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可以看见他,一个平凡的他。
他在我家门前的老槐树下摆着一个修鞋的小摊。摊主是一位40岁出头的中年人,他,黝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衔着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大概是他的工作不起眼,所以过往的行人从不正眼看他。
有一天下午放学,我路过他的鞋摊,看见他正在给一位阿姨修鞋,只见他一只手拿着钳子,把破旧的鞋跟拔下来,换上一个新鞋跟;又从小盒里拿出几根钉子衔在嘴上,用右手拿起小鎯头,“笃笃”地敲下去。一根、两根……不大工夫,鞋修好了。师傅把鞋恭敬地递给了阿姨。阿姨接过来试了试,非常满意。她从那精美的小皮包里拿出两盒蛇胆川贝液,神秘地递给师傅。我看到这个举动,不禁吃了一惊,心想她这是干什么?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悄悄凑了过去。只听师傅说:“这药你拿走,我不收,你交两块钱就够了。”阿姨一听就恼了:“你这个老帽儿,你又没有公费医疗,生了病最少得花两三张儿,给你还不要。”师傅和蔼地说:“生了病我可以自己看病、买药,你的药我不收。”阿姨听了更火了,可是师傅的态度很坚决。无奈,阿姨只好掏出两元钱扔给了师傅。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阿姨。她身穿一套入时的服装,眼睛上浓描的眼影和嘴唇上重抹的口红已使她完全失去了她本来的面貌,手上戴着两个金光闪闪的金戒指。我想: 她打扮得再漂亮,仍旧掩盖不了她内心的丑恶,而修鞋的师傅虽然工作平凡,其貌不扬,但他不被小便宜所迷惑,心地纯洁、高尚。
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这位修鞋师傅时,总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因为,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自尊、自爱、自强。
(孙丽霞)
【评点】
本文写了一个不占小便宜的修鞋匠和一个揩“公费医疗”油的阿姨,这个小故事确有生动之处。一个其貌不扬,心地纯洁;一个打扮漂亮,内心丑陋。两者对照着写,褒贬分明。
作者观察细致,对两人的外貌描写,特别是修鞋的连续性动作描写,生动有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