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变到质变,通过实践迈向成功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间地头。他就是袁隆平。
1960年7月的一天早上,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去早稻品种试验田做观察实验,无意间,他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于是猜想,这株水稻很可能是常规水稻变异形成的。袁隆平立刻把水稻移植回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水稻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实了上一年的猜测:这颗迥异于旁边水稻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天然杂交稻”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只要我们能找到这种杂交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而这种具有杂交优势的水稻一定能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纠正了传统错误的观念,即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袁隆平一直扎根在水稻田里,每逢水稻开花的季节,他就和助手们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日复一日地找寻变异水稻。终于他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年的科学研究,他和助手们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中国国内第一篇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
随后,袁隆平经过艰苦的努力,进一步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那次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袁隆平团队的研究进展。
在研究水稻的十多个春秋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试验成果,还好,虽然那些水稻坏了,但值得庆幸的是袁隆平的助手事先藏了几株雄性水稻。
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1986年,袁隆平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就这样,从无数的量变里终于赢得了质变的突破。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如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至此,袁隆平总算完成了平生的夙愿。
纵然现在袁隆平身价过亿,但这位老人仍然致力于田亩。若没有这种躬行实践的精神,作为农民,他怎能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又怎能实现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的毕生梦想?由此可见,实践能历练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无数次的实践,就没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没有最终的成功。
我们从许多杰出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做得好,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如果他们没有付出比常人多几千倍、几万倍的行动,是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
爱迪生75岁时,每天准时到实验室里签到上班。有个记者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他活了84岁,一生的发明有1100多项,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实践,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
这句话,或许也正印证了流传甚广的那句出自爱迪生之口的名言,即“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汗水就是行动,行动就是努力。在任何一个领域里,不努力去行动实践的人就不会获得成功。就连刚出生的老虎要想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也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否则只能成为一只兔子面前的“纸老虎”。
世界著名大提琴手巴布罗·卡沙斯在取得举世公认的艺术家头衔之后,依然每天坚持练琴6小时,养成了“实践再实践”的良好习惯。有人问他既然技术这么高了,为什么还要练琴,他的回答很简单:“我就是通过练习的量变达到技巧上的质变的。”
知识与实践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无论个人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先实践,再总结知识,然后再继续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在掌握知识后躬行实践,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古往今来,取得巨大成就者莫不如此。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雷雨中作风筝实验,研制出了避雷针,被誉为电学之父;莱特兄弟坚持不懈地研究飞机,最终让人们拥有了一种更方便更快捷的交通工具;李四光在无数次的地质考察中发现了第四季冰川,创立了地质力学……
理论是灰色的,但生活之树长青。只有在生活中多实践,才能发现真理,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让一个个量变促成最后成功的质变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