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人容事,宅心仁厚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古人讲究宽容仁厚,千百年来,人们奉行着容人容事的处事原则,即使认为他人有了过失,只要认识了,改正了就好。哪怕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也要给人自新的机会,尽量宽以待人。

宽容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很多人认为自己“不走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在自己前进的路上自设了“绊脚石”导致的;而很多人认为自己“幸运”,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也是因为他们常常对他人施以恩惠和帮助,拓宽了自己前行的道路。

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会把他人心田的冰雪融化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一个不懂得宽容自己的人,也会因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使自己伤痕累累,甚至消沉怠惰。

人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那么最终很可能会无路可走;人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意见,最终会难以向前;人倘若一味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最终也会如凌空在过高的山顶,因缺氧而窒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心胸窄、无宽容素养所致。

西方圣贤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说明人弱小易变,但人如何变得强大,首先需要具备宽容的心态、能容人容事的胸怀。

宽容并不意味着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或事。宽容,因其胸襟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心量大度而让他人他事变得简单。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要怕“吃亏”,自己偶尔吃一点亏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郑板桥说:“吃亏是福。”这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其一生阅历的智慧高度概括和总结。

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英帮忙。张英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张英的劝说,邻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两家最终握手言欢,由互不相让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达到了宽容的最高境界。

《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有一个女人总在喋喋不休地对人们说邻家有多脏。有一回,她故意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你看那家阳台绳上晾的衣服多脏!”但那位朋友却悄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我想你能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家的窗玻璃。”

是的,不要去指责他人,先来反省自己。宽容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脏的真是邻家的衣服,我们又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一种让自己进步的巨大力量,更是温暖人心灵的源头。每个人都应该用宽容的心、善待他人的心去对待他人他事、对待自己、对待周围,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