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集
名句
主题
诗人
诗塾
品诗文网
至理名言
围炉夜话名言录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围炉夜话第一二五则解读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译文】
甘愿受人欺压的人,一定不是懦弱之士;自认为聪明绝顶的人,终究还是糊涂之辈。
八字精批
2025运势
命中贵人
八字合婚
姓 名
性 别
男
女
生 日
女方姓名
女方生日
大师努力掐算中请稍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长按关注
推荐阅读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译文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译文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之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之良方》译文
《正己为率人之本,守成念创业之艰》译文
《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译文
《见人善行,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译文
《凡事勿徒委于人,必身体力行,方能有济;凡事不可执于己,必广思集益,乃罔后艰》译文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译文
《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译文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杨墨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译文
《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正可于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译文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后天下有大经;自紫阳集四子成书,然后天下有正学》译文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译文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功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译文
《每见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自然之理也》译文
《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译文
《身不饥寒,天未曾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译文
《儒者多文为富,其文非时文也;君子疾名不称,其名非科名也》译文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译文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译文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译文
《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淡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译文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仕宦虽称显贵,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译文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译文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译文
《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译文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译文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译文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行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译文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译文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译文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译文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译文
《求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译文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而可无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译文
《家之富厚者,积田产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不如广积阴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贫穷者,谋奔走以给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谋本业,知民生在勤,定当有济》译文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人心肠》译文
《济世虽乏资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译文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译文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译文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译文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译文
《卜筮以龟筮为重,故必龟从筮从乃可言吉若二者有一不从,或二者俱不从,则宜其有凶无吉矣乃《洪范》稽疑之篇,则于龟从筮逆者,仍曰作内吉于龟筮共违于人者,仍曰用静吉是知吉凶在人,圣人之垂戒深矣人诚能作内而不作外,用静而不用作,循分守常,斯亦安往而不吉哉!》译文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译文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译文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用》译文
《势利人装腔作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虚浮人指东画西,全不问身心内打算,定卜其一事无成》译文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译文
《凡人世险奇之事,决不可为,或为之而幸获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视为常然也可以为常者,必其平淡无奇,如耕田读书之类是也》译文
《家之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士之衣食,皆取资于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译文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吾所见亦多矣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译文
《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译文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译文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译文
《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谢安围棋别墅,其镇定非学而能也》译文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也;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译文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欺诈;世人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闲》译文
《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译文
《守分安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译文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