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三大困境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扑朔迷离的三大困境

凡事要想得到好结果,最好先认清方向再开始行动。因此,想要让每个人都可以具体有效地去体验他的内心,首要工作就是要先厘清一些至今仍令人们感到扑朔迷离的关键因素,才能使这个学问重现古人“直指人心”般的力道。

那么一谈到“内心”这两个字时,一般人立即会产生的错误方向是什么呢?以下三点,正是致使人们对内心感到扑朔迷离的困境所在:

(一)“内心”与“外物”分不清

一看到“内心”这两个字,顾名思义,它当然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如果我问:“一个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是发生在他的内在?还是外在?”你马上能回答:“内在”。“那么一个人若失去了他的安宁与满足,是从他的内在失去呢?还是从外在失去?”你可能想了一想,然后回答:“内在”。如果我再问:“那么要找回失去的安宁与满足,是从内在去努力呢?还是外在?”你可能会停顿几秒钟,然后勉强吐出几个字:“好像应该也是内在”。对的,这些答案都是“内在”!

然而仔细地看看世上的人们,每当他们的内心发生波动或浮躁的时候,他们都是往内心去寻找失去的安宁与满足呢,还是急着往外去摆平外在的事事物物呢?答案是……几乎全部都急着“往外”!因为看起来此刻内心的不安,全都是因为外在的某些不如意的人、事、物所引起的。

这看起来好像是很对的,但人们忽略了一点,此刻那个“不舒服的感觉”,是发生在你的内在还是外在呢?谈到“感觉”,当然是发生在你的身上。而刚刚你说要找回失去那份安宁的感觉,应该往内在还是外在去努力呢?你也会回答“内在”!而当人们感到内心的不安时,他们都往内去安排还是往外呢?此时每个人都会往外!这便是第一个令人陷入扑朔迷离的地方了,因此这点有必要再加以说明。

很多人以为,只要等他们掌握了生活中的每一项元素,就会拥有安宁与满足,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事情总是层出不穷的,想要“掌控一切”,并不是他们力能所及的。世上没有任何人能掌控一切,就算世上所有大小战火都被你熄灭了,大小事件都被你摆平了,你已非常成功了,但只要你内在的动荡与战争还在进行,那么不论你多么成功,你仍然得不到安宁与满足,那些外在的成功对你而言,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因此你要相信,你在身外所追求的一切意义,最后都得在你的“内心”中体验,你所追求的一切安宁与满足,也要在你的“内心”中去感受,否则它根本没有意义,因此你一生所追求的并不在外。外在有可能是一个可以引起你不安或满足的媒介,而不是不安或满足的本身,它只是个会骗走你的注意力的幌子而已!因为外境的变化能不能造成不安或满足,还要看你的“内心”去怎样感觉,因此外在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反之,若是你的“内心”能存在着安宁、祥和,那么不论在任何的处境下,你都可以感受得到安宁、祥和。这点是所有外在的努力无可比拟的。

因此,想要得到理想中的人生,你的首要工作便是明白你的“内心”。一旦你懂得在你的“内、外”间划清界线,就非常容易看到外在的一切并非你所追求的,它只是一个幌子、一个媒介而已。将你所追求的满足与安宁寄托在外物身上,那将是再动荡不过的事了,因为外物的本质就是如此!

看看你的内心吧,真正的满足只在你的内心发生,它当然也可以借由外在的任何原因而得到短暂的发生,但你也可以不需要任何原因就能一直享有它,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它本来就存在于你的内在,重点是你要学习去认清它,去让它发生在你的内心而已。

然而凑巧的是,大部分时候,当你感受到内在的安宁与满足时,外在的境遇大多恰巧也都在你所满意的情况下,这使得人们非常坚信,要得到内心的满足之前,必须将外在的一切都摆平、都安排妥当才行。正因这个错误的指引,使得我们不断地在外物上奔忙,最后仍然不能掌握你想要的那种安宁与满足,因为外物的本质总是在变化、在动荡。

但你别将这个说法误会为是叫你抛弃外在的一切,让它随意去溃败。不是的!你应该尽量去安排、去追求外在的一切美好,但不应当在追求的过程中或追求不到时,被烦恼所包围,你有能力于外在未安排妥当前,就已经全程享受到那份安宁与满足!这份满足不必等到一切安排妥当后才能拥有。若是这样的话,那你所能拥有它的时间未免也太短了。况且就算外物都被你一一摆平了,你一定能握有那份安宁吗?这真是个大问号!因为那份感觉根本就不在外!而我们却常常忽略这个唯一的目标,不断地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就如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九中所说的: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诃萨言。汝 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寂 脱)处,求无上道。”

(译:那时佛陀告诉弥勒大菩萨说:“你们这些善信啊!正在修行的人,只要能行持一个好的法门,这个人就可以证入到非常寂静解脱的境界,求得无比殊胜的道。”)

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

(译:要行持哪一个殊胜的法门呢?即是“观察到一切烦恼的根源,就只发生在自己内心的位置上”。找到了内心这个烦恼贼窟的位置后,才有办法证入最寂静解脱的境界。)

所以者何。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

(译:修心为什么一定要先找到内心这个烦恼的贼窟呢?譬如一只疯狗被人追打,但这只疯狗只追咬打在它身上的瓦石,却不追咬丢出瓦石的人。未来末世发心想要追求寂静解脱之道的修行人,也会犯了和那只疯狗完全相同的毛病。)

佛陀这段话的意思是:修心的人常常找错焦点,一个修心的人没有先在自身上找到这个使他烦恼不堪的内心的贼窟在哪儿,却以为努力摆平外在的一切就可以得到清静解脱,最后当然是徒劳无功了。

(二)“脑中的逻辑”与“内心的感受”分不清

探索内心的过程,就是由辨明“逻辑”和“感受”的不同开始的,我们除了要听懂意念的声音外,更重要的是要去分辨出你内心的声音。你要分辨得出什么时候你会去听从意念的指示,而什么时候你却听命于内心的感受。看清真正扰乱你的,是脑中的逻辑思考,还是内心的感受?这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因为“脑中的思想逻辑”与“心中的感受”虽然也常结伴同行,但它们根本是截然不同的!

这世间存在着两种混淆式的安宁,有一种安宁是未曾去过那里的人,依据一套逻辑的公式所制造出来的。就像人们常想:“如果我已拥有这个、已拥有那个,或如果我已摆平了这个、摆平了那个……那时我必定会感到非常的满足与祥和!”这种满足与祥和是根据一套思维逻辑计算出来的。但到达那里的富豪或成功人士们都知道,即使他们整天睡在金库上,或整日生活在掌声中,也不一定能拥有片刻的安宁与满足!

而另一种安宁与满足是超越逻辑与公式的,它不必依靠任何想法与计算,它是直接充满在内心的,它是用感受去得到的,不是想象的,不是逻辑的,不是计算的,而是用“内心”去“感受”的。

你可以很会计算,也可以不会计算,但当你的内心感受到安宁的那一刻,它已经是你的了。你可以很富有,也可以很穷困,但只要你的内心感受到安宁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是你的了。假如你想要拥有真正的安宁与满足,那必须往你的“内心”所能感受得到的方向去努力才有用!

心灵的满足不能只是用想的,譬如,我想要很平静,我想要很喜悦;或者我应该很平静,应该很喜悦……不能只是光去想,而是要能去“感觉”到。因为平静是内心中的一种“感觉”,喜悦也是一种“感觉”。我不需要用推理去分析每一种感觉,而是要在内心里真实地去“感觉”。

只有逻辑思维解决不了你的渴求,你可以在脑中想象你正快乐地喝着水,但那是空虚的,那不能使你真正感觉到解渴。满足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思维。同样的,平静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思维。感觉到那份平静才叫平静,感觉到那份满足才叫满足。而不只是去想那两个字,不只是墙上挂着一幅标语,写着“我要平静”。或是用计算公式去分析“平静应该是什么感觉加上什么感觉”,这样挂了一辈子也不能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平静”。

感受没那么复杂,但这“感受”不能通过语言,不能通过文字,不能通过逻辑思维,来直接表述。它是那么的单纯,它就只是一种充满内心的“感受”。因此这件事的主轴是“感受”,而不光只是“思维”。进入“感受”,你才能接触到内心的领域。

因此,不断地加强你的大脑中的逻辑能力,或使你的大脑更充满光明的想法,就能远离不安或感受到那安宁与祥和吗?或是像那些偏激的顽空者,试图锻炼自己的脑子,想要彻底地熄灭脑袋中所有念头的发生,这样就能远离由内心不断涌起的不安与躁动吗?这便是使世人对这个“内心”的工程陷入扑朔迷离的“第二大陷阱”了。

很不幸也很凑巧的是,实际上,“思维”与你所追求的“安宁”,它们经常在一起发生,因而使得你再度陷入另一个错误的指引中。若是它们不会时常一起出现,那么你便可以免除这层迷惘。然而在你感受到安宁的某些时候,或是陷入不安的某些时候,“脑中的想法”与“心中的感受”确实是常常在一起的,这对我们这些混淆不清的普通人来说,真是个大不幸!

虽然这两者有时这个先出场,有时那个先出场,但一般而言,总离不开结伴而行的模式,就好像是个连体婴似的。以致人们常在这个关键点上混淆不清,使你很难分辨出“思维”与“感受”原来是有所不同的,使你无法分辨出它们谁才是“正在感受到不安的主角”。真是好狡滑的对手!

逻辑与感受常常混淆就在于,有时我能去想象很美好的事物,因而得到短暂的美好感受,因此,我们便误以为只要想就行了。然而,有时却又不行,例如在很炎热的太阳下,任你怎么想“我不热、我不热”,但你的内心会说“真是太热了!”这时你才发现原来逻辑与感受是不同的,它们根本没有走在同一轨道上!

然而它们常常结伴同行这一招,使得我们所要寻找的真正主角,再度躲到了一个非常隐秘之处,上一次它选择躲在“外境”的背后,而这次它选择躲在“逻辑”的背后,使你一直以为是大脑里的逻辑思维或是念头出了什么问题。这招欺敌之计,再度使你偏离安宁与满足的主轴,使你再度被诱骗到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上,去浪费你毕生的生命与精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找到一位很会开导人、很会讲哲理的老师,他能启发你的光明思想,他告诉你面对生活时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就可以得到安宁与满足了,令你听得感动万分;或是你找到了一位很有深度的禅师,他告诉你如何能一念不起,如何让脑波停止,使你听得既玄又奇、法喜充满,然而短暂的感动与激情后,你发现你还是没有得到期盼中的安宁与满足。因为你与它走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它们只是结伴而行,却永远不可能有交集。

(三)“身体感受”与“内心感受”分不清

身体各部位的大小感受,总是时时在发生的,有些身体的感受使内心觉得舒服,有些身体的感受使内心感觉不舒服。像是劳动、流汗,就常使都市人觉得心情浮躁;而轻松的按摩、或吃些好吃的食物,常使人觉得心情很好。因此你那“内心”的感受好不好,也常与身体感受结伴同行。这回它选择躲在身体感受的背后,使得人们不加思索地以为,拥有安宁与满足的办法,便是在于去除身上那些不喜欢的感受,或是让身体充满很多好的感受。

是的,有时可以用这样的办法达到短暂的效果,但有时却并非如此。试看那些非常富有的人家,伸手一招呼就有好几个佣人服侍他,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把他服侍得舒舒服服,但他的内心却未因此就能得到安宁与祥和。可见这内心的安宁与祥和,与身体的美好感受彼此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不幸的是因为它们常常结伴而行,因此,又使人们一再地被误导了方向。

这样的人常成为美食主义者或享乐主义者,不断追求感官的美好刺激。而其中亦有一小部分的人,因为了解了身体感受对人的影响,因而进入内观修行的领域,但也因尚未觉察到“身体感受”与“内心感受”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所观照的范围只停留在肢体各部位感受的实相上,而唯独遗漏了最难以观察、也是最需要观察的“内心”这方寸之地的枢机,因而使得他们的努力修为的成效大打折扣,也使得努力的方向再度受到扭曲。

就如以上的三项分析,人们的“内心”常与外在的境遇、脑中的思想、或身体的感受结伴同行,故而导致人们常误以为问题是出现在这三者身上,因此这三组“连体婴”很难有机会被清楚地分割。当然,藏在每个人“内心”中的单纯真相,那个本自具有的安宁与满足,也就迟迟无法被世人所认出,这便是今日大家迟迟不能认识内心安宁的主要原因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