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集
名句
主题
诗人
诗塾
品诗文网
至理名言
围炉夜话名言录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围炉夜话第一二〇则解读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译文】
不跟别人争论得失功过,只要求自己具备智慧才干。
八字精批
2025运势
命中贵人
八字合婚
姓 名
性 别
男
女
生 日
女方姓名
女方生日
大师努力掐算中请稍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长按关注
推荐阅读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奢淫》译文
《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译文
《家之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士之衣食,皆取资于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译文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译文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译文
《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功夫;福寿虽天生,还是多积阴德》译文
《儒者多文为富,其文非时文也;君子疾名不称,其名非科名也》译文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译文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一生快活皆庸福,万种艰辛出伟人》译文
《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古人忠孝,不离心头,今人忠孝,不离口头,此是何等志量!》译文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译文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译文
《和平处事,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译文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译文
《“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译文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而时人乃藉以逞豪奢矣》译文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译文
《成大事功,全仗着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译文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译文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译文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译文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用》译文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译文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译文
《颜子之不较,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译文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译文
《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淡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译文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译文
《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着心作主人;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译文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译文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译文
《古之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译文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译文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仁字从人,义字从我,讲仁讲义者,不必远求》译文
《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译文
《人虽无艰难之时,却不可忘艰难之境;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译文
《才觉己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立志为君子也;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做小人也》译文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译文
《种田人,改习尘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译文
《治术必本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译文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两眉为草,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知终身无安逸之时》译文
《纵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译文
《人皆欲贵也,请问一官到手,怎样施行?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译文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贵诸人谋;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译文
《凡人世险奇之事,决不可为,或为之而幸获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视为常然也可以为常者,必其平淡无奇,如耕田读书之类是也》译文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译文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译文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人心肠》译文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译文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译文
《夙夜所为,得无抱惭于衾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译文
《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译文
《以汉高祖之英明,知吕后必杀戚姬,而不能救止,盖其祸已成也;以陶朱公之智计,知长男必杀仲子,而不能保全,殆其罪难宥乎?》译文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译文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译文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译文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译文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译文
《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译文
《一言足以召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