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具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在教育子女时,对子女的学习十分关心。孩子们每天放学后,吃完晚饭,叶圣陶就坐在桌前给孩子们批改作业。在这期间,至善、至美、至诚兄妹三人各自坐在桌边,眼睛盯着父亲手中的笔,有时还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论父亲修改的作业或文章。所以说,这个过程其实是叶圣陶和孩子们一起探讨着共同修改的。
叶圣陶给孩子们修改文章是最有趣的,他总是边改边问:“这里是不是多了些什么?”“这里能不能换个更恰当的词?”“把这个词换一下,句式改变一下,会不会更好些?”……如果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他还要问孩子们:“你原本是怎么想的?”“这里你为什么不表达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话写得更清楚一些?”……然后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认为哪个说得对,就按照这个意见去修改。有时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父亲才进行总结,提出修改意见,改完后还要再读一遍,看看是否改得到位。
对于父亲的这种批改作业和文章的方法,孩子们都很喜欢,兄妹三人每周都会交一篇作文给父亲。至于要写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父亲不会硬性规定题目,逼孩子去写。但父亲也有个要求,就是必须要写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叶圣陶告诉孩子们,其实生活中可写的东西有很多,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根本无需瞎编乱造,而且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雷同,更有新意。
叶圣陶这样做,实际是在“为儿引步”。在他的谆谆教诲下,三个孩子的学习进步得都很快。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文章就获得了朱自清等人的好评。
<<<家教家风感悟
叶圣陶对三个子女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谓充满匠心,他既不像一些父母那样,对孩子板着脸提要求,也不完全放任不管,任孩子自由发挥,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般,认真地批改孩子们的作业、文章。尤其对孩子们的文章,批改起来更是既严格又不失活泼有趣,不仅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还积极与孩子们探讨,让孩子们既乐于接受父亲的批改,又仿佛彼此间在进行一场竞赛,暗中都憋着劲儿要超越其他人,从而增强了孩子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就让人想起了现在很多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情景。如果上网搜一搜,你会发现各种辅导孩子写作业到崩溃的段子,不是闹得“鸡飞狗跳”,就是气得“心脏搭桥”。
其实,出现这些状况还在于父母没有掌握好辅导孩子学习的诀窍。一旦遇到难题,讲两遍孩子没理解,便立刻开始了“河东狮吼”模式,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妨也学学叶圣陶先生的方法,改讲解为探讨,改指责为商量,也许更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1.要启发式辅导,不要越俎代庖
不少父母在辅导孩子学习时,都喜欢“越俎代庖”,要么直接帮孩子解出难题,要么发现孩子出错时,就马上指出来:“你要这样才行……”“你选B是不对的,选A才对”“你要按照妈妈的方法来写……”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更不例外。这种辅导方式,很容易就会令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正确的辅导方法应该是启发式辅导,比如孩子遇到难题来求助时,可先让孩子多读几遍题目。因为有的孩子并不是真不会做,而是没读懂题意。仔细多读几遍后,题目中的细节或隐含的意思就可能会弄懂,这样再解题就会变得容易了。
如果孩子的确是被难倒了,也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适当启发孩子一下。比如:“你是不是对这个概念理解得不够清楚,要不要再仔细看看课本?”“你在背诵这几个单词时,试着编个小故事会怎么样呢?”……这些小提示都会引导孩子去主动思考,而不是坐等父母给出答案。
2.与孩子一起探讨,寻找答案
遇到难题时,孩子肯定会向父母寻求帮助。如果父母能一眼看出答案,或略微思考后就能解答出来,可以通过提示关键点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思考;但如果父母半天也解答不出来,或不敢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时,不妨学学叶圣陶的“为儿引步”法,与孩子探讨一下,一起寻找答案。
在一起探寻过程中,也可问问孩子:“这个题目跟之前学过的哪些内容有关?”“老师之前有没有讲过相似的内容?”这样就能引导孩子去翻阅课本或之前的笔记,或者查找相关的工具书。也许最后仍然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但这个过程是在告诉孩子:遇到难题不要着急,也不要完全依赖别人,而是应积极去寻找解决方法。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鼓励孩子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