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庾信在梁朝曾任文德省学士。他与父亲庾肩吾都是皇太子萧纲的侍从,以才学受到宠信。父子随驾出入宫廷,游赏池苑,应令奉和,写下了不少绮艳的诗赋。这首诗即为萧纲《山池》诗的和作。
既是奉和之作,开头少不得要铺排一番皇家出游的盛大场面。梁武帝在位时,“五十年中,江表无事”。所以首句写长乐官中一派安逸闲暇,既歌颂了天下太平的盛世气象,也是梁廷优游生活的真实写照。銮舆暂时在博望苑小作逗留,鸣笳的声浪在山池的水面上回响,华丽的车盖沿着长长的渠道迤逦而来——三、四句只从鸣笳声的高亢与飞盖的动势落笔,便有声有色地写出了太子出游时仪仗簇拥的势派。
后六句一句一景,两两成对。桂亭尚未落花,而桐树叶子已有一半稀疏,可见正是桂花盛开的中秋时节。“桂亭”、“桐门”当是就亭馆周围多桂树或桐树而言。如此简炼的构词,却概括了山池周围桂花繁茂、桐林清幽、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的优美景色。而“花未落”和“叶半疏”这一近乎朴拙无味的对仗,又以本色的语言一洗皇家池苑的富贵气息,烘托出山池的清疏雅致来。
在苑林秋色的静态描写背景上,作者又捕捉住水面上鱼鸟的活泼动态,给这幅山池游幸图增添了无限生趣:清风吹过荷叶,惊起了在池中沐浴的小鸟。桥上行人的倒影,引来了在水中游动的鱼群。这联对偶,以“浴”和“行”这两个动词形容鱼鸟在受惊前闲适自在的情态,又以“惊”和“聚”形容鸟为荷间轻风所惊动、鱼为水中人影所吸引的动态,不但准确地刻划了鱼鸟的形体动作特征,而且通过动词的叠用和活用,从一动一静两方面反衬出山池平时的清静。结尾写日落时云归山谷、尚带雨后的湿气,以云归暗寓人归之意,笔端饱含水份,读之如能感受到山池空气的滋润和清新。杜审官的名作《夏日过郑七山斋》历来为人所称道,其中“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二句,显然得力于涵养庾信此诗结尾的功夫。
这首诗前六句写游幸场面,文辞工稳而力避富丽;后六句写山池景色,琢句精巧而笔致清新,因而虽是奉和之作,却并未落入一般宫廷应制诗华贵刻板的俗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