方面的全面修养。这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真实、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北宋都市生活的各方面,所绘景物具典型性,时代气息浓厚。画面细节刻画真实,如桥梁结构,人物服饰,车马样式,各行业的不同活动等,生动丰富,反映了当时城市社会各个生活层面,有文字难以替代的史料价值,对了解和研究宋代经济、建筑、交通、服饰、习俗等问题都是极为宝贵的。本画无作者款印,据卷后金代张著的题跋,明确作者及其生平。从卷后跋文和收藏印可知此图曾被北宋、金、元、明、清内府和许多私人收藏过,是一幅流传有绪的名迹,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元、明、清各代有许多摹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