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明清武职——提督》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明清武职——提督

【点睛之笔】

提督是明清武职官名,最早始于明代,但当时并未固定职官名称,不设员额,也不常置。

【经典解读】

明嘉靖间,京营有提督总兵官,后改为总督京营戎政。隆庆年初,仍以总督为提督,后增至六提督,遂改称总督戎政。各省巡抚和镇守总兵官常加提督军务、提督等衔。明提督有很多但不是正式官名。至万历时(1573~1620)始为专设之官,清代沿袭之。

清朝的地方军是汉兵,因汉兵用八旗之外的绿色旗,所以称为绿营兵。提督就是统率一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秩从一品,“掌一省军权的官”。总兵、副将等是绿营兵的各级职衔。清代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巡抚,即现在的省长。巡抚不掌兵权,由于军队的官员级别比地方高,所以巡抚为从二品。虽然提督官位比巡抚高一级,与加尚书衔之总督官衔相同,但清朝时,采取以文制武的原则,各省绿营兵必须归总督、巡抚节制。提督与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吏”。

在各省提督之外,清朝还专设了福建、广东、长江三个水师提督。并有江南、湖南、浙江三个地方兼辖水陆提督。

林则徐禁烟时,最为得力的将领关天培,就是广东水师提督。他一面积极协助林则徐收缴外商鸦片,一面认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桩,设置铁链,准备抵御侵略。关天培亲往虎门驻扎,取得珠江口前哨战的多次胜利,使英国人的的侵略行动未能得逞。林则徐被革职之后,关天培仍尽忠职守,坚决反对向英妥协,他拿出自己的财产补充军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开战前托人给家人带回去一个匣子,内放自己的几枚牙齿和几套旧衣服,表示其必死的决心。虎门开战后,关天培孤军无援,在牺牲前,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敌手,关天培急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他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将士奋力苦战。最后关天培英勇牺牲,他的尸体被人找到时,身体的一半已被炮火烧焦了,他也成为近代史上抵御外敌侵略、以身殉国的第一个“一品大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