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小中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出版。共收作者1938年——1982年的散文一百零四篇,分五辑。第一辑二十一篇,为“文革”后所作。《红军渡口和红军塘》、《战斗的溪涧》、《梅和煤山垅》,寻访革命遗迹,回顾革命历程。《秋天的晚霞》,热烈地憧憬火、热、光明、生命来到人间。《夜雁》、《从幼年到老年……——致蒲公英》、《你是普通的花……——再致蒲公英》,都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该辑还收入旅行日记六十则,内容丰富,文字凝练,别具一格。第二辑七篇,为解放后十七年间所作。总体上是用两片绿叶吹出了对于故乡的眷恋和赞美(《叶笛》)。有的描画自然风貌,如明亮欢愉的涧水(《涧水》)、火焰般的木棉(《木棉树》)、花似的村庄(《木兰溪畔一村庄》);有的直接歌唱火热的经济建设,那“传来船的诞生的喜讯”的造船厂(《造船厂》)、那“科学战线上的侦察兵”——山区气象站(《山区气象站》),那永不休止的闽江木运(《闽江木运》)、那古老的祠堂改成的化工厂(《富屯溪》),在作者笔下汇成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生活的画卷。有的颂扬普通劳动者(《野生油料植物普查队》、《人·海》、《致水手》)。作品努力“捕捉我们这个时代和自然界的色彩和音响,把人民的情感和思想,有声有色地抒发出来”(郭风:《围垦农场诗草》)。第三辑四十七篇,为1938年至全国解放前夕所作,它们以抨击黑暗、憧憬光明和同情穷苦劳动者为基调。第四辑十七篇,为少年儿童而作。有的用孩子的眼光描绘风物,从冬天的雪影(《冬天》)到夏日的晨光(《鲜花的早晨》)、从春天的花香(《乳麂》)到秋日的初霜(《初霜》),笔之所至,跳荡着大自然的生机。有的富有童话色彩(《初次的拜访》);有的荡蕴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梅花亭的回忆》)。此外,集末还附录十一篇文字,谈文论艺,介绍自己的创作和生活道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