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篇·江总》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江总是陈朝诗人,历仕梁、陈、隋三朝。在梁代曾任明威将军、始兴内史;入陈累迁尚书令;入隋为上开府。《陈书》本传称其“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然伤于浮艳,故为后主所爱幸。……后主之世,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共陈暄、孔范、王瑗等十余人,当时谓之狎客。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可见,在政治上,他是一个追随后主荒淫的亡国昏相;在文学上,他又是一个专写艳诗的宫廷诗人。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仍有少数传世的佳作,本篇即是一例。

此诗前六句写闺妇冬夜空房独宿,因而触物伤心的苦景。“青楼”,本指涂饰青漆的楼房。如《南齐书》:“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但诗歌中常代指富家闺阁(也偶指娼女所居),如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本诗首句即从曹诗化出。富家楼阁,本应宾朋络绎;且临大路,更当有车马喧闹;然冠以“寂寂”二字,则其室内室外一片清静无声、冷落寂寞之状可想。故首句不仅点出地点,而且入手扣题,为下文描写闺怨预示了环境气氛。次句既点明时令是冬季,在那雕画着花纹的窗子外面,但见白雪纷纷飘舞;又通过“纷纷白雪”,烘托出闺妇那凄凉的心境和纷乱的思绪。第三句承上仍写室外,少妇无聊地守着窗儿,孤寒之感已袭上心头;当她看见池上鸳鸯双双偎倚,雪寒之中犹有一丝亲热温暖,更是不免“人而不如鸟乎”之叹。故第四句一转,由室外转写室内,由鸳鸯成双联想到自己孤独。你看她,情不自禁地回顾室内:空荡荡的闺房中,只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然”同燃),平添了几分房栊空寂的气氛。一个“空”字,生动传神,既渲染出环境的虚空,也暗示出人物心境的空寂。在这寂寞的重压之下,她反而感谢那道屏风解人情意,将那撩人愁思的窗外明月遮障,使自己不至于因为月圆人不圆而弥加哀怨。她的心情也扭曲了:明明是害怕黑暗孤寂,不敢熄灯,她却恨那盏青灯冷酷无情,惨淡的碧火直射着孤眠之人,益增其形影相吊、茕独凄惶的苦味。这两句用拟人笔法,移情入景,将思妇的怨恨,写得极为委婉深曲。

“辽西”二句,忽又宕开一笔,将空间推移到几千里之外,设想边塞丈夫的情景。这位闺妇由眼前江南的“纷纷白雪”,自然联想到丈夫所处塞北的严寒;由长期的音沉信杳,自然想到路遥难通的原因。她想:辽西边境早已天寒水冻,冰天雪地,那里的春光恐怕很少停驻吧;蓟北塞外,离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丈夫托鸿雁传书,但因千山万水的阻隔,音书也很难送到啊!二句从对面着笔,设想对方的寂寞相思和雁书难寄,不仅表现出彼此的心心相印,而且把闺妇的痴情思念更推进了一层。

结尾二句写闺妇殷切的期望和深沉的忧虑:她希望丈夫早日度过关山来到自己身旁,以慰己心;她提醒丈夫应时刻想到,妻子虽正处在青春妙龄之际,然而韶华易逝,红颜易衰,正如桃李花开,只能保持短暂的鲜艳妍美一样,随着春归,它又将凋谢零落。因此,千万要珍惜青春,不要错过时光。两句又由边关收到眼前闺房,与前文关合呼应。清人张玉穀·《古诗赏析》云:“‘片时妍’·说得危竦”。意谓惊心动魄。这两句运用暗喻和夸张手法,益见得思妇忧愁之重,盼归之切。

此诗所写景物全是闺妇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因而无不饱含闺妇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为其内心的物外表现,堪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通篇对仗工整而又自然,诚如卞近村所评:“此种七言,专工对仗,已开唐人排律之体。”(《古诗赏析》引)然而风格却又婉约妩媚,缠绵悱恻,不似唐律那样端庄劲健,故沈德潜说:“稍降则为填词矣,学者当防其渐。”(《古诗源》卷14)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