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症状:儿子藏有女孩的内衣
我遇到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请您帮帮我。我的孩子是个男孩,刚出生不久,我和他爸爸就离婚了。从小,我经常打孩子。孩子今年15岁,读初中,成绩不好,上课睡觉,要好的男同学不多,喜欢惹女同学,但常常吃亏。我们母子关系很僵,一天说不了几句话,我不能多说他,说多了他就关起门来或者出走。
一天,我帮助孩子整理书桌的时候,发现他书包里藏有女孩的衣服、裙子、丝袜,当时我没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后来,我又发现孩子还藏有女孩的胸罩和三角裤。这下我可吓坏了,感到事情的可怕。孩子会不会变态?是不是恋物癖?我该怎么办?
心理把脉:孩子的问题是恋物现象
孩子的表现不能说是性变态,也不属于恋物癖。那么,孩子的问题究竟属于什么?我认为,孩子的问题可以叫作恋物现象。
恋物癖是一种变态的性心理现象,其变态的关键之处,是患者把性欲专门指向异性使用过的物品,主要是内衣内裤,在观赏、抚摸、嗅闻中达到性兴奋和性满足,而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不能引起性兴奋。
恋物现象,多是青春期男孩子难免的一种性心理现象。对男孩子说来,在没有跟女孩亲近接触的机会的情况下,对女孩子的内衣裤等发生兴趣,是常见的暂时性的现象,不足为奇,很多男孩在这个时候都会有过对异性衣物的兴趣,产生性兴奋,达到性满足。但不能说是什么恋物癖。如果说是心理问题,就是由于经常反复出现偷藏女性内衣的行为,在大脑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形成了条件反射。按照条件反射原理,一种行为反应得到的强化越多越久,其神经联系就越是稳固。于是,遇到适宜的情况,这种行为就会发生。但是,这并不排除对异性本身的兴趣,不能说是恋物癖。
总之,恋物现象与恋物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恋物癖患者,对常态的性目标即异性本身特别是异性的生殖器没有性反应,而出现恋物现象的人,对常态的性目标即异性本身特别是异性生殖器有正常的性反应。
青春期男孩为什么会出现恋物现象呢?恋物现象的心理意义,一般说来大多是为了变相的性欲的发泄,获得变相的性满足。就是说,男孩虽然对异性的内衣内裤等物品有性兴奋和性满足,但不是把性欲专门指向异性的衣物,只是在不能直接与异性进行性接触的情况下,以异性的衣物临时作为异性的替代物,通过观赏抚摸或者手淫,来获得性兴奋和性满足。另外,有的男孩偷藏女性的衣物等,让对方着急与难受,是对女性的报复性行为,也是为了获得一种替代性的心理满足。不管哪种情况,都或多或少反映了男孩对自己性别上的自信不足,从而不能与异性正常交往。
就你们孩子说,上面两种情况都存在。15岁的男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性欲望。但是,这个年龄又不能通过实际的异性性接触来满足,也就容易通过收藏异性衣物来获得替代性的满足了。同时,您说他喜欢惹女同学,很可能在和女孩的交往中有障碍,而把收藏女孩衣物当作报复女孩获得满足的手段。
心理处方:教孩子学会两性交往
一般来说,男孩子的这类恋物现象,随着成长和成熟,随着能够进行实际的异性性接触,会逐渐自然消退。将来长大了,即便还留存一些恋物现象,只要不妨碍正常和夫妻性生活,就没有什么问题。因此,作为家长一般顺其自然也就可以了,而不必就恋物现象刻意进行什么矫正。
如果说家长需要对孩子做些心理指导,可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需要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增进和孩子的交流。不管家长个人的生活有多少难处,也要正确处理母子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会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即便对孩子的恋物现象,也要消除大敌当前的心态,不要对孩子大动干戈。因为家长大动干戈的态度,紧张害怕的态度,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强化孩子的恋物行为。家长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有助于减轻孩子过重的内心压力,随着成长逐渐淡化恋物行为。
再有,需要指导孩子增进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增强自信。一方面增加与男同学的交往,可能的话,引导孩子与父亲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学习模仿如何作男子汉的机会,增强自信。同时,指导孩子学会和女孩的正常交往。这样通过常规异性交往来表达两性感情,就避免了以异常方式去表达感情。
【马老师微语录】恋物现象,多是青春期男孩子难免的一种性心理现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