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惧怕人生中的磨难,不敢面对现实,那我们的人生中就只剩下了“逃避”。鲁迅先生曾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也要学会面对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磨难和陷阱,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有它黑暗的一面,我们要敢于承认这样的现实,但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这样,我们才能更客观、更冷静地对待折磨。不哭泣,我们才能跌得有尊严,才能够在跌倒中迅速爬起,寻找光明,寻找我们人生的意义。
面对磨难,逃避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结果。磨难是一个软弱的行刑者,如果你哭泣着躲避,它反而折磨得你更欢,它喜欢看人们哭泣、求饶、哀号、投降。相反,你咬紧牙关,无畏地迎上去,它反而会觉得这种折磨很没意思、很无聊,甚至会被你的无畏镇住、吓住。也许它会选择放过你,也许你会继续受到鞭打,不过这种鞭打迟早会结束,你会在这种鞭打中赢得尊严、赢得敬佩、赢得铮铮铁骨。
生活常常强加给我们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与其哭着躲避,不如笑着面对。“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那如意就只剩下一二,我们要常想一二,才能够苦中作乐;我们要笑面八九,才可能把这杯苦酒吞下去。生活这杯酒,苦、辣才是它的主味,只有在慢慢回味中才有一丝丝的甘甜,但只要你喝下它,腹中就会升起一股暖意,帮你抵挡外界的风寒。
古时候,有很多避世的文人们,他们不满强权,隐于山林,避得有智慧、有风度,值得崇拜,却不能够效仿。“阮籍猖狂,哭穷途于末路”。是说阮籍常常驾车远行,一直走下去,直到没有路可走了,就会坐在路的尽头,大哭一场,以表示对世情的愤慨。他的好友嵇康,因为不满司马氏专权,退隐山林,以打铁为生,司隶校尉钟会想结交嵇康,轻衣肥乘,率众而往。嵇康与向秀在树荫下锻铁,对于钟会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没有回应后,钟会准备离开。嵇康开口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二人结下仇隙。嵇康对权贵的不屑,也为他的死埋下了隐患。还有鼎鼎大名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向无知小儿折腰,于是辞官归故里,写出了《桃花源》这样的传世佳作,为历代文人所向往。他们的避世,是因对现实官场的不满,是一种积极逃避,这样的逃避和那些消极自杀逃避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逃避,是对官场的厌倦,却不是对生活的逃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普通的民众,只是不满当时统治的黑暗。因此,嵇康有“广陵散”传世,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这样的热爱生活,不喜强权、不屑强权也不畏强权就是生存的大智慧,与那些消极逃避有天壤之别。
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不喜欢职场,回家种地去;不喜欢商场,打工为生去;而不喜欢官场,隐居山林去就是一个笑话。我们没有那样的环境,更没有那样的资本,时时想着隐退,就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每个人都有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不喜欢承受的世情,但我们只有执着地面对它们,才能成就大的人生。
人人都会受世情、受心灵的煎熬,都会在不同的时期遭到不同的打击和折磨。不同的是勇敢的人用笑容去面对它,事情不一定能得到解决但也不会更坏;软弱的人用哭泣来面对它,但哭泣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懦弱的人,用厌世来逃避,不但事情不能解决,可能还会面对更糟的结果。
面对折磨,我们可以笑,那我们就是生活的勇士;我们也可以哭,那我们就是生活的弱者。但我们不能选择逃避,因为那就是生活的懦夫。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我们都会郁闷,都会痛苦,笑着面对的勇士毕竟不多,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有哭的权利,但我们没有逃避的必要。面对痛苦,我们虽都有逃避的本能,但也都有承受的能力。生命中,没有不可承受的折磨。俗话说“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我们不要轻易向痛苦投降,因为我们的生命可以承受的比我们能够想象的还要多。我们也不要恐惧,因为恐惧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益处。面对生活中的痛苦折磨,我们要尽量无惧无畏、坦然面对,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强大;战胜自我,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勇士和智者。
逃避现实是没有用的,无论你怎样逃避,现实都不可能改变,它会随时随地地纠缠着你。“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正像我们无法把水流截断一样,我们同样无法把生活中的折磨、痛苦消灭掉,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面对它、解决它。无论你今天是失业了,还是在工作中遭到了排挤、打压,输给了对手;抑或是生活中,爱情遭遇了挫折,你的内心都会遭受折磨、煎熬。如果你惧怕这种煎熬这种锥心的痛苦,而借酒消愁,麻痹自我,逃避现实,那么你就是真正地输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从自我麻痹中迅速地清醒过来,让这种锥心之痛来锻造我们,战胜自我,提升自我。学会更多的处世技巧,重新追求光明的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我们不妨像高尔基诗篇中的海燕一样,高喊一声:“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这才是真正的勇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