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衣冠服饰·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传统文化·衣冠服饰·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由西周至汉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定型阶段。

周代的社会经济在殷商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生活物质生产领域的纺织业,育蚕、种麻、采葛、纺绩、练漂、染色以及服装制作等分工愈加繁细,并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由于纺织技术的提高,服装材料除麻葛织物及罗、帛、纱、绫、绢、绮、纨等丝织物外,又出现了锦的品种。锦字从“金”部,与帛组合,可知其制技繁难,其价如金。

周代分封制的建立,使阶级间的差别极为明显,周代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除沿袭商代宗教思想外,还利用宗法关系以及等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仪制度。服饰作为标识等级、服务礼仪规范的外在形式,也定有系统、严谨的制度,当时上自天子、卿上,下至庶民百姓,服饰各有等别,不得僭越。周代的这一别尊卑、昭等威的服装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甚重,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并视为服制之源,效仿传承。

据《周礼》等书记载,周代帝王后妃及百官在吉、凶、军、宾、嘉等 五大礼仪中,根据不同身份等级,衣冠有别,各有其制。并设有“司服”官,专门掌管其服制的实施。

冕服源于夏商,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等在祭祀、登基、朝贺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的礼服,周代形成定制,成为其服装制度的重要的组成。分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几个形制等别。冕服主要由冕冠、玄衣及纁裳、带、蔽膝、赤舄等服饰组成(图388)。

冕冠是各种礼仪中所戴最为显贵的礼冠。其结构为:冠的顶部面覆长形冕板,表以布帛,上为玄色,下为纁色,称“綖”,呈前低后高状,以抑骄矜之势。冕板前后两沿垂挂多条彩线编成的“藻”,藻上串缀数颗珠玉,称为“冕旒”,一串珠玉为一旒。所贯缀珠玉的质色、旒数的多寡,根据等别,有严格的规定。帝王冕旒视不同礼仪有三旒、五旒、七旒、九旒、十二旒之别。每旒均串缀十二玉。天子以下诸侯百官则按尊卑等级冠上旒数及缀珠玉数依次递减,以别等差。冕旒垂饰于眼目之前,有蔽视非邪之意。为施戴牢固,冠两侧各设一孔,用玉笄横贯冕冠与发髻,玉笄两端结有绕围于颔下的冠缨,名“纮”,以辅之。 在冕冠两侧用名为“紞”的丝绳,各垂一名为“瑱”的饰物,又称充耳,谓之紞垂瑱。瑱的质料天子用玉,诸侯等用石加以区别。瑱垂于耳傍,表示勿听谗言之意。

玄衣纁裳是冕服的主体服装。为上衣下裳形制。玄衣即为黑色质料的上衣,纁裳为绛色质料的围裳。并采用十二章纹作为图案,装饰于衣裳之中。所饰纹样有绘衣绣裳之别。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图像。每一章纹图像皆有特定的含义,表征帝王贵族的操行德品及威仪。

十二章纹据历代考解、释义,综合其象征含义为:日、月、星辰取意光辉照临;山取意镇重、静平四方,人所仰也;龙取意善应变及神之境;华虫为一种雉鸟,取意耿介之性、文章之德;宗彝为祭祀礼器,上绘兽纹,取意猛智兼备及忠效之品;藻为水草,取意洁净;火取意光明;粉米取意善行及济养之德;黼为斧形,取意决断;黻常为亞形或两兽相背状,取意君臣相济及背恶向善。着十二章纹的冕服,在周代前就基本成制。进入周代,日、月、星辰三图绘于旌旗之上,不再施于冕服,临盛大典仪,帝王以施九章为贵,其他礼仪场合章纹数目递减。诸侯百官从王助祀或参加其他仪典,其章纹参照帝服降一级服之。周代以后,日、月、星辰三章纹,又恢复于冕服之中,十二章纹饰为帝王所专享(图389)。

十二章图像的色彩,据《尚书大全》载:“山龙纯青,华虫纯黄,宗彝纯黑,藻纯白,火纯赤。”章纹以青、黄、黑、白、赤五色与玄衣纁裳相间映衬,构成冕服显贵至上的装饰效果与美感。

革带、蔽膝、舄是冕服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三种服饰。革带用于束系蔽膝及垂以佩饰。蔽膝是纪念古人原始下裳饰物,周代蔽膝的色彩及纹饰,按尊卑等差有严格区别。舄为与礼服配用的足装,丝绸为面,木置底,有赤、黑、白等色,以赤舄为贵,一般依裳色而饰。

周代对王后、贵妇也设礼仪服制,如定袆衣、揄狄、阙翟、鞠衣、展衣、褖衣六种衣式为王后礼服,亦称王后六服。其袆衣色黑,揄狄色青,阙翟色赤,均绘有翟形(长尾野鸡)纹饰,以上三服为从王祭祀之服。鞠衣为王后在春季育蚕礼仪中穿着,色黄绿,以示桑叶初生。展衣色白,为礼见帝王、会待宾客之服。褖衣色黑,为侍御于王及便居之服。王后六服皆为衣裳连体、不异其色的袍式服装,以喻妇女尚专一之品。六服均用白素纱衬里,以使纹色张显。六服中唯袆衣为王后专用,另外五服也作为其他贵族妇女之服,在礼仪场合按等级穿用。

周代除冕服外,另有弁服、裘、袍、深衣等衣制。弁服为古代次于冕服的一种服饰。弁为一种冠戴,形为双手向 上相合状,无旒,分爵弁、皮弁等多种,衣式亦为上衣下裳制,但纹色简约,别于冕服。裘为一种寒衣,以白色狐裘为贵,天子服之。黄狐裘、虎裘、貉裘等多为其他臣官按等级服用。袍为长衣式服装,上 下连体,无衣裳之别,袍设夹里,内纳絮丝棉,因当时丝棉有限,除天子百官外,庶民则只絮粗麻等物。袍初为内衣,战国时期开始作为外服穿用,汉代以后逐渐普及。

深衣形制早于袍,是中国古代继上衣下裳之后出现的又一服装类型。其特点为上衣下裳缝合连属,通体一式。深衣亦为右衽,其袖长可运肘,衣长不及地,领、袖、下裾均缘边装饰,裳分十二幅裁缝,取年有十二月,以应天时。一般多用麻布制作。因其形制通体连属,续衽以包拥、遮蔽全身,被体深邃,故以深衣名之。深衣适用范围广泛,不分男女、尊卑,皆可作为礼服及常便服穿用。深衣与上衣下裳并称为中国古代两大服装形制。并对后世服装影响很大。以后出现的袍服、长衫、禅衣等通体服装,均沿于深衣形制。

周代除礼仪场合足下着舄外,便居时则穿着屦,屦也为先秦鞋的通称,汉代以后则通称履。屦一般多用麻葛材料制作,单底,以适宜便居穿用。战国时期,西北游牧民族的靴,渐传入中原。靴为皮制,多高筒,适宜骑乘。

袜为足衣,先秦时期称为角袜。古文写作“韈”,从革部,袜初用薄柔皮制作,有带系于踝。以后才用布帛代替皮革制袜。周代室内多不具床椅,一般以席代之,人们席地而居。当时规定凡臣见君,需脱屦解袜,方可入室登席,否则视为不礼不敬,这种礼俗在民间也普遍应用。另外,人们服丧,也需脱袜跣足,以从礼法。

冠帽发式作为服饰整体的一部分,至周代得到进 一步的完善,同时也具有了礼俗色彩。这 一时期上层男子20岁成年需进行加冠之礼,谓之“冠礼”。女子插笄不但用于束发固髻,也作为成年、婚否的标识。按其定制,女子许嫁者15岁成年举行笄礼,未许嫁者则20岁成年举行笄礼,以此别之。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异时期,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异常活跃,由于“礼崩乐坏”,服饰受其影响,各诸侯国之间,出现了服制有别、异彩纷呈的局面。

战国时期,争战频繁,西北胡人部落南下侵扰,使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前325~前299)毅然施行服式改革,即废弃宽博衣式,改穿紧身窄袖短衣及长裤革靴的胡装。胡装具有实用、便捷,利于山地及骑射作战的特点。赵国的服装改制,对于固疆域、强军旅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胡装也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进入中原地区,并被一定程度地应用。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在全国颁行“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包括衣冠服制在内的各项统一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秦代的服装制度,遵循从今弃古的原则,废除周代繁缛的冕服制度,仅保留在典仪上最轻的小祀礼服玄冕,作为礼仪之服。袍服至秦代已较为普及,秦制规定三品以上职官可服绿袍、深衣,庶民为白袍。其他服饰一般在沿用春秋战国某些形制的基础上,力求实用,加以简化。

汉代巩固了统一的中央政权,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强盛时期。汉代的纺织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缫车、纺车及脚踏斜织机已被广泛应用,使纺织品的产量、品种不断增加。西北地区的毛纺产品也进入了中原,作为衣帽及地毯等用。汉代的特使不断携丝绸等出使西域诸国,辟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使蚕桑、丝织等技术陆续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地,中国精美的丝绸也从此享誉世界。

汉代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定型时期。由于统一、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相互融汇,各色服饰也渐归于一统。西汉时期,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尊卑等级秩序,对一般官吏及商贾的冠戴及服装质料,颁有明文律令,成为颁行服禁的开端。东汉时期礼仪服饰恢复了周代的冕服制度,并在尊古制、尚礼法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服装制度更趋完善。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服饰日趋定型完备,成为历代服饰发展的基础。

秦汉时期,男子除深衣外,以穿着袍服为尊贵。袍为有衬里或加絮的长衣。其形制以宽衣阔袖为多,一般袖口收缩紧窄,领以袒式为主,领、袖等部位镶花边装饰。汉代天子的袍服随五时行色,即春服青色,夏服朱色,季夏服黄色,秋服白色,冬服黑色,群臣百官上朝时的穿着皆服黑色。汉代仕宦的便居常服多穿禅衣,禅衣与袍服形制类同,只是不缝加衬里,用单层布帛制作。群臣百官也可作为朝服穿着,但只能以衬衣形式,穿于袍服的里面,汉代文人庶民也多穿用。

汉代的袍服及禅衣,其上下连体的外形特点,均为深衣的遗制。按其衣式又有曲裾、直裾之别。衣的大襟称为裾。凡衣襟从领部斜垂至腋下,再直垂而下,称为直裾;衣襟从领部斜垂绕体曲转而 下,则称为曲裾。深衣的“续衽钩边”也为曲裾衣式。有观点认为,曲裾衣式的出现,与其内服尚不完备有关。当时的裤装裆不缝合,小腿以上裸露,主要由下裳遮围,深衣等上下连体衣式取代围裳后,采用曲裾形式既遮掩露体,又运足方便。随着汉代内服日趋完备,合裆裤的出现,在男服中曲裾渐被直裾所替代。

汉代除深衣、袍、禅衣等上下连体的服装外,另有衫、襦两式短衣,男子穿着也较为普遍。先秦禅衣称为单衣,短式称中单,秦代中单又称衫,为贴身的内服。《中华古今注》载:“汗衫,盖 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襦为比袍短的衣式。《急就篇》载:“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先秦时襦也为内服,汉代渐作为外服穿用。襦多为里加絮,无衬里则称为单襦。贵族男子一般和下裙配穿,而民庶百姓上襦下裤为多。

中国古代,裤装的产生比衣裙晚,至商代末期才在一定范围内穿用。裤又称“绔”、“袴”,《说文解字》曰“绔,胫衣也。”胫指小腿,可知早期裤装为无裆的套裤形状,作内服穿着。汉代以后裤的裆部缝合,渐作为外服与衫襦等配用。

秦汉时期男子的首服,在前代的基础上变化较大。战国以前,男子大多只用帽冠罩戴于发髻之上,一作首服,二又约发。战国以后至秦汉时期,则开始用巾裹头,巾用一种方形的布帛裁制。初为庶民百姓作为首服之用,汉代末期仕宦王公贵戚也以戴巾饰为雅,扎巾成为时尚的装束。与此同时,另一种与巾相似的帻,也作为裹头的首服,广泛应用。帻的形式比中复杂,可形成多种形状,主要有平顶状的平上帻,屋顶状的介帻两种。汉代官员戴冠需衬帻,衬冠的巾帻按其冠式也有定制,如文官戴进贤冠配衬介帻,武官戴武冠则配衬平上帻等。

汉代的冠帽,作为区别尊卑等差的标识,形制在承袭周代古制、兼收战国式样的基础上,不断创定,逐渐形成品式繁多、较为完备的冠戴制度。先秦时期的冠帽,主要从属于礼仪规范,而汉代的冠帽则更多地从属于尊卑有序的封建制度。

汉代的冕冠,作为皇帝、诸侯及卿大夫临重大礼仪时的冠戴,与其冕服配用。经东汉恢复后,形制与周代基本无异。通天冠为皇帝专用的礼冠,形以铁丝为梁,正竖于顶,梁前有山,展袢为述。汉以后,历代沿用。进贤冠为文官儒吏所戴的 一种冠式。用铁丝及纱帛制作,冠上设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异,以区别身份及官阶的高低。三梁进贤冠为最高。武冠也称武弁大冠,为武官所戴的 一种冠式。冠以黑漆纱制作,冠沿垂双搭耳,耳有带可系于颔下。除以上冠式外,汉代的冠还有长冠、委貌冠、爵弁、高山冠、法冠、却敌冠、樊哙冠、建华冠等十多种形制。

汉代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冠巾上,也体现在腰间系束的佩绶上。其绶带的颜色、织制方法以及绪头装饰都因佩带人官阶、身份不同而各异。

秦汉时期,深衣制的连体长衣已成为妇女的主要装束。由于上体襦衫短衣和下体长裙等衣式的逐渐完善,中国古代女装中典型的裙衣配用形制,也基本确立。

汉代贵族妇女的礼服,仍沿循前代的深衣形制。但衣襟较前期为长,下摆也更宽大。有些衣式,其襟体远超过前制“续衽钩边”的长度,以至穿着后衣襟可裹绕身体多层。由于襟部镶饰异色缘边,使衣上呈多条斜垂曲围的条纹,故增添了装饰效果。此式深衣的襟角缝缀丝带,穿围后系于腰或臀部(图390)。贵族妇女的装束中,另有一式连体的缘衣,其形如袍,又称为重缘袍。该衣的领、袖、襟等部位均镶饰并行的两条缘边,异于其他服装。因装饰繁复,在当时较为尊贵。 这一时期,直裾式的䄡褕,在妇女中也广泛穿用,褕褕的形制与禅衣相似。

汉代裙服,在古制下裳的基础上,已形成上窄下阔、下长曳地的基本定式。褶裥已被应用,纹饰也愈加丰富。多由罗、绢、绮等材料制作,成为妇女不分贵贱皆可穿用的下体服装。汉代妇女着裙,平时多与其他的衣装配套。一般上着不同的衫襦短衣,下穿风采各异的覆足长裙。这种常便装束,作为古代妇女服装的 主要形式,被历代所沿承。

秦代以后,足装均称为履。式样、品种日益增多,主要有出行时穿着的木履,用丝织帛、皮革、麻草制作的各式鞋履。歧头履为汉代的足装,其形为鞋头部分叉上翘,也称翘头履,用其丝缕编织作面,多为妇女所穿用。鞋头上翘为中国古代足履形状的重要特色,历代鞋履虽式样繁多,但上翘形式均为定俗。

挽髻为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发式装饰形式,因挽束、盘结的方法不同而发髻的形状各异。秦汉以后,编辫下垂等低发式开始减少,而高式发髻渐成时尚。汉代妇女的髻式梳整逐渐精细,形状日益增多。主要有垂云髻、迎春髻、飞仙髻、瑶台髻、盘桓髻、分髾髻、同心髻、堕马髻等。其中堕马髻最为著名,是将发挽束结于颈后,稍侧倾斜垂落,似从马上侧堕而下,故取其名。堕马髻在汉代成为时尚的发式,风靡一时。此种髻式也为历代女子所推崇、效仿。汉代妇女的发髻上,多插加各种首饰,步摇为贵族妇女发髻上的主要首饰。步摇是在钗、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主要特点为:簪头钗首镂制的花鸟缠枝上堕挂垂珠,行走时随之动摇,使之增添姿采。步摇一般插于额前,也可根据发髻形式斜插于发侧。汉代妇女发髻上除饰以步摇之外,还用各种形状的 玉翠簪钗加以装饰。

甲胄是古代战争中用于防护身体的特殊服装。甲又称介、函,用于防护身躯;胄又称鍪、盔,用于防护头部。甲源于古人受动物表甲自御的启发,仿效而制。早期的甲多以藤木编制或由整块的皮革依体缝合制作,周代开始由小块皮革联缀制甲。春秋战国至秦汉,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兵器性能的提高,用于防身护首的甲胄也日臻完备。铁质的铠甲已广泛应用,穿缀成衣的鱼鳞状甲片更加细密,结构也更趋合理,在兵戎相见的战场上,身着铠甲,头戴鍪参战,既能有效地防护身体,又可壮其军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