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光,不虚度年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珍惜时光,不虚度年华

任何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踩着时间的阶梯一级一级地攀登。比如,人们对各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任何人的努力,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转化为成果。

事实证明,成功是个定向积累的过程。以一天为例,人只有集中心力有效地利用这一天,日后才能留存这一天努力的成果;而如果不立下目标,只是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的话,时间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只会白白流逝。一天如此,一周如此,一月如此,一年如此,一个人一生的时间都是如此;因此,人们要珍惜每一天,只有充分利用每一天,这样才能不让自己的大好年华荒废、虚度。

伟人们在其有限的一生中,做出了超越常人的贡献,他们靠的也是时间一点一滴的积累。人们赞叹莎士比亚的伟大,与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著作息息相关;人们赞叹爱迪生伟大,离不开他一生拥有的1000多项科学发明专利。

一个人在时间中成长,在时间中前进,在时间中改造客观世界,在时间中谱写自己的人生之歌。所以,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发挥,踏上成功之路,就必须养成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要知道,任何事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光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行。如果总在漫不经心、浑浑噩噩中过日子,就算一个人具有“年龄优势”,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他的“年龄优势”也会消失。这样的人虚度了人生的很多时光,他们到老也做不出什么成绩,而等到他们发现自己虚度了一生而一事无成时,却为时已晚、追悔莫及!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站在河边,看着逝去的河水,感叹道:“消逝了的时间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日夜夜奔流不息。”可见,孔子早就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他以流水比喻时间,生动而明确地向人们宣告了自己对世界认识的动态观、发展观。那就是:世上的一切似同流水,随着时间的推移,万事万物都在永不止息地运动着、变化着。这启示人们,岁月如流水,要珍惜大好光阴,充分重视时间的价值,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在一场熊熊大火吞噬了他的财产也烧毁了他数年辛勤研究的手稿时流着泪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可惜,时间呀!”

珍惜时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战国时期的苏秦,他年轻时虽有雄心壮志,但由于学识浅薄,游历各国却处处“碰壁”。后来他下决心发奋读书,有时读书读到深夜,实在疲倦、快要打盹的时候,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去,刺得鲜血直流。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让自己振作精神、坚持学习,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是啊,“天才出于勤奋”,任何人的任何一种才能,都是通过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逐步积累起来的。有人曾经称颂鲁迅是“天才”,鲁迅的回答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爱迪生也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鲁迅一生中640多万字的著作译作,爱迪生一生中2000多项发明,都为他们的话作了很好的注解。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使自己的“年龄优势”逐渐转化为“知识优势”、“才能优势”或“事业优势”,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

勤奋的习惯重在养成,贵在坚持。有的人也许能勤奋于一时,但难于坚持到底,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是不会有效果的。虽然玩玩纸牌、看看电影,本来是人业余休闲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一个人如果长期沉溺于此、乐此不疲,大好时光就会偷偷溜走;虽然家室之乐、亲子之爱,自然为人生之乐趣,但是,一个人若是太“儿女情长”了,往往会“英雄气短”。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不同的人对时间的利用却有所不同,凡是聪明人都会加倍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不断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抛开环境与技巧的因素不谈,人与人之间,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个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你的时间是以小时为单位,还是以分为单位,甚至是以秒为单位呢?有个说法非常形象:“用分钟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在理财上,小额投资足以致富是个浅显的道理,同样,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对零碎时间的珍惜和利用也足以使自己受益无穷。在人人都非常繁忙的现代社会,时间在无形中的相对流失更迅速,诸如等车、候机、等人、塞车……其实,这些零散时间都可以被人们充分利用。如果你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零散时间,你就可以避免时间的浪费,积少成多,利用这些积攒起来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说:“片刻的时间比一年的时间更有价值,这是无法变更的事实。时间的长短与重要性和价值并不成正比。偶然的、意想不到的5分钟就可能影响你的一生。”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的体会更加具体,他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儿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利用起来,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在组织享有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时,每晚的例会中,他总是愿意和与会者手捧茶杯,开怀畅饮,一边饮茶,一边谈话。爱因斯坦就是利用这种闲暇时间,来与别人交流思想,把这些看似平常的时间利用起来。他后来的某些思想和很多科学创见,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这种饮茶之余的种种交流。如今,当年爱因斯坦曾经用过的茶杯和茶壶早已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独特陈设”,以纪念爱因斯坦利用闲暇时间的创举。

美国近代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艾里斯顿善于利用零碎时间的方法和体会颇值得人们借鉴。艾里斯顿在自传中写道:

“其时我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爱德华先生那天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从那以后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爱德华是我的钢琴教师。有一天,他给我教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每天要花多少时间练琴,我说大约每天三四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的时间?’

“‘是的,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余闲,5分钟、5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我一字不曾动笔,我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后来我才想起了爱德华先生告诉我的话。到了下一个星期,我就把他的话实验起来。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我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

“出乎意料,在那个星期的终了,我竟积累了相当多的稿子可供我做修改。后来我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我的教授工作虽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利用的短短余闲。我同时还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的时间或一项事务与另一项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了。零碎时间虽短,但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断积累起来,其总和也将是相当可观的。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的人。

富兰克林在有效利用“零碎时间”方面也堪称人们的楷模:“我把整段时间称为‘整匹布’,把点滴时间称为‘零星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倘若‘整料’不够,就尽量把‘零星的布料’用起来,每天二三十分钟,加起来,就能由短变长,派上大用场。”这是成功者的秘诀,也是值得人们学习借鉴的好方法。

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只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最好每天都为下一天可以预见的空余时间做好准备。比方说,如果你提前知道第二天自己要约见的那个客户经常让别人久等,那你就可以带上一些还没看完的公文或是专业文章,以备不时之需:万一需要等待他时,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看那些公文或者文章。

“零碎时间”是一座“宝藏”!只要你利用好每个1分钟、5分钟、10分钟,时间长了,这些“几分钟”的时间累积起来就成为很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说,利用“零散时间”就是创造时间。只要你愿意坚持,相信你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做好更多的事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