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顾一生,如今已是一抹霞光照射着生命之流。我放眼望去,无边的原野绿色葱茏,绿得使人心醉。在这绿野上,一条大河在奔流。它时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时而又流动迟缓,礁石嶙峋。它有时也混着泥沙,失去了闪闪的光泽。然而,它却不停地流着,流着,绕过不断出现的险滩、暗礁,奔腾不息地流着,一直流向无边的大海。
我眼中的绿野,是祖国广袤的大地。我眼中奔流的大河,是我们的党。而在那大河里时而泛起的小小水泡,那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之流附着于党的河流里,我要和党的长河一同流向大海。
我只要回顾自己的一生,一条光辉夺目的大河就会出现在我的心头。党在祖国的大地上已经奔流六十年了;而我这个小水泡——有时,也许会激起微微的浪花,也在党的河流里浮泛四十多年了。使我永远难忘的情感,是那寻觅、追求党的纯净而又狂热的情感。那是一九三三年初,正当北京白色恐怖异常严重的时刻,正在失学失业寻找出路的我,得到革命朋友的启发、教育,又如饥似渴地读了些革命书籍,于是,我热烈地追求、寻觅起党来!因为我有了新的信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可是,那时党在白区遭受到百分之百的破坏,我所认识的革命朋友不是不见了,就是被捕了。四顾茫茫,我到哪里去找党啊?然而,我还是要找!我不愿我的生命掷在毫无意义的个人衣食上;我要把我的生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这理想使年轻的心燃烧起火样的激情。彼时我虽然没有入党,可我已经跃入党的河流,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随着她飘浮。
从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六年,因为找不到党,我苦恼,我梦魂不安。意想不到竟出现过这样的情景:我走在街头,每当看见一个衣着朴素、面容严肃的人,我就伫足多看他(或她)几眼,心理带着渺茫的希望,猜想、企盼:“这个人也许是个共产党员吧?他要是,他要是能够介绍我入党,那该有多好啊!”真是想入非非!不相识的路人走远了,我还在怅惘地望着他的背影轻轻叹息。
一九三六年冬,我终于参加了党。那幸福啊,怎么说呢?今天生活在党的身边的年轻人是不会想象得出的。你渴望已久的理想一旦实现时,它会给你一种梦寐般的感觉。带着这梦寐般的幸福感,我投身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烈火中,度过了漫长的艰苦岁月。而这岁月直到今天回忆起来,仍然充溢着幸福感。入党前后虽然热情横溢,但对党毕竟混杂着小知识分子美妙的幻想和主观的想象。党究竟伟大在何处?正确在哪里?她将如何领导人民打败敌人走向胜利?我是茫然的。只有当敌后游击战争进入极端艰苦、危险的阶段,在多少次被素不相识的农民群众,用他们的生命、鲜血从危急中挽救了我的生命后;只有当抗日战争的进程,一步步按照毛主席《论持久战》中所论述的预见,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后,我的思想、感情才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就是从革命的实践中,从切身的体会里,我才真正认识了党的光荣、正确和伟大。我才深切感受到我投身革命、拥向党的怀抱是何等有价值、有意义!假如没有党,我想象不出我会成了个什么人——作家嘛,连想也不敢想。更多的,我恐怕早在那旧社会的魔窟中沉沦了。……今天,我还在党的长河里冒着小小的浪花。这浪花使我的生命充实,心灵幸福,我禁不住欢快地呐喊,我也禁不住忧虑。
这是为什么?
在今天的大好形势中,我又听见了风雨声,听见了波涛滚滚的呼啸声。我感到我们的党又面临着新的困难课题——我们何时才能实现人民的意愿,建成一个既有高度精神文明,又有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呢?“四人帮”留下的烂摊子,垃圾成堆,如何清除?党的优良传统遭到种种有形和无形的破坏,怎么恢复?人口多,底子薄,困难重,阻力大,而我们的任务又是这样的艰巨……想到这儿,我的心黯然了。可是,不一会儿,我的眼前又出现了美丽的绿色原野,又出现了那条越过重重险阻奔泻不停的大河。不是么,万里长江还有三峡险滩,党的六十年有过多少危急、艰难的日子啊!她不是都一一度过来了么?如今,在三中全会正确方针路线的指引下,尽管暗礁累累,尽管泥沙重重,然而,水流千遭归大海,一切阻拦时代前进的淤泥,终将被人民的巨浪冲毁、铲尽,大河总会闪着明亮的光辉滚滚向前。我——一个附着在明净河水里的小水泡,也将被带到浩瀚的大海中。不仅如此,在晚霞中,我还望见了千千万万朵小浪花正在后浪推前浪地欢跳在白茫茫的河水中。千层浪啊万朵花,你何等年轻!何等美丽!晚霞渐渐西沉了,早晨的太阳会把河水照得更加绚丽多姿。我笑了——因为我看见了那么多可爱的年轻人,他们也正在党的大河里翻着浪花呢。
(1981年7月5日《北京日报》)
赏析这篇是杨沫随笔小品的代表作。她从个人前进的心迹和充实的生命中,写出了她对党的追求、感激与信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讴歌了党的永恒。
从作者的经历中我们知道,作者的成长和成就都是党哺育的结果,而她,也把整个的生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所以当她晚年回顾走过的人生道路时,对党的感情、与党的关系也就成了根本的、中心的事体。
本文首先描述了她和党的关系,接着追忆了对党的寻觅、入党的幸福、对党认识的过程,最后还表述了对党的事业的担心与信心。这样的经历、认识、思想、感情十分典型,也有力地启示着读者:要想作一个真正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必须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接受党的教育。
感情的真挚与强烈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作者对党的追求很像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当时失学、失业、四顾茫然、长叹“到哪里去找党”的情景,真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继之大街头寻觅,每见一位正派、朴实的人便想“这个人也许是个共产党员吧……他要是能够介绍我入党,那该有多好啊!”人家走远去了,她仍在那里伫立凝神,怅望久久,正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找到了党,并加入了党,这不又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何等欣喜,何等幸福!如今的她,虽然已届暮年,可仍为党的事业艰巨而担忧,却又为后继有人而欣喜。她对党的感情真可谓一往深情,且又日久弥深!全文实是满腔感情的奔腾,整个生命的激荡。因而有力地摇撼着读者的心旌,与之共震、共鸣!
描述的形象而壮美,又是该文的一大特点。文章把党比作祖国绿野上的大河,有时一泻千里,有时艰难曲折,然而从不停息,终归大海。而自己正是这河中的一个水泡,一朵浪花。然而如今自己这片“晚霞渐渐西沉了”,可“早晨的太阳会把河水照得更加绚丽多姿!”这样的描述不只形象、壮美,而且境界开阔、豪情奔放,甚至还含着耐人寻味、促人奋进的哲理。陶渊明晚年的心情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向称恬淡;刘禹锡则“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也算达观。然而他们都不免有强打精神的味道,当然也都仅仅是宽慰自我。
本文中这晚霞、朝阳、大河等所组成的流动不居的宏伟形象才气韵生动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胸怀的壮阔、事业的永恒!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