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关公,三国名将关羽经过政治宣传和艺术神化后得到的尊称。关羽从历史典籍中走向文学殿堂,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是从三国故事的话本宣讲和宋金杂剧的搬演开始的。而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单刀会》在关羽形象的塑造上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关公舞台形象。

关公作为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传奇英雄,一生业绩中充满了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他杯酒斩华雄的盖世武功,千里走单骑的忠心侠胆、疗毒刮骨谈笑自若的刚强个性等等,都是小说、戏曲家们经常选取的故事题材。关汉卿的《单刀会》无意于刀光剑影、铁马金戈的渲染中去突出关公的英雄本色,而是匠心独具地选取他只身过江、单刀赴会、威慑孙吴、保卫荆州的一段传奇经历,集中笔墨刻画他豪迈镇定的过人魄略和英雄独步、慷慨悲凉的寂寥情怀,全剧具有浓重的诗意。

关公在《单刀会》的第三折才出场。前两折主要交待鲁肃等人为了谋取荆州所准备的三条计策以及孙吴集团内部对挟持关公的不同意见,并通过乔公、司马徽等孙吴贵戚重臣之口,对关公的武功战绩、胆略品德做多方面的渲染描写,从而为关公的登台做了充分的铺垫。在第一折里,乔公以教训鲁肃的口吻,赞美关公在博望烧屯、隔江斗智、兵收西川、诛文丑刺颜良中的威猛和武功,并通过乔公的唱词让观众们了解到关公的英姿: “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绺美髯飘,雄赳赳一丈虎驱摇,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那敌军若是见了呵,諕的他七魄散五魂消。”乔公是从历史战绩角度来宣扬关公的不可战胜,讽刺鲁肃的愚蠢无能却自以为是;而第二折,则通过关公故友司马徽向鲁肃坚辞不做陪客的描写,渲染了关公在精神上对孙吴众臣的威慑力量以及关公在常人眼中近似天神般的形象。司马徽一再劝告鲁肃放弃劫持关公的计划,并说: “大夫既坚意要请云长,若依的贫道两三椿儿,你便请他。”那就是当关公下马时, “你与我躬着身将他来问候”,在酒宴上,“你与我跪着膝连忙的劝酒”;并且“道东呵你随着东去,说西呵你顺着西流”。由于多方面渲染和铺垫,关公虽然还没有出场,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威武形象已在观众中的心目中留下深深的铭印。

关羽终于出场了,他是那样英武潇洒,又是那样从容镇静。他接到鲁肃的赴宴请柬,立即觉察出其中必有奸诈: “安排下打凤牢笼,准备着天罗地网,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的战场。”关平和周仓都劝他放弃这次冒险行动,但关羽并没有把孙吴的伎俩放在心上,他回顾了追随刘皇叔桃园结义以来经历的鏖战厮杀,心中充满战斗豪情: “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他毅然决定单刀赴宴,再展虎威,保住荆州城,避免一场涂炭生灵的厮杀。在大江中流,关羽屹立船头,望着涛涛东去的江水和两岸的秋景,不禁壮怀激烈,感叹万分: “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战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刻画了关公丰富深沉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一种英雄的苦闷和世事沧桑的悲凉气氛。

关公单刀赴宴,只有周仓跟随,而孙吴却战将如云,又有刀斧手在下面埋伏,两边力量悬殊是很大的。但是在精神上,关公则具有令人不敢仰视的威力,虽孤身一人,但谈笑自如,胸中若有雄兵百万;鲁肃等则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反倒像一群可怜兮兮、精神委琐的侏儒。关公在酒宴上首先驳斥了鲁肃所谓不讲信义的挑衅,接着从刘备继承汉业的正统地位出发,说明了荆州当属蜀汉的无可争辩性,又三番五次地用按剑发怒的姿态,暗示鲁肃不要放肆。当酒宴快结束时,鲁肃发现第一个计策礼索荆州行不通了,便招呼刀斧手上殿厮杀。谁知关公抓住鲁肃一声断喝: “若有埋伏,一剑挥之两断。”吓破了鲁肃的胆,也吓退了两殿的伏兵。于是智勇双全的关公挽着鲁肃的手,向江边走去。这时关平率领的救兵已按照关公原来的安排,过江来迎接了,鲁肃的锦囊妙计全部破了产。最后,上了船的关公向鲁肃说道:“百忙里趁不了老兄的心,急且里倒不了俺汉家节。”从正面嘲弄了他搬起石头打了自己脚。

关公是《单刀会》杂剧中的主角。他虽然出场迟、戏也不多,但全剧的所有内容都围绕着他展开的。剧中其他人物也都是关公形象的陪衬。如贯穿全剧的鲁肃,以他的愚笨委琐、夜郎自大,衬托出关公的机智聪明、勇猛顽强;孙吴的老臣乔公作为历史见证人,道士司马徽作为关公的旧友,他们都用自己对关公性格的感受、武功的了解、英姿的见闻,进行侧面的烘托和赞扬。另外,《单刀会》比较注重对关公的英雄情怀和内心世界的刻画,甚至写出了英雄豪杰无法排遣的历史幻灭感,以及他们在功成名就后的寂寞苦闷。总之,在关公身上我们既看到豪迈的英雄主义精神;又体味到作者寄寓的某种孤独情绪。这在其他同类历史剧中是不多见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