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道家道教·庄子哲学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漆园吏。博学善辩,常用寓言阐述玄妙的哲理。著书10余万言,现存《庄子》33篇。汉以后将《庄子》分为内篇(7种)、外篇(15种)和杂篇(11种),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的著作,代表庄子的思想,外、杂篇则是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
庄子的哲学思想源于老子学派,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天道自然无为”的世界观。《大宗师》说:“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齐物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未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就是说,世界有它的没有开始,有没有开始的开始,世界的源头是找不到、分不出来的,假如用“有”、“无”来辩论,也是“没有有和无”,以至连“没有有和无”也没有。因此,世界宇宙的本源是无名无形的、非物质的东西,超越了认识范围,是不可言说的神秘的精神性的本体。
庄子反对上帝,反对有一个造物主,宣扬天道自然无为的论点。但他在摆脱了目的论的同时,又陷入了宿命论的范畴。《德充符》称:“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宣称“命”是主宰人类的,人类的力量是无法超越的,在道或自然面前,人类只能听其摆布而已。这里,庄子赶走了上帝,请来了“命运”之神,这种思想为以后道教的产生,打开了方便之门。
庄子认为宇宙世界是不可知的,因此,在以“形而上者”为认识对象时,表现为神秘主义的不可知论,而在以“形而下者”为认识对象时,则表现为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将认识和无认识混为一谈,对认识的性质,以及人们主观认识能力全盘否定,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认为“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排斥了外向型的认识思维方式,而代之以内向型的精神意向为主导的思维方式,提倡“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提倡“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倡导用“坐忘”“心斋”的方法,使自己的思维超脱于世俗之上,以求在自我内向观照直觉中,运用自我情感体验,来与天道自然冥合。庄子这种神秘主义的精神体验认识论直接为道教所吸收,发展成道教中重要的修炼方法。
老子学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没落阶级急剧变化的意识,庄子学派又进一步发展,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到主观唯心主义,以清静淡泊,全性保身为旨趣,更趋于消极颓废。老庄之学成了后世遁迹逸民的全身之术,同时也影响到道教的教义。道教中不少名称术语,如“太初”、“太清”、“太素”、“太始”、“一气化三清”、“三一混合”等都直接取自《庄子》一书。
魏晋南北朝之际,士大夫趋尚玄学,归趣庄老,认为老子导庄学之源,庄子扬老学之波,推崇《庄子》、《老子》、《周易》为三玄,庄子的学术思想才开始在学术界产生深刻的影响。至于道教,即使在晋南北朝《庄子》学风气大炽之时,也没有与《庄子》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关系,即便有道士也好其学,也没有因此产生新的道教理论。至唐代,道士成玄英注疏《庄子注》,称:“《庄子》者,所以申道德之深根,述重玄之妙旨,畅无为之恬淡,明独化之睿冥。钳揵九流,括囊百氏,谅区中之至教,实象外之徵言者。”发挥《庄子》恬淡、独化、无为、重玄的思想,使之与宗教超脱精神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倾向,在唐中叶时期,颇具影响。玄宗开元二十年(733)置崇玄学,令生徒诵习《老子》、《庄子》,策试亦有《庄子》条。天宝元年(742)二月,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这样就通过术业与宗教双重手段,将庄子与道教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