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不粘题面》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立意切题《不粘题面》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杜甫《捣衣》诗前解从未捣衣时形容;后解则虚写捣衣,总不粘捣衣字面,故深。(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七)

【诗例】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解析】

宋代诗话家严羽曾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最高境界。所谓“不着一字”,即是舍去形似,强调神韵,反对胶着,能从诗中读出题外之旨、韵外之致。王尧衢所云的“不粘题面”意亦在此,即不着意于描摹事物情状和具体过程,而是通过衬托、暗示,让人体察出他要咏歌的事物和情感来,这样更显得“笔端深妙”。诗例中的这首《捣衣》就是如此。诗人秋夜闻砧,设想捣衣妇人对远方戍卒的怀念,表达出诗人对战乱之中百姓苦难的深深同情。“捣衣”,是古代一种洗衣的方法,下垫一石即捣衣砧,以衣服铺其上,“执一杵,如舂米然”(《丹铅总录》)。秋风一至,遍地生寒,更容易引起思妇对远方戍卒的惦念,所以往往是连夜捣衣,以寄征絮。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但杜甫这首诗题为《捣衣》,却并不描叙捣衣时的情状和具体经过,而着力于捣衣时的所思所感。前四句写捣衣之由,这是未捣衣之前;后四句虽写捣衣之时,但仍虚写捣衣,不粘题面。诗人这种处理方法是由其创作目的决定的,因为这不是首“咏物”诗,并不是要告诉我们捣衣的情状和经过,而是要借此抒发征夫思妇的别离之苦,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正由于此,他把重点放在由捣衣而引起的情思上。首句“亦知戍不返”就显得感叹尤深,黄生评此句说:“望归而寄衣者,常情也;知不返而必寄衣者,至情也,亦苦情也。安此一句于首,便觉通篇字字是至情,字字是苦情。”(《杜诗说》)全诗正是围绕征人的“戍不返”,首叙捣衣之因,次写捣衣之劳,再抒相思之苦,后寄遥念之意,正如钟惺所云“掩题思之,却字字是捣衣。以情与景映出事来”,故显得 “笔端深妙”(《唐诗归》)。

这种不粘题面之法,也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完全不粘,即作者要表现的对象与情感,在诗文中只字未提,完全凭烘托或暗示去发其题外之旨,文外之意。如金昌绪的《闺怨》:“打落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中无半个“怨”字而怨情自现。又如刘长卿的“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新年作》),不说人的孤独寂寞,只说旦暮相伴的唯有猿猴,共同领略江上风光的唯有柳树,客中凄凉,尤其是新年中的孤独感亦自在言外。

另一种方法就是既粘又不粘。说粘,就是题目中的事物或情景也在诗中提及;说不粘,诗中着眼点或本旨又不是题目中所说的事物或情景,而重在题外之旨、文外之趣。杜甫的《画鹰》、《房兵曹胡马》、《佳人》以及这首《捣衣》 皆属此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