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是什么意思,全文翻译,讲的是什么思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共四十二章)

15.1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阵法。孔子答道:“陈列俎豆之类的礼仪,我曾听说过;军队的事情,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注释

(1)陈(zhèn):阵法。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阵”。(2)俎(zǔ)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礼器,这里代指礼仪。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13章感悟。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1),莫能兴(2)。子路愠(3)见曰:“君子亦有穷(4)乎?”子曰:“君子固(5)穷,小人穷斯滥(6)矣。”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粮了,跟随的人都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子路面带愠色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厄时能坚守原则,小人在困厄时就会越轨。”

注释

(1)病:疲惫;困顿。(2)兴:起;站起。(3)愠:恼怒;不高兴。(4)穷:困厄;不得志。(5)固:固守;坚守。(6)滥:越轨;放肆。

感悟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和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与蔡国之间,众大夫的所作所为都不合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被楚国任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无法脱身,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都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毫不间断。子路面带愠色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厄时能坚守原则,小人在困厄时就会越轨。”

君子与小人都有困厄的时候,然而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小人之所以为小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固穷”:君子在困厄时能坚守原则;而“小人穷斯滥矣”:小人在困厄时就会越轨。

君子在困厄时能坚守原则,是因为“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4.16),君子通晓仁义,心中具有正确的行为道德准则,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皆受道德准则的约束,并且决不会因处境的变化而改变;“君子固穷”,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孟子·尽心上》云:“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自得其乐);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既是对孔子“君子固穷”的准确阐释,也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身处困厄之时而能洁身自好的心灵写照。

“小人穷斯滥矣”,是因为“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4.16),小人明于财利,唯利是图,在遇到“利”之时,小人往往容易见利忘义,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如果遭遇困厄之时,则不愿受道德准则的束缚,而干出越轨甚至违法的勾当。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1)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2)。”

译文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博学而强识的人吗?”端木赐答道:“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思想来贯穿所学的知识。”

注释

(1)识(zhì):记住。(2)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思想来贯穿。

感悟

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子贡认为这是源于孔子“多学而识之”。这似乎是有根据的。孔子曾经多次提到过自己的学习对象、学习方法和好学精神:“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6.27),这是说自己的学习对象,广博地学习文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7.2)其中“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7.28)其中的“多见而识之”,与“默而识之”旨意相同,也是讲自己的学习方法。“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7.19)其中的“发愤忘食”,是孔子建议子路宣扬他的好学精神。“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其中的“好古,敏以求之”,是孔子又一次公开宣扬自己的好学精神。“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7.34)其中的“为之不厌”,也是讲自己的好学精神。

但是孔子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所以他以“非也”否定了子贡的观点。他认为自己“多学而识之”的原因在于“一以贯之”,即用一个基本思想来贯穿所学的知识。学海无涯而人生有涯,知识庞杂而精力有限,如何广博地获取知识并且记住它呢?这就要求学者具有一种基本思想。如果把庞杂的知识当成散落的珍珠,那么这基本思想就是一根丝线。用这根丝线来贯穿一颗颗的珍珠,知识的珍珠就不再是杂乱无章的,要记住它们也就容易多了。

那么孔子是用什么基本思想来贯穿所学的知识呢?孔子曾对弟子们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穿的。曾子答道:“是的。”其他弟子并不理解,于是等孔子出去之后,别的弟子问曾参道:“这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4.15)由此可知,“忠”和“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关于“忠”,请参见《论语·学而》1.4章“为人谋而不忠乎”感悟。关于“恕”,请参见《论语·颜渊》12.2章感悟。有了“忠恕”这一基本思想,孔子的知识体系和孔子的学说就全部贯穿起来了。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先要具有一种基本思想然后再去学习各种知识,因为一种贯穿知识的基本思想绝非青少年时期或短时间就能够形成的。然而这也不影响我们由此而从中悟出一种学习方法,这就是学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并以此作为基本准则,从而把庞杂的知识贯穿起来,使其有条不紊。

15.4 子曰:“由,知德(1)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仲由啊,懂得中庸之德的人太少了。”

注释

(1)德:这里指中庸之德。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庸之德,民所鲜能,故知德者鲜。”

感悟

请参见《论语·雍也》6.29章感悟。

15.5 子曰:“无为而治(1)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2)正南面(3)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自己不用亲政而能使政治清明、天下安定的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天子之位而已。”

注释

(1)无为而治:天子、诸侯不用亲政而能使政治清明、天下安定。无为:无所作为,不亲政,不操劳。(2)恭己:容貌庄严端庄。(3)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诸侯接见大臣时面向南面而坐,所以指帝王或诸侯的统治为南面。

感悟

孔子和老子都讲“无为而治”,但是儒道两家所指的内容有所不同。

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主要指“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他把“道”叫做“万物之宗”,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42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道”之所以是至高无上的,就在于“道法自然”,因此,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人类应取法自然,而不应肆意“改造”自然。“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16章)意思是了解自然变化的规律就叫做明智,如果背离自然变化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遭受灾祸。“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2章)“处无为之事”,就是以“无所作为”的方式治理政事,意思是顺其自然。“行不言之教”,就是实行不用言辞的教化。“致虚极,守静笃。”(《老子》16章)意思是使心灵空明宁静到达极致,坚守清静无为。“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17章)意思是君王悠闲而不轻易发号施令,等到功成事遂时,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生活的。”由此可见,“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3章)。意思是以无为的方式治理政事,天下就没有不太平的。

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君王以德化民,即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来教化人民,来治理国家。《老子》所谓“行不言之教”也是此意(请参见《论语·宪问》14.42章感悟)。二是不亲自操劳而任用贤才。《荀子·王霸》云:“论德使能而官施之,圣王之道也。”《大戴礼·主言》云:“昔者,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何晏《论语集解》云:“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刘向《新序·杂事三》云:“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黄式三《论语后案》云:“治天下者,既治之,必有人以为之。然必人主自为之,则贤者无以施其材,不肖者亦易诿其责。无为者,谓不亲劳于事也。”在孔子看来,要实行“无为而治”,实在太难了,大概只有舜做到了。《论语》里还记载着孔子类似的其他一些说法。例如: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8.18)意思是“多么崇高啊!舜和禹都拥有天下,而不亲自参与处理事务”。所谓“不与”,就是不亲自参与处理事务,意思是任贤使能,以达到天下治理。《汉书·王莽传》载:“太后诏曰:选忠贤,立四辅,群下劝职。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师古注:“舜禹治天下,委任贤臣,以成其功,而不身亲其事也。与,读曰豫。”王充《论衡·语增篇》云:“舜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故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刘宝楠《论语正义》:“不与,为任贤使能,乃此文正诂。”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8.20)意思是舜有五位贤臣天下就太平了。周武王说:“我有治理天下的贤臣十人。”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以及周武王时代,人才最兴盛。武王十位贤臣中还有一位妇女,男人九人而已。周文王得到三分之二的天下,还服事殷朝。周文王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这几章是用舜禹和周武王任用贤臣而达到天下大治的事例,说明人才难得,同时也说明舜禹和周武王的治国之道,即任用贤臣。

15.6 子张问行(1)。子曰:“言忠信,行笃(2)敬(3),虽蛮貊(4)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5),行乎哉?立则见其参(6)于前也,在舆(7)则见其倚于衡(8)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9)。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忠厚谨慎,即使到了不开化的国家也行得通。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忠厚谨慎,即使在家乡,能行得通吗?站立时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并列在面前,在车厢里就仿佛看见它们倚靠在车的横木上,这样之后才能行得通。”子张把“忠信笃敬”写在衣带上。

注释

(1)行:通行;行得通。(2)笃:厚道;忠厚。(3)敬:谨慎;不怠慢。(4)蛮貊:古代有东夷、北狄(亦称貊)、南蛮、西戎之称,这是当时华夏诸国对中原以外各诸侯国和部族的蔑称。这里泛指文化不发达地区。(5)州里:本乡本土;家乡。(6)参:罗列;并列。(7)舆:车厢。(8)衡:轼;车厢前用做扶手的横木。(9)绅:士大夫腰间束的大带子。

感悟

子张询问行事如何行得通,孔子答以对自身的言行要求。只有自身做到了“言忠信,行笃敬”,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赢得别人的好感、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样才能行得通。离开了自身的修养,而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则寸步难行。此种道理,非独孔子,与孔子同时的晏子也深明此理。晏子云:“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意思是“君主要坚守信用,臣子要保持恭敬,忠诚、守信、忠厚、谨慎,君臣共同保持它,这是天道”。后来刘向《说苑·敬慎》也记载了孔子与颜回之间的一段对话,其意旨与此章类似,云:“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

当今某些人行事“处处行得通”,但不是凭借“言忠信,行笃敬”,而是凭借手中的权力或者金钱,动不动就口出“豪言”:“我去摆平它!”在不少人眼里,这种人似乎很有能量,也很威风,但殊不知,当人人都不依靠道德的力量而仅仅依靠权力或金钱的力量去行事的时候,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可悲了。

15.7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3)。”

译文

孔子说:“多么正直啊,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时,仍然像箭一样直。好个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能够隐居。”

注释

(1)史鱼:姓史名(qiū),字子鱼,卫国大夫。(2)如矢:正直得像箭一样直。语出《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3)卷而怀之:把才能收藏起来,比喻隐居。朱熹《论语集注》:“卷,收也。怀,藏也。”

感悟

据《孔子家语·困誓》载: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骤谏而不从,史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烈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古之诤臣,敢于冒死而犯颜直谏,而史鱼死后还要以其尸谏。这是何等地正直啊!

孔子提倡“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14.3)。意思是“国家政治清明时,应该言行正直;国家政治黑暗时,应该行为正直而言语谦逊”。即无论是邦有道还是邦无道,都要行为正直,史鱼就是这方面的榜样,所以孔子称赞道:“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孔子提倡“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8.13)。意思是“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仕,政治黑暗就隐居。国家政治清明时,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时,自己富贵,也是耻辱。”并且说:“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论语·宪问》14.1)意思是“国家政治清明时,出仕享受俸禄;国家政治黑暗时,出仕享受俸禄就是耻辱”。这是君子在出仕方面的行为准则,蘧伯玉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孔子称赞道:“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类似的正直之人,还有柳下惠。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18.2)意思是柳下惠担任法官,多次被罢官。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以正直之道来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以不正直之道来事奉君主,又何必离开父母之邦呢?”

从表面上来看,孔子在这里一是称赞史鱼正直,一是称赞蘧伯玉是君子,然而他们两人身上都具有共同的品德,即“正直”。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与“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等,其中也都贯穿着“正直”的意蕴,即独善其身而不枉道事人、不与奸佞同流合污。柳下惠的事迹也印证了孔子的这一主张。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1);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2)。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跟他交谈却不跟他交谈,是错失人才;不可以跟他交谈却跟他交谈,是白费口舌。聪明人既不错失人才,也不白费口舌。”

注释

(1)失人:错失人才。(2)失言:说话起不了作用,白费口舌。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13章感悟。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德之人,不会因苟且偷生来损害仁德,只会勇于献身来成全仁德。”

感悟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是他一生的理想与追求。为了追求仁和实现仁,一切志士仁人都必须具备为仁德而献身的精神,绝不能因苟且偷生而干出损害仁德的勾当。虽然孔子的“仁”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倡导的“杀身成仁”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志士仁人的信念和情操。文天祥《过零丁洋》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于谦《石灰吟》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直至现代夏明翰《就义诗》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诗篇,都表现出了志士仁人为了追求和实现崇高理想而不畏艰险,坚贞不屈、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想要做好活儿,一定要先磨利其工具。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该国的贤大夫,结交该国的仁德之士。”

感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喻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这个“器”就是所要做之事的基础工作,只有基础工作扎实了,准备工作充足了,才能最终做好事情。譬如想要培养仁德,首先就要事奉自己所居住国的贤大夫,结交该国的仁德之士。这是因为“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4.17)。即看见贤人就要想到向他看齐,希望自己也能够具有贤人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也是因为“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16.11)。意思是“看见好人好事就好像赶不上似的要努力学习,看见坏人坏事就好像手伸进沸水似的要赶快避开”。

孔子的这句话几千年来几乎成为了人们做好事情的座右铭。王夫之《潜夫论·赞学》云:“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荀子·劝学》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就能使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这段话:君子欲知明而行无过,必先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推而广之,可以用于各个方面。譬如:一个人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一定要先具有扎实的知识和较强的才能。一个人想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一定要先具有扎实的古代汉语知识。

孔子的这句话也提出了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即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必须解决运用什么方法的问题,因为方法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这或许也是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深刻解读。

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对立的则是“欲速”,然而孔子断言:“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13.17)意思是“想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此言,蕴涵着辩证思想。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5)郑声(6),远佞人(7)。郑声淫,佞人殆。”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武》。抛弃郑国的乐曲,疏远巧言谄媚的小人。因为郑国的乐曲淫靡,巧言谄媚的小人危险。”

注释

(1)时:历法。夏朝以阴历一月为每年的正月,殷以阴历十二月为每年的正月,周朝以阴历十一月为每年的正月。(2)辂(lù):车子。殷朝的车子比周朝的车子朴素。(3)冕:大夫以上的人所戴的礼帽。(4)《韶·舞》:《韶》是舜时的乐曲名。舞通武,《论语·八佾》3.25章作“武”。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5)放:舍弃;抛弃。(6)郑声:春秋时郑国的民间音乐。(7)佞人:巧言谄媚的小人。

感悟

《韶》和《武》代表着符合礼制精神的宫廷音乐、典雅音乐。孔子很重视音乐,认为音乐的兴废,是一个国家治乱的体现。典雅的音乐具有正人心、平天下之功效。《吕氏春秋·察传》引孔子之语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相传为颛顼(zhuān xū)的后代,尧的掌管时令的官,后为舜臣〕举夔(相传为舜的掌管音乐的官)于草莽(草野,指民间)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乐官之长)。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夔于是订正标准音六律,调和宫商角徵羽五声,来与八方之风相协调),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精华)也,得失之节(关键)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孔子提倡“乐则《韶·舞》”,这是强调用积极的、典雅的正乐来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鼓舞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提倡主旋律和高雅的音乐。这无疑是正确的。

郑声代表着民间音乐、通俗音乐。孔子建议“放郑声”,即抛弃郑国的乐曲,这是否正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郑声实际上是春秋时期的民间音乐,虽然民间音乐在教育人、鼓舞人方面其作用不及《韶》、《武》,但是它毕竟扎根于人民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有其通俗的一面,甚至也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面,因此它可以与典雅的正乐并存,不宜一概抹杀。另一方面“郑声淫”,即郑国的乐曲淫靡,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17.18)。意思是“憎恶郑国的音乐扰乱了典雅的正乐”,所以孔子认为应当“放郑声”。这无疑也是正确的。

由此以观当今文艺界的某些现象,我们亦不难找到评判是非的标准。一方面我们提倡用主旋律和高雅的音乐及文艺作品来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鼓舞人,一方面我们也不排斥通俗音乐和通俗文艺作品。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然而,通俗不等于庸俗、低俗和媚俗,如果观众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甚至一味地迎合某些低级趣味,反而回避、拒绝高雅和崇高,把收视率、票房收入作为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那么这就是孔子所斥责的“郑声淫”之流了,我们对此应当理直气壮地说“抛弃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三俗之作”,回归艺术的教化人心、陶冶情操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功能。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思考,就必定会有近期的忧患。”

感悟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告诫人们必须要有长远的思考,防患于未然。否则“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15.16)。意思是“不思考‘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这就是说事先得思考“怎么办”,否则祸患降临之时就无可奈何了。《荀子·大略》亦云:“天子即位,上卿进曰,‘如之何,忧之长也?’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授天子一策。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意思是天子即位时,上卿走到天子面前说:“忧患长远啊,怎么办呢?”能够排除忧患,就是福;不能排除忧患,就是害。这是献给天子的第一道计策。中卿走到天子面前说:“比配上天而保有下方土地的人,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考虑事情,在忧患未产生之前就考虑忧患。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考虑事情,叫做接,接则可以从容办事并获得成功;在忧患未产生之前就考虑忧患,叫做豫,豫则不会发生灾祸。事情发生了才去考虑如何处理,叫做后,后则办不好事情;忧患发生了才去考虑如何应对,叫做困,困则抵御不住灾祸。”这是献给天子的第二道计策。这是说凡事都要深谋远虑。譬如:处丰衣足食之时,当考虑到将来遭遇天灾人祸而缺衣少食之时,此所谓晴带雨伞,饱存饥粮;处太平盛世之时,当考虑将来社会动荡之时,此所谓居安思危。《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见过喜好道德如同喜好女色一样的人。”

注释

(1)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此句已见《论语·子罕》9.18章。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18章感悟。

15.14 子曰:“臧文仲(1)其窃位(2)者与!知柳下惠(3)之贤而不与立(4)也。”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窃居官位的人吧!他知道柳下惠有才德却不给他官位。”

注释

(1)臧(zānɡ)文仲:姓臧孙名辰,谥文仲。鲁国正卿,历仕庄公、闵公、僖公、文公。(2)窃位:空占职位而不做事;尸位素餐。(3)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食邑柳下,谥惠。鲁公同族,鲁国贤者。(4)立:同“位”。官位;禄位。俞樾《群经平议·论语》:“立读为位,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然则‘不与立’即‘不与位’,言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之禄位也。”

感悟

孔子主张举贤任能。柳下惠乃鲁国贤者,又是鲁公同族,身为鲁国正卿的臧文仲,岂有不知之理?或许是柳下惠才德超群,而臧文仲害怕他将来超越自己,于是故意压着柳下惠而不给他官位。这说明臧文仲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或许是柳下惠公正不阿,不去讨好臧文仲,臧文仲就心生怨恨,认为柳下惠太高傲,于是故意压着柳下惠而不给他官位。

放眼当今官场,某些官员手握提拔干部的权力,然而他不是举贤任能,而是武大郎开店,嫉贤妒能,专拣矮的挑;或者只提拔那些“唯余马首是瞻”的“听话人”,凡是带“刺”的,则一律不要;或者大搞近亲繁殖;或者干脆干起卖官的营生。比起臧文仲,已有过之而无不及。孔子犹视臧文仲为窃居官位者,对如今这样的官员,又该如何视之呢?

15.15 子曰:“躬自(1)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注释

(1)躬自:自己。“躬自”为同义连用的修辞方式。

感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仅可以“远怨”,也是君子所具有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坦荡胸怀。周公谓鲁公曰:“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18.10)意思是“老臣旧友没有严重错误就不要抛弃他。对某个人不要求全责备”。孔子还以君子与小人在这方面的态度进行对比,说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15.21)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韩愈在《原毁》一文中对此有深刻的解读。他说: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严格而详尽),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缺点)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良善)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技能)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取其当前的优点而称赞他,不追究他过去的缺点)。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是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少)。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是不亦待于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名声)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谓不以众人待其身(用低于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品德修养),而忌者畏人修。……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矣!

孔子之言和韩愈之文,值得我们仔细玩味与深思。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不思考‘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感悟

请参见《论语·卫灵公》15.12章感悟。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1),好行小慧(2),难矣哉(3)!”

译文

孔子说:“成天聚集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喜欢耍小聪明,这种人难有成功。”

注释

(1)义:合宜;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邢昺《论语注疏》:“于事合宜为义。”朱熹《论语集注》:“言不及义,则放僻邪侈之心滋。”(2)小慧:小聪明。何晏《论语集解》:“小慧,谓小小之才知也。”(3)难矣哉:何晏《论语集解》:“难矣哉,言终无成功也。”皇侃《论语义疏》:“以此处世,亦难为成人也。”

感悟

“群居终日”并非不好,孔子认为关键是要看这些人成天聚集在一起在说些什么,干些什么。如果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喜欢耍小聪明,就不好了。孔子对这种人感叹道:“难矣哉!”难在何处?孔子没有明言。何晏《论语集解》云:“难矣哉,言终无成功也。”这种人难有成功。皇侃《论语义疏》云:“以此处世,亦难为成人也。”这种人难以成才。朱熹《论语集注》云:“言不及义,则放僻邪侈之心滋。好行小慧,则行险侥幸之机熟。难矣哉者,言其无以入德而将有患害也。”这种人不仅不能增进品德修养,反而将有患害。这三种后果,都有可能产生。

有些人干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17.22)。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也不想。孔子亦感叹道:“难矣哉!”并且告诫这些人道:“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17.2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种生活几乎与禽兽无异。博弈虽为小小的技艺,但至少也得花费点心思,总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要好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或许是这些人心中没有人生的理想、没有生活的目标,因此就成天聚集在一起胡侃乱吹,并且耍点小聪明,或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迷茫”一族、“混日子”一族。否则,大家聚集在一起,“朋友切切偲偲”(《 论语·子路》13.28),朋友之间互相切磋勉励,这样于道德修养和知识技艺,皆有所裨益,不亦乐乎?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1)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义作为行事的根本,依照礼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表达它,凭诚信完成它。这才是君子啊!”

注释

(1)孙(xùn):通“逊”,谦逊。

感悟

孔子认为君子的行事之道在于义、礼、逊、信。

行事当以义为根本。《礼记·中庸》云:“义者,宜也。”即“合宜;于事合宜为义”。譬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5.16)意思是“子产具有四条君子之道:他要求自己端庄恭敬,他侍奉君主恪尽职守,他教养人民宽厚慈惠,他役使人民合于情理”。其中的“其使民也义”,皇侃《论语义疏》云:“义,宜也。使民不夺农务,各得所宜也。”又譬如富贵禄位,当以义得之。子路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18.7)是说君子出来做官,是尽应尽之责,担负改造社会的重任,但是,如果“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7.16)。意思是“用不正当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浮云”。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和重视的事物,意思是与己无关。孔子虽然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但君子做官,取之有道。

行事当依照礼。礼是人们社会政治生活的准则,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节制)退让以明礼。”《礼记·哀公问》云:“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12)意思是“礼的运用,以适中为可贵。先代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这点是宝贵的。小事大事都遵循适中为贵的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地方,如果知道适中为贵而一味地求适中,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谦逊既是一种美德,也可以避祸。《周易·谦卦》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意思是“天的规律是使满盈受到亏损而使谦让得到益处,地的规律是改变满盈状况而使谦让流传,鬼神是损害满盈而降福谦让之人,人的规律是厌恶满盈而爱好谦让”。此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者也。

行事当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诚信之人,才值得信赖,才有威信,人们才乐于与之交往。自古以来,守信之人往往被人称颂。如果不守诚信,则将处处碰壁。因此“信”成为孔子所倡导的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论语》里对此亦反复强调(请参见《论语·学而》1.4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感悟)。

当一个人做到行事以义为根本,行事依照礼,说话谦逊,行事诚信时,孔子认为:这才是君子啊!

15.19 子曰:“君子病(1)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忧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

注释

(1)病:患;担忧。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16章感悟。

15.20 子曰:“君子疾(1)没世(2)而名不称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忧死后没有好名声让人称道。”

注释

(1)疾:患;担忧。(2)没(mò)世:去世。

感悟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所追求的无非“名”与“利”。孔子虽是圣人,然并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因此孔子也希望有名有利。只不过孔子认为“名利”在君子与小人心目中的分量,以及君子和小人追求“名利”的方式是不同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4.16)君子深明大义,一切行事皆以义为出发点,因此在遇到“利”之时,首先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14.12)。如果此“利”符合“义”,则取之,此孔子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14.13)。否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7.16)。而小人则是唯利是图,一切行事皆以利为出发点,因此在遇到“利”之时,小人往往见利忘义,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其结果必然是孔子所指出的那样:“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4.12)意思是“依据私利而行事,会招致很多怨恨”。由此可见,如何正确对待“义”与“利”,自古以来皆是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

孔子也曾几次谈到“名”。“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9.2)达巷乡的人称赞孔子伟大和博学,然而认为孔子“博学却没有成就名声的专长”。在达巷乡的人看来,如果孔子能够以某种专长来成就名声,那该多好啊!孔子接过“成名”这一话题而对学生们说:“我做什么呢?做驾驭车马的人吗?做射箭手吗?我做驾驭马车的人吧。”这说明孔子不反对成名,并且表示接受达巷乡的人意见而考虑成就一艺之名,虽然其中具有笑谈和幽默的成分。

就像“利”要符合“义”一样,孔子认为君子“成名”要依于“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4.5)意思是君子背离了仁德,怎么成就名声呢?成就名声的最好办法,就是践行仁德。以仁爱之心来为人处世,去待人接物,才能成就名声;如果背离仁德,不但不能成名,反而可能遭人唾弃。

一般人所追求的“名”,乃当时、当世之名,多少带有功利色彩;而孔子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15.20)。意思是“君子担忧死后没有好名声让人称道”。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对此阐释道:“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见人所以求当世之名者,无非为利也。名之所在,则利归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苟不求利,亦何慕名?”孔子所追求的是身后之名,当然也就没有功利色彩,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希冀名利双收。

15.21 子曰:“君子求(1)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注释

(1)求:要求;苛求。

感悟

请参见《论语·卫灵公》15.15章感悟。

15.22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2)。”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相争,合群而不偏袒。”

注释

(1)矜:矜持;庄重。(2)党:结党;偏袒。

感悟

请参见《论语·八佾》3.7章感悟。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某人话说得好而举荐他,不因某人地位低下或有过失而否定他的正确意见。”

感悟

为什么说“君子不以言举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有的人花言巧语,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很容易对他产生好感,然而缺少仁德。孔子对这种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1.3)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所以孔子还强调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5.10)。此不可“以言举人”者一也。

有的人能说会道,让人听起来感觉很有学问很有才干的样子,然而并没有真才实学。《管子·明法解》云:“明主之择贤人也,言勇者试之以军,言智者试之以官。试于军而有功者则举之,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治定愚智;故勇怯愚智之见也,如白黑之分。乱主则不然,听言而不试,故妄言者得用;任人而不官,故不肖者不困。故明主以法案其言而求其实,以官任其身而课其功,专任法不自举焉。”譬如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他自幼熟读兵法,善于谈兵,其父也难不倒他,于是赵王居然“以言举人”,命赵括将赵兵40万与秦军战于长平,结果全军覆没。此不可“以言举人”者二也。

由此可见,“君子不以言举人”,这就要求我们在举荐和选拔人才时,不仅要看他是否会说,譬如思路是否清晰,分析问题是否透彻,解决方案是否可行,语言是否流畅等,还要看他是否具有真才实学,是夸夸其谈还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为什么说“君子不以人废言”?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有的人在决策时虽然也能够征求意见,但是往往局限于同僚和上级的意见,以及贤人的意见,至于对地位低下者,则往往不屑一顾;甚至当有下级主动建言献策时,有的领导或不以为然,或心中不快:“难道你比领导还聪明?难道领导不如你?否则为什么是我当领导而不是你呢!”其实位卑者的意见未必就不正确,甚至有时的确比领导还高明,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所以《诗经·大雅·板》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即樵夫。此可谓不因人位卑而废言者。

有的人在决策时对犯过错误的人,往往不屑一顾;甚至当遇上这样的人主动建言献策时,有的领导或不以为然,或心中不快:“你也懂决策?那你做事为什么会失败呢?居然也好意思来教训我!”殊不知“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正因为此人犯过错误,他才懂得今后不应该怎么做而应该怎么做的道理。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与赵国井陉之战,大败赵军,并且斩成安君陈馀、擒赵王歇,而赵国的谋士广武君李左车亦被擒。韩信紧接着要攻打燕国和齐国,但不知该先打哪个为好,“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乃韩信手下败将,韩信仍然问计于他,终于兵不血刃而使得“燕从风而靡”。此可谓不因人是败军之将而废言者。

《淮南子·主术训》对不以人废言也做了透彻的阐释:“夫人主之情,莫不欲总海内之智,尽众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

由此可见,“君子不以人废言”,这就要求我们在征求意见时,不要局限于同僚以及上级的意见,也不要局限于贤人的意见,还要听听位卑者的意见,听听那些犯过错误之人的意见,甚至是手下败将的意见,而不能因其地位低下或有过失而否定他的正确意见。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呢?”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感悟

请参见《论语·颜渊》12.2章感悟。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1)矣。斯民(2)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3)也。”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称赞过谁呢?如果称赞过谁,他必定是经过我考验过的。因为有这样按照公正无私的原则行事的人,所以夏商周三代能公正无私。”

注释

(1)试:试验;考验。(2)斯民:这样的人,此指直道而行的人。(3)直道而行:按照公正无私的原则行事。朱熹《论语集注》:“三代,夏商周也。直道,无私曲也。”

感悟

品评人物,难免有所褒贬毁誉,但必须褒贬得当,毁誉有据。而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能否“直道而行”,即能否出于公正无私之心。如果直道而行,就会事先观察一个人的品行和办事的才能,然后根据事实来进行褒贬毁誉。因此,无论是褒贬毁誉,皆不掺杂评判者的个人恩怨或感情色彩。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人具有这种公正无私的品德,而春秋时期则不再直道而行。愚以为当今更甚。君不闻官场之顺口溜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完全是以当权者的好恶来作为评判人的唯一标准,并且还得加上横批云:“不服不行”,其权势熏天、唯我独尊之霸道行径,由此可见!有远见卓识者云:“中国最大的腐败是用人的腐败”,此乃一针见血。但愿今之当权者像孔子那样“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并且去掉个人好恶之私心,直道而行。此乃官场之幸,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亦有赖于此。

15.26 子曰:“吾犹及(1)史之阙文(2)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看到史书上存疑的情况。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骑,现在没有这种事了。”

注释

(1)及:追赶上,这里指看到。(2)史之阙文:史官在记事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空缺而不写。

感悟

请参见《论语·为政》2.18章感悟。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必将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的谋略。”

感悟

一 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是一种勇气。常言道“忍辱负重”,是说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忍受屈辱,承当重任。面对侮辱而能够忍受,表面上看似乎太懦弱,骨子里却具有极大的勇气。真正的英雄是不逞血气之勇的。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少时贫寒,并曾强忍胯下之辱。“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内心)怯耳。’众(当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通胯)下。’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盯着他看了很久),俛(同俯)出袴下,蒲伏(同匍匐,爬)。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试问:韩信真的胆怯吗?不是的,他胸怀远大理想,不想逞血气之勇杀了这市井无赖而去偿命,因此他以超常的勇气而使自己强压怒火,以超常的勇气而俯身从这无赖的胯下爬过去,以超常的勇气而忍受人们对他的嘲笑。后来韩信经萧何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井陉之战,韩信以3万兵力,背水一战,出奇制胜,打败赵国20余万的军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随后北攻燕,东伐齐,屡立战功;垓下之围,他任统帅而一举打败项羽,为汉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信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兴三杰”。汉四年(公元前203年)被立为齐王,汉五年徙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县东)。韩信到达其封地,“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袴下者,以为楚中尉(负责抓捕盗贼)。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原来韩信当年之所以忍受胯下之辱,就是为了实现远大抱负,成就今天的名声。如果当年韩信逞血气之勇而杀了辱己之少年,则必当偿命,也就不能成就日后的名声了。韩信以其胯下之辱证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正确性。

忍是一种智慧。在遭受侮辱时也能够逆来顺受,看起来似乎很窝囊,其实这是在社会生存环境非常险恶状态下的一种求生存的大智慧。为了说明问题,还是让我们来简要回顾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历史吧。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山大败越军,越王勾践率残兵5000人退守会稽,眼看不用多久就会亡国了。勾践一方面采纳了大夫文种所提出的一系列忍辱建议:“请勾践女女于王(让勾践的女儿做吴王夫差的婢妾),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军队),唯君左右之。”越王勾践亲自“卑事夫差,宦士(臣仆)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充当马前卒)”。另一方面在国内实行德政,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掉了吴国。由此可见,越王勾践忍辱而卑事夫差,是一种示人以弱的智慧,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忍也是一种智慧。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12.21)意思是“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了自己和父母(而不顾一切),这不就是糊涂吗?”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年之忧”,这话与“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相比,或许更具有生存智慧。

忍是一种胸怀。有时并非为了负重而忍,也并非为了生存而忍,而是在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时所具备的一种胸怀。“忍世间难忍之事”,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又岂能做到?

当然,在忍无可忍之时,还得注重“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得讲究“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敢。

二 巧言乱德

请参见《论语·学而》1.3章感悟。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清楚原因;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清楚原因。”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路》13.24章感悟。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不是道弘扬人。”

注释

(1)人能二句:皇侃《论语义疏》引蔡谟曰:“道者寂然不动,行之由人。人可适道,故曰‘人能弘道’;道不适人,故曰‘非道弘人’也。”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真的叫做错误了。”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8章“过则勿惮改”感悟。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而去思考,结果没有收获,还不如去学习。”

感悟

请参见《论语·为政》2.15章感悟。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

孔子说:“君子谋求道不谋求衣食。耕种,难免挨饿;学习,俸禄就在其中。君子担忧道不能实行而不担忧贫困。”

注释

(1)馁(něi):饥饿。

感悟

请分别参见《论语·泰伯》8.12章和《论语·子路》13.4章感悟。

15.33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2),则民不敬(3)。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4)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

孔子说:“靠才智得到禄位,不能用仁德守住它,即使得到禄位,必定还会失去。靠才智得到禄位,能够用仁德守住它,如果不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就不会严肃认真地做好事情。靠才智得到禄位,能够用仁德守住它,用庄重的态度来对待百姓,但是不依礼来役使百姓,仍然是不完善的。”

注释

(1)之:指禄位;官位。皇侃《论语义疏》:“谓人有智识,得及为官位者,故云智及之也。”(2)莅之:对待百姓;治理百姓。(3)敬:慎重;不怠慢。指办事严肃认真,恪尽职守。(4)动:调动;役使。

感悟

孔子从“智、仁、庄、礼”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守住禄位与治民之道。

依靠聪明才智可以得到禄位,当然也就取得治民的资格了。然而“为政以德”,只有仁德才能使禄位长久。如果不能用仁德守住它,即使得到禄位,必定还会失去。让我们来读读贾谊的《过秦论》吧。想当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伟业),振长策而御宇内(挥动长鞭来驾驭天下),吞二周而亡诸侯(吞并了西周、东周,消灭了诸侯国),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登上皇位从而统治天下,用刑具来奴役天下百姓),威振(通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百越各部落的首领,低着头,捆着脖子,把自己交给秦国的狱吏处置)。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固守屏障),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何等的气魄!然而在胜利面前,秦始皇“于是废先王之道(废弃古代贤君的治世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焚烧诸子各学派的著作,以便使百姓愚昧无知);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毁坏名城,杀害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用它铸造成12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秦始皇内心自认为关中的坚固,像是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然而当秦始皇死后,一个出身戍卒中的穷苦人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集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赢粮而景从(担负着粮食,如影随形般跟随陈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六国的英雄豪杰都起来反抗,终于灭亡了秦朝)”。

试问:一个强大的秦帝国,怎么在短短时间内就会亡国呢?贾谊一针见血地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之政,并且秦帝国建立前后攻与守的形势不同了啊)。”秦朝的兴起与灭亡雄辩地印证了孔子“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的哲理。《孟子·离娄上》对此亦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三代(夏商周)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有才智得到禄位、有仁德可以守住禄位就可以治民了吗?孔子认为还得“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2.20)。意思是“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百姓就会严肃认真地做好事情”。否则“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君主大臣不庄则无威,无威则民易生玩忽慢易之心,就不会严肃认真地做好事情了。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仍然不能收到治民的理想功效,还得“治国以礼”。“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3.19)孔子的意思是国君依礼来使用臣子,臣子用忠诚来侍奉君主。君主和大臣同样也要以礼来役使百姓。果真如此,就会如孔子所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4.13)意思是“能够用礼让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将怎样对待礼仪呢?”所以孔子说:“不依礼来役使百姓,仍然是不完善的。”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通过小事情去了解他,却可以承担重任;小人不可以承担重任,却可以通过小事情去了解他。”

注释

(1)小知:通过小事情去了解。知:了解。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曰:“君子之道深远,不可以小了知而可大受,小人之道浅近,可以小了知而不可大受也。”

感悟

这里谈论的是识人和用人的一种方法。

这里所说的君子,是指具有雄才大略之人。对于这种人,不能通过小事情去了解他,否则就难以识人和用人。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平民)时,贫,无行(无善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做生意来谋生)。常(曾经)从人寄食饮(依靠别人生活),人多厌之者”。后来“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母:对年老妇女的通称。漂:在水中拍洗绵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给韩信饭吃,直到漂洗数十天工作完毕)。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可怜公子)而进食,岂望报乎?’”如果以“小知”,则韩信“不得推择为吏”,此其无能者一也;“又不能治生商贾”,此其无能者二也;“常从人寄食饮”,后来他钓于城下,又靠一漂母赐食数十天,此其无能者三也;后来韩信又遭受了淮阴屠中少年的胯下之辱,此其无能者四也。有此四者,人们总算把他看透了:或“人多厌之者”,或“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或“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然而韩信乃具有雄才大略之人,岂能以这些小事情去了解他的才干呢?要真正了解韩信,就要通过他是否能够承担重任去观察。当韩信经萧何推荐,而被刘邦拜为大将之后,他堪当重任的雄才大略就充分展露出来了:井陉之战,韩信以3万兵力,背水一战,出奇制胜,打败赵国20余万的军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随后北攻燕,东伐齐,屡立战功;垓下之围,他任统帅而一举打败项羽,为汉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信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兴三杰”。

这里所说的小人,是指才识平庸之人。小人由于才识所限而难堪重任,因此对于这种人,不能通过能否承担重任去了解他,否则就难以识人和用人,而很可能对其全盘否定。据《资治通鉴》周纪三载: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入秦,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有人劝说昭王道:“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价值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白狐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孟尝君夜半至函谷关,根据守关制度,只有到了鸡鸣时才能开关放客。然而此时秦昭王已后悔放走孟尝君,他得知孟尝君已经离开时,即使人驰传逐之。此时孟尝君有个宾客能学鸡鸣,他一学鸡鸣,其他鸡就一齐叫了起来,守关者于是打开关门放客。孟尝君出关不久,秦兵果然追到函谷关,但已追不到孟尝君了。由此可见,孟尝君宾客中的那两个鸡鸣狗盗之徒,虽然没有雄才大略,也不能安邦治国,然而在某种场合却能够发挥其不替代的作用。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百姓需要仁德,胜过需要水火。我看见踩踏水火而死了的,没有看见践行仁德而死了的。”

感悟

水火,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离开了水火,人类就不能生存,所以百姓需要水火。然而还有一种东西也是百姓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仁德,并且它胜过了百姓对水火的需要。为什么呢?因为水火有益也有害,水火能够让人生存,也能够让人溺死或者烧死;仁德则有百益而无一害。如果统治者不行仁德,则将导致民不聊生,尸横遍野,这正如《孟子·梁惠王上》所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食物却不知道限制),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济民)。”也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孔子强调“为政以德”,统治者践行仁德,民受其泽,而自己的统治也因此而得以巩固。何乐而不为呢!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1)。”

译文

孔子说:“遇到践行仁德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注释

(1)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当行仁之事,不复让于师。言行仁之急。”朱熹《论语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感悟

请参见《论语·宪问》14.4章感悟。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1)。”

译文

孔子说:“君子坚守正道而不必拘泥于小信。”

注释

(1)贞而不谅: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贞,正;谅,信也。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

感悟

请参见《论语·宪问》14.17章感悟。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

译文

孔子说:“事奉君主,要先严肃认真地做好事情然后享受俸禄。”

注释

(1)食:食俸禄。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先尽力,然后食禄也。”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蜀石经》作‘敬其事而后食其禄。’”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5章“敬事”感悟。

15.39 子曰:“有教无类(1)。”

译文

孔子说:“任何人都教育而不区分是哪一类人。”

注释

(1)类:类别;种类。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7章感悟。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政治主张不同,则不必互相商议。”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13章感悟。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能够达意就可以了。”

感悟

综观《论语》,孔子的言语交际观主要体现在信言观(请参见《论语·宪问》14.27章感悟)、慎言观(请参见《论语·为政》2.13章感悟)、辞达观、美言观(请参见《论语·雍也》6.18章感悟)和语境观(请参见《论语·乡党》10.2章感悟)五个方面。

辞达观是语言表达要准确。语言表达,首先得讲究用词的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孔子云:“辞达而已矣。”这实际上提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原则。如果辞不达意,则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所要说写的意思,则必将影响语言交际的效果。譬如从运用词语的角度来说,判断用词是否准确,或者是否“辞达”,主要可以用以下三条标准来衡量:用词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词是否符合情理,用词是否明确而无歧义。

第一,用词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据李东阳《麓山诗话》引《唐音遗响》载:任翻《题台州寺壁》诗曰:“绝顶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山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任翻途经钱塘江,发现月落之时的江水是随潮而退的,只剩半江了。于是他急忙返回台州寺,欲把原诗改为“前山月落半江水”,结果发现已被人改了,于是他慨叹道:“台州有人。”这“半江水”之所以优于“一江水”,关键在于它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实。

第二,用词是否符合情理。据沈括《梦溪笔谈·续笔谈》载:“陶渊明《杂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往时校定《文选》改作‘悠然望南山’,似未允当。若作‘望南山’,则上下句意全不相属,遂未佳作。”这“见”字之所以不能改为“望”,就在于它符合情理。“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准确地表现了陶渊明悠然自得的情怀,他“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苏轼《鸡肋集》)。如果改为“望”字,则表明作者是有意而为,不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悠然”之情。

第三,用词是否明确而无歧义。据宋·魏庆之《人玉屑》载:“萧楚才知溧阳县,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弟一字之师也!’”这里的“恨”字之所以不贴切,就在于它可能产生歧义,很容易被奸人罗织罪名;改为“幸”字,表意明确,这就不会给人留下把柄了。

15.42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2),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3)相(4)师之道也。”

译文

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旁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边,孔子说:“这是坐席。”都入座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坐在这里,某人坐在那里。”师冕出去之后,子张问道:“这是与乐师说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注释

(1)师冕:一个名叫冕的乐师。古代乐师一般由盲人担任。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师,乐人,盲者,名冕。”(2)某在斯: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历告以坐中人姓字所在处。”(3)固:本来(就);原本(就)。(4)相(xiànɡ):帮助;辅助。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10章感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