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彼柏舟①,柏木船儿飘荡,
在彼中河②。在那河中央。
髧彼两髦③,那人儿海发分两旁,
实维我仪④。他才是我的对象。
之死矢靡它⑤。我到死不改心肠。
母也天只!我的娘啊!我的天啊!
不谅人只!人家的心思你就看不见啊!
泛彼柏舟,柏木船儿飘荡,
在彼河侧。在那河边上。
髧彼两髦,他的海发分两旁,
实维我特⑥。我和他天生一双。
之死矢靡慝⑦。我到死不变主张。
母也天只!我的娘啊!我的天啊!
不谅人只!人家的心思你就看不见啊!
(采用余冠英译诗)
[注释]①泛:漂浮。②中河:即河中。③髧(dan):头发下垂之状。髦:指古时男女未成年时的发式,即头发从中间分开,梳成双髻,垂在两边,为之髦。④仪:“偶”的假借;配偶。⑤之:至。矢:借为“誓”。⑥特:匹,配偶。⑦慝(te):更改。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诗序》认为是:“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朱熹等诸家都同意此说。只有吕祖谦提出怀疑,认为《诗序》无据。清代姚际恒据此认为:“当是贞妇有夫蚤死,其母欲嫁之,而誓死不愿之作。”方玉润亦沿袭此说,并在《诗经原始》中标为“贞妇自誓也”。我们细细品味诗意,《诗序》之说固属无据,姚、朱二人之说也未脱《诗序》窠臼,亦欠公允,这实是一首反抗父母之命、争取婚姻自主的爱情诗。
诗一开头,“泛彼柏舟,在彼中河”两句,既是兴又是比,女主人公用柏木舟在河中漂浮不定之状,来衬托自己心既无依的痛苦,又以柏木舟与河水紧紧相依来表达女主人公希望与恋人朝夕相处的思念之情。正因此,女主人公马上联想到“髧彼两髦”的自己心爱的对象,并大胆直率地向自己的意中人敞开爱的心扉,“实维我仪”,这是发自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真挚的爱的表白,显示了女主人公要冲破一切旧礼教的勇气。她对心上人发出的掷地有声的誓言——“之死矢靡它”,坚决果敢地表达了她对干涉和阻挠自己婚姻自主的母亲的反抗,进一步表示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易其志的决心。但在婚姻由父母包办的《诗经》时代,女主人公要求的自主婚姻,是她的母亲所不能体谅和容忍的。粗暴无理的干涉,使女主人公深深陷入极度痛苦与悲愤之中。为此,女主人公从内心深处发出:“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愤激悲叹。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女主人公心潮起伏的感情波澜,听到她心脏剧烈跳动的怦怦之声。她的怨天恨母,是对“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制度的极度蔑视和公开反叛,这种惊人的勇敢行为,在当时社会里,无疑是对旧礼教的最强有力的控诉,它将激起人们的无限同情和愤怒,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全诗在正面对女主人公母亲如何干涉和阻挠她的婚事行为,不着一字描写,只是在诗的两章末尾,连用“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作结,这种写作技法对旧礼教罪恶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是本诗的一大特色。因为我们知道,母亲一般是很疼爱女儿的,她们往往是女儿的贴心人,按理说也应该是女儿自主婚姻的积极支持者。可是在那个时代,正是自己的母亲,不仅对自己女儿自选的理想对象不同意,而且千方百计地予以干涉和阻挠,这充分揭示了在奴隶制社会中旧礼教的毒化作用达到何种程度,连母女间的纯真感情也要受其制约。
这首诗共两章,通过女主人公看到漂浮不定的柏木舟,联想到对自己理想对象的怀念,转而对母亲的无理干涉满怀忧愁悲愤,最后诉诸苍天这一系列感情起伏的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果断、感情炽烈、真挚坦率、开始觉醒的反对包办婚姻制度的光辉的妇女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