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自信比缺乏自信还可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过于自信比缺乏自信还可怕

美国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什么样的信念。

在很多时候,真正有助于一个人成功的是自信,而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我们成就事业,反而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古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对自己有恰当的了解,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各方面的条件、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等。

一个人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能孤立地看待自己,应该把自己放到社会中与其他人做一下对比,如此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别人进行对比时,不能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做对比,更不能为了突出自己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老张的一位朋友是一家乡镇企业的厂长,几年前他打电话向老张诉苦:他在董事会上提出的上果汁生产项目的建议被否决了。

他在电话里满腹委屈:“当初是我一手带着这个企业干起来的。我面对过多少困难,做过多少艰难的决策,可是后来事实都证明:我的决策是对的。现在家乡有这么多果树,水果卖不掉就会坏掉。如果能上果汁生产项目,一来能帮乡亲们解忧,二来我敢打包票说能帮企业赚钱。唉,我就想不通,几位董事凭什么反对我?他们又不亲身参与管理,对市场的把握肯定不如我好。眼下果汁类产品走俏,不抓住这个机会就太可惜了……”

最终,因为董事会的否决,他所主张的果汁生产项目就是没上。

半年后,这位朋友又打电话给老张:“幸亏当初没上,如果上了的话,现在可就背包袱了。邻县上了一家,老本都搭进去了。上次给你打电话的时候,我真是过于自信了。”

过于自信不是好事,会让你忽视风险,盲目扎进自己并不甚了解的事情里。

20世纪90年代,一位厂长考虑到效益不景气,决定带领全厂职工搞传销。他爱人的父亲是个管理学教授,听到这件事就找到他:“你们厂里是生产铝制品的,怎么想到要去搞传销?”

厂长说:“效益不好,工人几个月都领不到工资,我作为厂长总得让大家有口饭吃呀!”他说得振振有词,话也很有道理。

教授又问道:“你认为传销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厂长一副神往的神情:“保证能!听说传销是最后一班致富快车,我们当然得抓住机会。”

教授沉默了半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只口渴的鸽子,看到广告牌上画着一杯清水。它不知道这只是一幅广告牌,便高兴地振翅扑去,狠狠地撞在上面,结果翅膀撞成重伤,摔在地上动弹不得。刚好,一只狼从那里经过,把它吃了。

厂长听后很不以为然。这时,作为岳父的教授也没办法了。一年之后,国家发布政策,传销被取缔。厂长手里积压着一大批传销商品卖不出去,银行又来催收贷款。这时,他只能无可奈何地抱着脑袋等待最后的结局了。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真正想有所作为的人,不能过于自负,要对自己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充分地估测自己,给自己找准位置,去做自己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高明、太有能耐,更不要觉得凡事无己不行,凡事有己便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因为,过于抬高自己而不客观地审视自己,过分自我膨胀,就会踏上危险的悬崖,注定会走向失败。

思路突破

划清自信和自负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知道自己的长处,不要得意忘形;知道自己的短处,就要去弥补。而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够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给自己设置正确可行的目标,让自己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清醒地认识自己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负心态,就要懂得以平等的身份与周围的人相处。在人际交往中也应该多投入热情和真诚,抛弃强硬和干涩,这样做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走上社会,谁不希望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大家认可?又有谁不希望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把握不好,就会被人认为是在刻意地表现自己、排斥别人,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为自己树了敌。

张晓丽是某市人事局的一名职员。由于她工作勤奋、方法对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人事局领导经过几番讨论研究,最终派她到本市某一区人事局做主任。

在刚到区人事局当主任的几个月中,她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每天都使劲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如何拼搏进取,如何被重视,如何受到上司的表扬等等。但同事听了之后都非常不高兴,都避之唯恐不及。这使得她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根本没一个人再理她,甚至连上面的几位局长都不愿理她,尽管她是个主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觉得自己活得很空虚,也很孤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不住地唉声叹气。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一把手的眼睛。有一天下班后,他特地把张晓丽留了下来,与她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语点破了她的自负心理,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从此她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说。把他们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她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她总是先请对方把他们的得意事说出来分享,而只是在对方询问她的时候,她才轻描淡写地说一下自己的成绩。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功”,不仅仅是一个人性格修养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大问题。在特定的条件下,它甚至是一个攸关生死的重大问题。

其实,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象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在人际交往中,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狂妄自负、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使自己走向孤立无援的境地。

带着谦虚上路,更易到达成功

于谦虚,中外传统文化里有太多的箴言,譬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大海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吸收来自四面八方的水”,等等。

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尤其是年轻人,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因为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他才会结交你,与你建立良好的关系。

富兰克林从小受到父亲的溺爱,对于他的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父亲也从来不加以训斥,所以,他一直都是非常固执而且自负的。

父亲的一位朋友实在看不过去了,有一天,他把富兰克林叫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受一肚子冤枉气。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富兰克林听了这话,经过一番琢磨,终于大彻大悟,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痛改前非。从此,遇人遇事,他的态度非常诚恳,言行也变得谦恭。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士了。

现在的大学生在应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得过分自信,自以为是。他们对企业一无所知,或者对应聘岗位还不清楚,就贸然前去面试应征,这是对企业不尊重的表现。有时候,他们还把大学学历或者学校的牌子当作光环,当作资历,以为大学文凭有多么了不起,最终却跌了跟头。

王力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春节过后,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忙于找工作,可是他一点也不急。看着自己凝聚在表格里的辉煌4年,本就自负的他更加豪气冲天,似乎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一次,王力去一家电子公司应聘。他衣着得体、气宇轩昂地来到应聘单位,接待小姐先让他进行理论笔试。考试内容几乎都是基本知识,他很快就完成了,并感到非常得意。那位小姐看了他的试卷之后,很礼貌地告诉他:下周三到总经理办公室面试。听了这话,他更加踌躇满志。还没到电梯口,他就得意地对一起来的同学说:“来这么一家公司,我大概有点屈就了。要不是考虑离家近,这种单位我是不会考虑的。”

这时,电梯门开了,里面出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听了他的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兄弟,做IT可不能太自负啊。”他一点也没放在心上,心想这个人真是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面试那天,他由于前一天晚上玩通宵起得晚了,去那家公司时还迟到了。当他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发现耐心等待他面试的那位,竟然就是他在电梯门口遇到的那个中年人——公司总经理!

应聘的结果自然不必多说了。现在,目睹这家企业在业界名声如日中天,王力真是后悔。他心想:要是当初不那么狂妄,把心态摆正一点,要是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我也许早就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了。

从王力失败的教训中,我们知道: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人做事的态度看似很简单,但在工作中恰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的。如果职场新人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不好,轻则被认为个人素质不高,重则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点亮思维

真正有助于一个人成功的是自信,而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他成就事业,反而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对于那些想要获得成功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早抛弃自负心理,用一种客观、理智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