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琴——“X射线”的发现者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伦琴——“X射线”的发现者

伦琴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伦琴(WilhelmKonradRontgen)

出生年代:1845-1923

职称:实验物理学家

国家:德国

个人情况:伦琴,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1870年随孔脱返回德国,并先后到维尔茨堡大学及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1888年他被任命为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物理学教授兼所长。1894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01年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获得该项奖的头一个人。1923年2月10日因患癌症在德国慕尼黑与世长辞。终年78岁。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德国人民在柏林市的波茨坦桥上竖立起伦琴的青铜塑像。

伦琴一生在物理学多方面(如运动电介质的磁效应、晶体导热性、热释电和压电现象等)作过实验研究工作并作出贡献,但他最重要突出而为人熟知的则是发现了X射线。他称其为X(未知的意思)射线。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给他带来巨大荣誉。为纪念此事而称这种射线为伦琴射线。他为此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琴成功故事——谨慎

我喜欢离开人们通行的小路,而走荆棘丛生的崎岖山路。

——伦琴

伦琴:谨慎的实验者。他寡言、谦逊、天真,喜欢登山,从小就性格倔强,从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他的父母希望他日后能当一名水利工程师,可伦琴却迷上了物理学,并决心为之奋斗终身。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念感动了父母,并最终考上了著名的瑞士苏黎士工业学院。毕业以后,由于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伦琴取得了累累硕果,很快成为知名人物。

1836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就发现,在稀薄气体中放电时,会产生一种绚丽的光辉。物理学家把这种辉光称为“阴极射线”,因为它是由阴极发出的。为探明阴极射线,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艰巨的研究。德国科学家克鲁克斯按常规方法做真空放电实验,用照相机拍摄亮光,可底片洗出来后,相片一片漆黑,克鲁克斯此后用各种方法拍摄也未能成功。这在当时被物理学界称为“未解之谜”。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对阴极射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了深入研究。

1895年11月8日傍晚,他研究阴极射线。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放电管的影响,也为了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间全部弄黑,还用黑色硬纸给放电管做了个封套。为了检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给放电管接上电源,他看到封套没有漏光而非常满意。可是当他切断电源后,却意外地发现一米以外的一个小工作台上有闪光,闪光是从一块荧光屏上发出的。他非常惊奇,因为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进行几个厘米,这是别人和他自己的实验早已证实的结论。“怪事,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全神贯注地重复刚才的实验,把屏一步步地移远,直到2米以外仍可见到屏上有荧光。伦琴确信这不是阴极射线了。他推测,这也许是一种人们未知的射线。伦琴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为了弄清射线的性质,他做了一系列的试验:

将一本笔记本放在玻璃管和荧光板之间,荧光板照样发光;

将一块木头放在玻璃管和荧光板之间,荧光板也照样发光;

将一块铅板放在玻璃管和荧光板之间,荧光板上什么也看不见了;

几天来,伦琴做了各种试验,以了解这种射线的“脾气”。经过反复实验,确信这是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便取名为X射线。他发现X射线可穿透千页书、2~3厘米厚的木板、几厘米厚的硬橡皮、15毫米厚的铝板等等。可是1.5毫米的铅板几乎就完全把X射线挡住了。他偶然发现X射线可以穿透肌肉照出手骨轮廓,于是有一次他夫人到实验室来看他时,他请她把手放在用黑纸包严的照相底片上,然后用X射线对准照射15分钟,显影后,底片上清晰地呈现出他夫人的手骨像,手指上的结婚戒指也很清楚。这是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它表明了人类可借助X射线,隔着皮肉去透视骨骼。

此后,这种神秘的射线,就被称为“X射线”。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伦琴,人们也叫它为“伦琴射线”。

X射线发现后,很快就在医学界得到应用。它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使医学诊断水平大大提高。因此,x射线的发现,被誉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伦琴也因此在1901年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个获得者。

就这样世界上出现了被称为X的射线。此种射线能透视人体,显示出患者骨胳和内脏的结构,准确地指出病变部位和其他情况,便于确诊治疗。这个发现成为19世纪90年代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

教育启迪

从伦琴成功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谨慎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细微的事情我们更要谨慎。谨慎是不沉浸于幻觉,不只看重表面,不虚伪是谨慎的主要因素。对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要谨慎,成功与否往往在于那一块“小石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