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将半,南望书所见·黎简
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
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
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
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乾隆五十二年(1789)初冬,作者客寓广东佛山镇时,半夜远处发生了一场火灾,他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分两个部分,前半写火灾,后半写诗人的忧心忡忡。前面是由头,后面才是主体。
开头两句写火灾的发现。初冬之夜,黑云密布,气氛是那样沉重、压抑,令人不安,忽然一片火光直冲云霄,天际黑云被映成红色,犹如万丈朝霞。这个开头,开得非常突然,而又极有气势,可以比之为天外奇峰,陡然飞来。作者爱好李贺诗,曾盛赞李贺诗“每首工于发端,百炼千磨,开门即见。”(《批点李长吉集》)这首诗的开端,显然是有意识地向李贺学习,用字精确,形象鲜明,而且做到开门见山,干净利落地直接进入本题。
三、四两句顺流而下,与开头两句紧密相接。满天火光,自是火灾无疑,但不知发生在远处什么地方。时值初冬,北风正紧,只得低头向风祝告,希望立即降雨止风,不使大火蔓延。(第四句暗用典故,但用得非常贴切自然)两句对偶相当工整,一写判断,一写祈愿,气势、血脉也很畅通。
接着五、六两句轻轻宕开一笔,把注意力转向更广大的空间。作者想到,整个五岭一带,方圆千里之内,这些年来早就已经民不聊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作者没有正面说明原因,但“十室九空”一语,古人诗文中常用来形容因天灾、战乱或苛征暴敛而造成的百姓普遍破产或逃亡的景象,本诗所写,自然也离不开这些原因。作者从眼前这场火灾带给人们的灾难,想到更多的人早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表明他有着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而就诗的本身来说,立意也就更深入了一步。
尾联两句又回到眼前这场火灾上。灾民已为往日饥寒交迫哭干了眼泪,而今这场大火,又将使一大批人失去居所而流离飘泊。上句承接颈联中“十室九家空”一语,下句则顺势转回到“中宵火”上,这样一接一转,全诗各个部分都被钩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组合。而一个“怜”字,又表达了作者同情人民的主观感情,这一字既是显示作者的立场,又与首联的“惊”相呼应,这里的结构也很严谨。另外,作为全诗的收束,这一结尾另一个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虽然是有力地结束了,但诗中提出的问题并未解决,仍值得读者去作进一步的思索。
作者以善于锻炼、琢磨字句著称于时,在这首诗中也不乏苦心经营、精雕细刻之处。最明显的是颈联“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两句,叠用数量词构成对仗,颇见巧思;且两句前后贯通,一气呵成,表现民生凋弊境况,简炼明快,深刻有力。作者在提炼语言方面,确有不平凡的功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