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了,累人,也连累人
美国著名作家霍吉在他的畅销书中写道:大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有多门课不及格,沦落到差点被开除的地步。我逃课,几乎读不进任何书,作业也一拖再拖,直到超过最后期限。我尝试过努力和改变,但是收效甚微。直到最后,我的祖父把我叫到了面前,给了我一番语重心长的忠告。祖父的语气似乎在表明,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禁得起科学验证和时间的考验,都是无可质疑的确凿的事实,那就是,人可以分为两类:空想家和行动者(Dreamer and Doer)。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祖父解释道:“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你现在就是一位空想家,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过,不要紧,你还是可以把自己变成行动者的。”
正是祖父的告诫,改变了霍吉的一生。
那么,如果你仍然还只是一位空想家,怎样才能变成一位行动者呢?这一转变,究竟又是什么?又如何才能发生呢?
让我们先来仔细看看,什么是空想家与行动者,两者有着怎样的区别。
首先,行动者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行动者一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了。其次,行动者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创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以及其他事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空想家只会站到一边,仅仅是梦想过这些而已,他们不断地想,想得太多,把自己都禁锢在思维的“理想国”上。
由此不难理解,阻碍空想家成就事业的,并非只是对“开始”的畏惧,或是对失败的担忧,更不是因为空想家不够聪明,缺乏智慧,能力欠缺,而是不同于行动者的习惯。他们习惯于知难而退,习惯于只想不做。而和他们相反,行动者具有着一往无前,敢想敢做的好习惯。
正是这种习惯,使得那些从事最艰苦、最乏味职业的人们没有抛弃自己的工作;也正是因为习惯,注定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最初选择的范畴内与生活展开搏斗,并为那些自己虽然并不认同,但却别无他选的某种追求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因为习惯,把不同的社会阶层清晰地区分开来……
习惯,同时也会让某些人慵懒,堕落,不思进取,沉湎于过去,患得患失,唯唯诺诺,战战兢兢,难以迈步远行的一步。他们要不不行动,要是打算行动,也得先掂量着为成功的付出代价和现在的处境,他们越想越不敢行动,来回徘徊、举棋不定,最后也成为一个习惯。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失败也是一种习惯。
其实,大凡最后成功的人,往往在一开始行动的时候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有上六七成的胜算加上努力或许就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在他们看来,做一件事情之前,没必要去想最后的结果,那样反而让自己畏首畏尾,行动起来没有必胜的信念。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的天意深不可测,人是永远无法与上天争强的。
还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通俗,又带有很强的哲理性,它出自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一百零三回。诸葛亮绞尽脑汁、精心设计把司马懿父子诱入上方谷内,并且以干柴火把截断谷口,火箭地雷齐发。司马懿父子与魏兵进退无路,面临火焚灭顶之灾。恰好此时狂风大作、骤雨倾盆,满谷大火尽被大雨浇灭。司马懿父子趁机杀出重围,事后诸葛亮只得仰天长叹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淡淡的一句俗语,道破了世间成功的玄机!凡事皆有天意,一件事的成功并非取决于人付出了多少努力。人有百算,上天只有一算,但是这一算却决定了最终的结果。“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人谋”在前,“天成”在后。人世间有许多事,即使费尽千辛万苦,结果总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人谋之后终由天意给出的结果。由此可见,一个人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所能达到的程度是有限的,而天时、地利、人和等外在环境的这个“天”,对于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那才是决定一件事情成败与否的关键。所以不要想那么多,努力吧,把成败交给天意,行动了,努力了,就能问心无愧。
现代有句俗话:“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是因为一场暴雨,一阵冰雹,都可能让你收获的希望化为泡影;但你不能因为害怕暴雨和冰雹就不去耕耘了,就像不能因为怕噎着而不吃饭了,怕尿床就不睡觉了一样,去不去耕耘在于你自己,能不能收获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自己是做不了主的。既然做不了主,只好不问了,也只有听天由命了,是一种无奈,但是年复一年,人们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去耕耘。想想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为了梦想而努力,就不要想太多,想多了,累人,也连累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