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学·高适·燕歌行[1]》原文、赏析、鉴赏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3]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4]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5]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7]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8]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9]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10]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1]
[1]《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思妇怀念征夫。高适此诗有自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序中所称张公,指张守珪,官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曾带兵征契丹。开元二十六年,其部将赵堪等假借张守珪之命,令平卢军使乌知义击契丹、奚余部于潢水之北,先胜后败。张守珪不据实上报,而贿赂公使,隐瞒实情,谎报军功。事情败露,贬张守珪为括州刺史。高适这首《燕歌行》,扩大了旧题题材范围,用以写边塞战争,展现边塞战斗的情景和军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作者时年三十二岁。诗首句明写汉朝,实是写唐朝;以汉喻唐,是唐诗中常用的手法。高适(公元702~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郡蓨(tiao)县(今河北景县)人。少贫,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遇,浪游各地,投军河西,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后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诗擅歌行,与岑参并称“高岑”,为盛唐边塞诗派重要诗人。有《高常侍集》。
〔2〕“汉家”二句:烟尘,边境有敌人入侵由烽火台燃烟火报警,各方兵马疾驰而来,路上马蹄扬起尘土,即以烟尘指敌人入侵,战争爆发。开元十八年以后,唐王朝与东北的契丹族、奚族在边境连年战争。残贼,凶残的敌人。二句写在东北发生战争,将军出征破敌。
〔3〕“男儿”二句:横行,纵横驰骋。非常,突破常规,不同寻常。赐颜色,赏脸,这里指天子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等荣耀。二句写好男儿本来应当纵横驰骋,天子又不同寻常地给予格外的荣耀。
〔4〕“金”二句:(chuang)金伐鼓,敲锣(或钲)打鼓。榆关,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是当时的边关。旌旆,旌是竿端饰有羽毛的旗,旆是大旗,二词连用泛指军中各种旗帜。碣石,山名,在今秦皇岛市东北。二句写将军率部向边关挺进,一路上鸣金击鼓使步伐整齐、士气高昂,旌旗招展,连绵不断,经过渤海海滨。
〔5〕“校尉”二句:校尉,职位在将军以下的武官职衔,这里指当时当地的边防长官。羽书,插有鸡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沙漠。单(chan)于,本是匈奴君主的称号,这里代指敌方君主。猎火,本意为狩猎时燃起的火,这里借指敌方的军事演习。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中部。二句写边防驻军从大漠送来紧急文书,报告敌酋正在积极备战,将大举进攻。
〔6〕“山川”二句:极边土,边地尽头。胡骑,指敌方骑兵,胡是对边境外少数民族的通称。凭陵,有所凭恃而侵陵别人。杂风雨,风雨交加,喻敌军来势凶猛如暴风骤雨。二句写山河荒凉,敌方有所凭恃来侵,威逼而来,势如暴风雨。
〔7〕“战士”二句:军前,前方。美人,指军中歌舞妓。帐,指将帅营帐。二句写前方战士伤亡惨重,而将军营帐中仍然在歌舞。
〔8〕“大漠”四句:穷秋,秋末。衰,一本作“腓”,枯萎变黄。斗兵,战斗的士卒。恩遇,指身受皇帝恩宠和重用。常,一本作“恒”。四句写边塞战争进行到深秋时,困守落日孤城的唐军,能战斗的士兵越来越少,将帅们身受皇恩,享受优越的待遇,却总是疏忽轻敌,尽管战士们在关山竭力作战,仍不能解除孤城之围。
〔9〕“铁衣远戍”四句:铁衣,铠甲,代指战士。玉箸,玉制的筷子,这里用以形容妇女的泪流。城南,长安城南是住宅区。蓟北,蓟州(今天津蓟县)之北,当时是边地。四句写战士长期辛苦守卫边防,他们的妻子在丈夫离家后就眼泪不断,长安城南的少妇哭得柔肠寸断,东北边防的战士只能回首怅望家乡。
[10]“边庭飘飖”四句:边庭,边关。飘飖,形容缥渺遥远。绝域,边远荒寒地区。“更何有”,一本作“何所有”。三时,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指整个白天。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刁斗,铜制军中用具,白日作炊具,晚间用于打更巡逻。四句紧承上句,意思是边关遥远无法越过,荒寒地区更是一无所有,白天杀气腾腾阵云密布,夜晚飕飕寒风中传递着巡逻的刁斗声。
[11]“相看白刃”四句:白刃,雪亮的战刀。血纷纷,指一把把战刀沾的血淋漓下滴。死节,为大节而牺牲。李将军,指汉朝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他英勇作战,爱护士卒,为保卫边疆作出重大贡献。四句写战士互相观看滴着敌人鲜血的兵器,他们舍生忘死战斗,不惜为国捐躯,哪个又想到个人的功勋呢? 战场生活太苦了,至今人人还在怀念爱护士卒的李将军。
这篇七言歌行别具特色。它不是一般地歌颂胜利,显耀军威;不是单纯地赞扬英雄的勇敢和牺牲精神;不是一概地谴责战争,描述战争造成的灾难;也不是抒发乡愁和相思的幽怨。它多方面地展现边塞战争的现实情景,战争的紧急和失利,战士的艰苦奋战和将帅的逸乐与无能,前方战士和后方家人的相互思念,比较深刻地揭露了当时边塞战争中的各种矛盾:形势危急而战争失利,战士艰苦而将帅歌舞,战士牺牲过半而将帅指挥无能,战士英勇牺牲而家人思念。结尾点明题旨:希望有英勇善战、爱护士卒的战争指挥者,讽喻之意明显。作品成功地将深秋塞外风光与紧张激烈的战斗情景相揉合,构成雄浑悲壮的格调。本诗是歌行体,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并且运用了不少律句,形成抑扬转韵,滔滔不绝的气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