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戚继光·登舍身台》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明代文学·戚继光·登舍身台》原文、赏析、鉴赏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指点封疆余独感〔2〕,萧疏鬓发为谁皤〔3〕?剑分胡饼从人后〔4〕,手掬流泉已自多。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5〕

〔1〕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七律。 舍身,本指佛教徒的一种自我牺牲的行动,为宣扬佛法,或为解脱人间苦难和罪孽,自加苦行,或舍生损命。佛教兴盛的名山多有舍身台。戚继光(公元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安微定远人。抗倭名将,初镇登州,后于浙、闽、粤抗击倭寇,“戚家军”使倭寇闻风丧胆,功升总兵。复以督都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坐镇蓟门十六年,边备修饬、军容强盛,敌不敢来犯。时有文,与诗坛名士如“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交好,其诗风苍劲豪放,有《止止堂集》。

〔2〕封疆:疆土。

〔3〕皤(po):白。

〔4〕胡饼:一种面饼,初从西域传入,故名。 军中分食,当是民间所谓“锅盔”一类的大饼。

〔5〕列鼎:鼎,三足两耳的盛器,列鼎而食,是豪贵人家豪华的生活场面。调和:调味,这里以发问的口吻,问味道如何。

作者登临舍身台,抒发献身报国的壮志和对现实的感叹。作者矢志报国,一生南征北战,登舍身台,抚今追昔,生发出无限感慨。颔联提出保卫疆土耗尽青春,白了头发,究竟是为了谁呢? 这是历史的反思和人生的思考。颈联追忆“剑分胡饼”、“手掬流泉”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战斗生活。尾联是点睛之笔,以上述的战场艰苦生活与朝中贵族集团的歌舞酒筵相对照,暗寓着无限的愤慨。戚继光不以诗名世,但他的诗确比那些摹拟“高古”或只事雕琢辞句、吟风弄月的诗要好得多。诗品即人品,诗的好坏,首先决定于生命体验的质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