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雪》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鲁迅·雪》原文、赏析、鉴赏

鲁 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鲁迅的《野草》,有些篇章运用咏物言志的手法,在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寄托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雪》就是其中的一篇。

《雪》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前三个自然段通过对故乡江南雪景的忆念,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后三个自然段写现实生活中朔方的雪景,抒发了反抗黑暗,勇猛奋战的激情。

这篇散文写的是雪,可是却以“暖国的雨”开篇,这是由现实生活中朔方的雪景引起感兴,而想起了温暖的南国。写怀念中的江南的雪,作者的笔触一是写雪天的胜景,意在突现江南雪景之美;一是写雪天的乐事,意在突现人们对江南的雪的热爱。通过对这两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寄托了作者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描绘了忆念中的江南雪景之后,他又回到了凛冽寒冬的朔方。如果说作者写江南雪景是怀着欣喜的情绪,用的是工笔细描,那么,写朔方的雪,则是怀着壮烈的情怀,用的是粗笔勾勒。作者抓住朔方的雪“决不粘连”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朔方风雪图。气势雄浑,景象壮观,蕴涵的感情十分激越。在这里,雪是勇者、强者、胜者,它不甘屈服,蓬勃奋飞,灿灿生光,它集中体现了鲁迅自己凛冽难犯、奋勇抗争的精神品格。

最后,作者对蓬勃奋飞的朔雪唱出了深沉的赞歌。反复咏叹它是“雨的精魂”。尽管凛冽的寒冬把雨由自由流动的液体变成了不能动的固体,但朔雪并没有失去雨自由的本性。它要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抗争、搏击,它获得了比雨更大的自由、更强的力量。

当时,鲁迅面对“五四”退潮后新文化战线“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的分化情况,产生了一种“荷戟独彷徨”的孤独寂寞之感。但顽强斗争的精神又使他决不屈服妥协,这就使得他身在黑暗之中却向往光明,心虽有孤独之感却决不颓丧。他要用勇猛的战斗来驱除黑暗,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雪》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感情。

注释

①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5年1月26日《语丝》周刊第十一期,后收进散文诗集《野草》。② 暖国: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③ 宝珠山茶:据《广群芳谱》卷四十一载:“宝珠山茶,千叶含苞,历几月而放,殷红若丹,最可爱。”④ 磬口的蜡梅花:据清代陈淏子撰《花镜》卷三载:“圆瓣深黄,形似白梅,虽盛开如半含者,名磬口,最为世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