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论研究文献·《文心雕龙》·《文心雕龙》书名涵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文献·魏晋南北朝文论研究文献·《文心雕龙》·《文心雕龙》书名涵义

《文心雕龙·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这是解释书名的由来,但如何理解却颇多分歧。

(一)“文心”二字本于陆机《文赋》说

饶宗颐《文心与阿毗昙心》(载《暨南学报》1989年1期)云:“陆机《文赋》开端云:‘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文心雕龙·序志》篇亦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显然是取自士衡之语以命名。”张国光《〈文心雕龙〉能代表我国古代文论的最高成就吗》(《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辑) 认为:“刘勰之所以命此书为‘文心’,明是仿陆机《文赋》的序文‘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刘勰既在《序志》中解释了书名‘文心’之意,又写道:‘盖文心之作也。’径以‘文心’为此书名。还在赞语之末写道:‘文果载心,余心有寄。’看来如以‘文心’为书名,岂不言简意赅?可是刘勰却别生枝节,又缀上‘雕龙’二字,这不仅画蛇添足,而且简直是自相牴牾。尽人皆知,‘雕龙’的典故出自齐国的‘谈天衍’、‘雕龙奭’二语,但刘勰却写道: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明是欺人之谈。”

(二)“文心”二字源于佛教说

马宏山《论〈文心雕龙〉的纲》《刘勰的佛学思想属大乘空宗》等文(并见作者《文心雕龙散论》)以为刘勰的思想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又说:“《文心雕龙》书名中的‘文心’二字,也包含着‘弃迹求心’的意义。这个词语的渊源是佛典,而不是儒经。《法华玄义释签·序释签》说:‘盖序王者,叙经玄意。玄意述于文心,文心莫过迹本。’这段话不仅证明了刘勰在其文学理论上有着‘弃迹求心’的思想,而且又证明了《文心雕龙》连书名也和佛教思想有直接关系。虽然刘勰在《序志》篇说过‘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的话,但思想却正如范文澜同志所说的‘彦和精湛佛理,文心之作,科条分明,往古所无……盖采取释氏法式而为之,故能䚡理明思若此’的情状。这就可知他之所谓涓子《琴心》、王孙《巧心》的话,着眼点却是在‘心哉美矣’这四个字上,而并不是把‘涓子’和‘王孙’其人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文学理论之‘本’的。”

(三)“雕龙”与“雕龙奭”的关系

刘勰自释书名已明言“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说明他用了这个典故,但如何运用却也成了分歧的焦点。一曰否定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张长青、张会恩《文心雕龙诠释》说:“刘勰认为,自古以来的文章,都是重视文采的修饰的,但修饰文采是为了表现义理,而且要顺乎自然。不能像战国时代‘雕龙奭’那样,修饰太多,雕琢过分,流于矫揉造作。这是针对六朝浮诡讹滥的文风而发的,是富有战斗性的。”二曰从肯定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句中的“岂”字训为通假字,并在注中作了论证:“‘岂’,读为‘冀’。《文选》曹子建《朔风》:‘岂云其诚。’李善注引《苍颉》云:‘岂,冀也。’《礼记·檀弓下》《释文》:‘庶觊音冀,本又作几,音同。’《史记·滑稽列传》:‘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几’即‘岂’借字,此又‘几’、‘岂’通用之证。”依此训释,则此句当意指:庶几乎是效仿修饰语言有如雕刻龙纹一般的驺奭。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说:“从古以来的文章,靠修饰和文采来构成,大概是效仿修饰语言有如雕刻龙纹一般的驺奭吧? ”三曰此书与“雕龙奭”典故没有必然联系,仅用取作为书名而已。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选译》曰:“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是讲究雕饰的;现在又用‘雕龙’两字来称我这部书,难道是因为前人曾用来称赞过驺奭文采的缘故吗? ”后来在《文心雕龙译注》 中把 “难道是因为前人曾用来称赞过驺奭文采的缘故”改译成:“并不仅仅是由于前人曾用以称赞过驺奭富有文采的缘故。”但在注文中一如选译的讲法:“刘勰用‘雕龙’二字做书名,主要因为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注重文采,不一定用驺奭的典故。”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从古以来的文章,都是雕章琢句,文采纷披,因此书名又叫‘雕龙’,难道只是由于驺奭的绰号叫做‘雕龙’,采用了它吗? ”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其次是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是以精雕细刻和文采丰缛为法的,这正如雕镂龙文一般,我因而又称这本书为‘雕龙’,过去大家曾以此来称赞驺奭的文采,但我难道是采取这样的用意,表示自己也富有文采么? ”

(四)“文心”与“雕龙”的关系

滕福海《〈文心雕龙〉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文史知识》1983年6期)说:“‘文心’提示了全书内容的要点,‘雕龙’标明了该书形式的特点。‘文心雕龙’就是以雕镂龙文般华丽的文句和精美的结构去论说文章理论的根本性问题。”李庆甲《〈文心雕龙〉书名发微》(《文心雕龙学刊》第3辑)肯定了滕文把“文心”和“雕龙”二者联系起来考察的方法,但对其以“雕龙”二字是对《文心雕龙》的“形式的特点”的具体分析另有异议,认为二者是主从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是探讨文章写作的用心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即论述文学创作的原理之谓。文心一词提示了全书的内容要点,在书名中处于中心位置。‘雕龙’一词出典于战国时代的驺奭。所谓‘雕镂龙文’,本有两层含意:一个是形容其文采富丽,另一个是极言其功夫精深细致。刘勰是在肯定的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的,他在书名中所说的‘雕龙’主要吸取了后一层意思,用以说明自己这部书是怎么样地‘言为文之用心’的。这就是说,‘雕龙’在书名中处于从属的位置,它为说明中心词‘文心’服务。”李彧《也为〈文心雕龙〉书名正义》(《辽宁师大学报》1990年2期)则认为:“刘勰所标识的‘文心’,着重在美学意义上强调文学的特质,这种以志应物、离形取神所创造出来的意象,是作家的情志和客观的物象完美融合的产物。它在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被刘勰视为‘驭文之首术’;所以他要强调‘为文之用心’。正是基于对文学的通体考察和对文学规律的深刻认识,刘勰特别强调‘文心’的重要作用,将其放在为文的统帅地位,因此标于书名之首。刘勰把‘文心’放在书名之首,指出了它的统帅地位,但并没有忽略用什么方法把‘为文之用心’写出来,故于其后附以‘雕龙’二字。‘文心’与‘雕龙’连缀使用,使其内涵更加精密、意义更趋完整。”此外,陈少崧还有《〈文心雕龙书名发微〉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4期)对李庆甲文有所匡补,亦值得参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