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仲平《谁是最可爱的人》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郗仲平

报告文学。作者魏巍。最初发表于1951年4月 11日《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初版。作者通过在朝鲜战场上的所见、所闻,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满怀深情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先头连抢占了公路边的一个小山岗,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以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勇士们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击退。这场激战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战后打扫战场时,看到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战斗的姿态,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的,有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个耳朵。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却消灭敌人三百多名,更重要的是他们牵制住了敌军,使我军主力部队能赶上来聚歼敌人。在汉江北岸,作者遇到一个年仅二十一岁的战士,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岗县人。他原是炮兵,当他目睹美国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后,就要求去步兵连,想法只有一个:“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一天,他从阵地下来,进村时赶上几架敌机空袭。一名朝鲜男子倒在院子里,敌机投下的燃烧弹点燃了房屋,浓烟中传来孩子的哭声。他想起了祖国的人民,于是冲进烈火封门的房间,救出了孩子,再去救孩子的母亲时,她已经不行了。他紧紧抱着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我们的战士住的是防空洞,吃的是炒面和雪,为的是祖国人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我们的战士对祖国、对朝鲜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得到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戴着它回到祖国去!这就是我们的战士美丽而宽广的情怀,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50年代初期,魏巍亲赴朝鲜战场,之后写下了一系列优秀的通讯报告。《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发表的第七天,《人民日报》刊登了两封读者来信,信中表示要加紧生产,支援志愿军的英勇战斗。郭沫若认为,好的作品是“把他们的心弦拨动,把他们的智光点燃”。《谁是最可爱的人》发掘出了志愿军战士无比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因此,其影响范围远远超越了一般文学作品的读者群,在全国人民中激起巨大反响,而“最可爱的人”也成为对志愿军最亲切的称呼,最崇高的赞誉。本文无论是选材、剪裁,还是主题的提炼,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语言的运用,都值得称道。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方面来看,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内容,这与他在朝鲜战场上耳闻目睹的素材相比,无疑是九牛一毛。据说作者的初稿共写了二十多个材料,最后忍痛割舍为三个,叙述时又注意了详略的安排,所以,典型、生动的材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其次,从主题的确立与表现上看,文章通过看似平凡的事迹,譬如吃炒面,蹲防空洞,写出了深刻的道理,真实地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的内心世界,准确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再者,在人物的刻画上,作者将典型人物的刻画与英雄群像的描绘相结合,勾勒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从而由战士的个体形象表现着志愿军的共体内涵。成功的人物塑造,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充分地展示和深化。另外,在语言的运用上,作者根据内容的需要富于变化,时而壮怀激烈,引吭高歌,时而低回委婉,情深意长。对战士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也很注意通过语言媒介和读者的情感交流。第二人称代词在文中多次出现,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两者似在亲切地交谈,所以作者对志愿军的深厚感情与崇高敬意,自然而然地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为此,几十年来,本篇一直被视为报告通讯的典范,并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