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借代》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修辞用韵《借代》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就文字讲,颔联是流水对,非常自然。颈联中“远芳”、“晴翠”字都凝炼,都是代替“草”字,于此可悟诗中运用借代词的方法。(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诗例】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析】

本诗是作者少年时所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记载,白居易在贞元三年(787年)16岁时始从江南入京,去拜访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即有此诗。顾况一看白居易的名字,很风趣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言外之意是京师中生活费用昂贵,一般人很难呆得下。当他读此诗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则马上改口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大加揄扬,白居易也因此而得名。可见本诗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称道。

本诗又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赞美春草之顽强生命力的颂歌。首联破题,直接描述古原草的形象,“离离”二字表现其生气勃勃,充满生命活力的样态,突出其生命力旺盛的特征。“一岁一枯荣”写草荣枯,循环不已,本是很平常语,但细一品味,却很有情致。作者未说“荣枯”而说“枯荣”,这不但是为谐韵的要求,更精妙是强调“荣”字,每年都要枯萎,但每年都要再生,都要繁荣,其感情色彩、表现力与“荣枯”大不相同。颔联紧承前句 “一枯荣”而来,“野火烧不尽”写其枯,但用“野火”一词创造出一种壮烈宏伟的意境,更能突出春草生命力之顽强。“春风吹又生”写其荣,春风化雨,春草复生,若绿茵铺盖大地,显出勃勃生机。颈联虽也写草,但重点暗转到古原上,并由此而引出尾联的送别。“远芳”、“晴翠”都是草的借代词。“远芳”写草的清香可嗅,重在嗅觉形象,给人以芳香扑鼻之感;“晴翠”写草的色彩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明碧透,重在视觉形象,给人以满目鲜明之感。“侵”、“接”二字在意义上紧承“又生”,写出春草的蔓延扩展之势,进一步突出其生存竞争之强者的形象。尾联则紧扣题目,诗法上属于合。说人们在春草萋萋的的景色下送别友人会更增愁绪,那些芳草似乎也充满离情别绪,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全诗至此结束,紧扣题目,将“古原草送别”之意写足,意境浑然天成。

喻守真说“远芳”、“晴翠”代替草字,都是运用“借代”的方法。这里的借代实际属于修辞学上的借代辞格,即用与本体有相关点的词语来代替本体,从而使语言有变化,增加情趣。在诗中运用借代字可以避免字面的重复,丰富诗的表现力。比如本诗中的“远芳”、“晴翠”两个词都是说春草的,但如果不用这两个词代替春草而直接用本词,不仅字面重复,而且意境也索然寡味,正是这两个词的嵌入才增强了诗的活力和色彩感。借代词的运用应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与所替代的本体有相关点,如这里的“远芳”的“芳”字与春草的芳香有关,“晴翠”的“翠”字与春草的绿色有关,这样才可使人们悟到是代指春草。二是要注意语言环境,在有上下文的暗示下,用借代词才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如本诗这两个词的出现,前有“离离原上草”后有“萋萋满别情”,读者比较容易理解,才更增加诗的趣味。这种借代词的运用在古诗中较常见,咏物诗中最多,几乎可说是俯拾即是。如南朝齐王融《咏池上梨花诗》:“翻阶没细草,集水间疏萍。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全诗咏池上梨花飘落的情景。“流雪”、“繁星”是说飘落并浮在池塘水面上的花瓣仿佛是微微流动的雪花,傍晚看去,又宛如满天的繁星。显然,“流雪”“繁星”两词是代指梨花的。南朝谢宣城《咏蔷薇》诗的开篇两句说:“低枝讵胜叶,轻香幸自通。”“低枝”、“轻香”都是蔷薇的借代词,也是紧紧抓住蔷薇枝条蔓生柔弱,花之幽香四溢的特征下笔的,与“远芳”、“晴翠”之用法极为相近。在这方面最精彩流传亦最广泛的莫过于林逋《山园小梅》诗中咏叹梅花所用的“疏影”“暗香”两个借代词。该诗前四句是:“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前两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突出其生活的环境和不同凡俗的高洁品格。“疏影”二句写梅花的气质风韵,真是出神入化,鬼斧神工之笔。“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妙,既写出梅花稀落疏朗的特点,又写出其清幽的芳香之气,再用水中倒影的横斜之姿,黄昏月下之香气的浮动烘托,梅花之神韵全出,实在令人陶醉。正因这两个借代词的艺术效果太强了,竟令后人抛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将其作为梅花的代名词,南宋词人姜夔干脆用“疏影”、“暗香”为词牌自度新曲,创作两首独标风韵的咏梅词,在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于此亦可见借代词如用得好将收到何等的艺术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