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选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儒家经典选读

一、《周易》选读

(一)乾卦(节选)

【原文】

乾下

乾上

乾:元亨,利贞[1]。

初九:潜龙勿用[2]。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3]。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4]。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5]。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6]。

上九:亢龙有悔[7]。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8]。

【注释】

[1]乾:卦名,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元亨、利贞,卦辞,指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大吉的意思。利贞,吉利的贞卜的意思。[2]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一”,“六”代表阴性“- -”。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潜,潜伏,龙,古代神话中神奇刚健的动物,勿用:不利。[3]见(xiàn):出现,和下文“利见大人”的“利”相同。龙:龙星。田:天田。大人:道德有作为的人。[4]君子:有道德的人。乾乾:勤勉努力。夕:夜晚。惕:警惕。若:语助词。厉:危险。咎:过失,灾难。[5]或:副词,表示不确定。咎:灾难。[6]大人:道德并居高位者。[7]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悔:追悔。[8]用九: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群:指多。吉:吉祥、吉利。

【原文】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1]。云行雨施,品物流形[2]。大明终始,六位时成[3]。时乘六龙以御天[4]。乾道变化,各正性命[5]。保合大和,乃利贞[6]。首出庶物,万国咸宁[7]。

【注释】

[1]彖:tuàn。曰:说。乾:天。元:始。资:依赖、凭借。统:统帅。[2]品:品类,这里用作动词。品物:繁殖万物。流:赋予。形:形体。[3]大明:日,太阳。终:日落。始:日出。[4]时:副词,按时。六龙:指乾卦六爻。[5]乾道:天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变化,正:静定。[6]保:保持。合:调整。大:读为“太”。大和:自然界中一种普遍调顺谐和的关系。利:施利。贞:中正。[7]庶:众。庶物:万物。咸:皆、周遍。

【原文】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2]。“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3]。“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4]。“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5]。

【注释】

[1]象:《周易》中的“象”指形象、象征。作为经传之名,有以下两个意义:一、指《周易》卦形和卦爻辞,二、指《十翼》中的《象传》。曰:天行:天道。君子:德才兼备的人。以:介词,因此。[2]道:行道。[3]造:有作为。[4]盈:崇高、盈满。久:长久。[5)]天德:阳刚之德。

(二)坤卦(节选)

【原文】

坤下

坤上

坤:元亨[1]。利牝马之贞[2]。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3]。利西南,得朋[4];东北,丧朋。安贞吉[5]。

【注释】

[1]坤是本卦标题。坤的卦象是六个阴交,用来表示大地以及阴柔的事物。本卦的内容与人在地上的生活有关。[2]牝(pìn)马:母马。(3)攸:所。主:主人,这里指接待旅客的房东。[4]朋:朋贝,周代的货币。十枚贝壳串在起就是朋。[5]安贞吉:占问定居而得到吉利的预兆。

【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1]。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2]。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3]。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4]。

六五;黄裳,元吉[5]。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6]。

用六。利永贞[7]。

【注释】

[1]履:践踏。[2]直,方,大:指地貌平直、方正、辽阔。习:熟悉。[3]含章:指周武王伐纣,战胜商纣王。可:称心。可贞:称心如意的占卜。王事:大事,指战争。战争和祭把在古代都是最重要的事。终:古人所说的终,多指好的结局。[4]括:收束,扎紧。囊:布袋。[5]黄裳:黄色的裙或裤。这是尊贵吉祥的标志。[6]玄黄:血流的样子,是说流血很多。[7]用六:坤卦特有的交名。“用六”表示坤卦的全阴爻将尽变为全阳爻。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1]。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2]。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3]。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4]。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注释】

[1]至:极也。坤:大地。元:始,创始。承:顺承。[2]弘:深厚。光:广的意思。品:种类。咸:皆、都。亨:通泰。[3]牝马:母马。柔:柔和。顺:温顺。利:便捷。贞:执着的意思。[4]攸:所。常:常道,正路。

【原文】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

【注释】

[1]厚:用作动词,增厚。

【导读】

古人用《周易》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经文分为“上经”、“下经”两部分。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六十四卦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重叠济变而来。每个卦画都有六行,爻分阴阳,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说明题义。爻辞是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作用是解说“经”的内容。《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文言》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二、《尚书》选读

《周书·金縢》(节选)

【原文】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1]。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2]。”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3]?”

【注释】

[1]王:周武王。弗:不。豫:安。黄式三说:“疾曰弗豫,犹言身不快也。”[2]二公:指太公和召公。其:将。穆:恭敬。[3]周公:周武王弟,名旦。戚:使感动。

【原文】

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1]。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太王、王季、文王[2]。

【注释】

[1]公:周公。功:人质。三坛:太王、王季、文王各为一坛。坛:祭坛。墠,shàn,祭祀用的平地。[2]植:置,放。璧:圆形的玉。秉:执。圭:上圆下方的玉。古代祈祷要用圭、璧等。太王:武王的曾祖。王季:武王的祖父。文王:武王的父亲。

【原文】

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1]。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2]。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3]。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4]。

【注释】

[1]史:史官。册:简书。惟:语气助词。元孙:长孙。某:指周武王姬发。遘:遇到。虐:恶。[2]是:这时。丕子:读为布兹。兹是席名,布兹就是布席,举行祭祀,先须布席,所以布席就是助祭。[3]仁若:而。考:通“巧”。材、艺:都指技术。[4]乃元孙:你们的长孙。

【原文】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1]。四方之民罔不祗畏[2]。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3],我先王亦永有依归[4]。今我即命于元龟[5],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圭归俟尔命[6];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7]。”

【注释】

[1]乃:你们。命:见命,被命。敷佑:抚有。佑:读为有。用:因此。[2]祗:敬。[3]坠:丧失。宝命:指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的使命。[4]依归:指宗庙。[5]即:将。命:受命。元龟:大宝龟。[6]归:归于三王之所。俟:等待。[7]屏:抛弃。

【原文】

乃卜三龟,一习吉[1]。启籥见书,乃并是吉[2]。公曰:“体[3]!王其罔害[4]。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5];兹攸俟,能念予一人[6]。”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7]。王翼日乃瘳[8]。

【注释】

[1]一:都。习:重复。[2]启:开。籥:yuè,简书。[3]体:幸。[4]其:大概。罔:无。[5]永:长。图:谋划。[6]兹:此。攸:助词,宾语前置时用。俟:期待。予一人:周公自称。[7]縢:téng,封碱用的丝。匮,匣。[8]翼日:第二天。瘳:chōu,病愈。

【导读】

《金滕》主要写武王灭商后二年,患重病,周公祈求先王在天之灵,请求代替武王去死。祝告的册书收藏在用金丝束着的匮中。武王死后,成王幼,周公代政,管、蔡流言惑众,成王怀疑周公,上帝以“大雷电以风”示警,成王打开金媵之匮,发现了册书,了解到周公的忠诚之心,消除了疑虑,天也为之变化,由大灾变成大熟。

这反映出周初天命观念仍然十分重要,祝册的地位也很高,这是商代思想的影响。

三、《礼记》选读

礼运(节选)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1],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4],矜寡孤独废疾者[5],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6]。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7];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8]。是故谋闭而不兴[9],盗窃乱贼而不作[10],故外户而不闭[11],是谓大同。

【注释】

[1]与:通“举”。能:有才能的人。[2]讲信:讲求信用。修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3]第一个“亲”和第一个“子”都用如动词,是“以……为亲”和“以……为子”的意思。[4]有所长(zhǎng):等于说有使他们成长的各种措施。[5]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6]分(fèn):职分,职务。归:出嫁,这里指夫家。[7]财物,(人们)恨它被扔在地上(都想收起来),但不一定藏在自己家里。货:财物。弃:扔。[8]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发挥出来(都想使出来),但不一定要为了自己。[9]谋:奸诈之心。闭:闭塞。兴:起,生。[10]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11]外:用如动词。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闭:用门闩插门。

【原文】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1]。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2],城郭沟池以为固[3],礼义以为纪[4],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5],以设制度,以立田里[6],以贤勇知[7],以功为己[8]。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9]。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10]。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著其义[11],以考其信[12],著有过[13],刑仁讲让[14],示民有常[15]。如有不由此者[16],在执者去[17],众以为殃[18],是谓小康[19]。”

【注释】

[1]隐:消逝不见。天下为家,天下成为私家的。[2]大人:指天子诸侯。父子相处叫“世”,兄弟相传叫“及”。“世及”是介词“以”的宾语,提前。下两句同。[3]沟池:护城河。固,这里指赖以防守的建筑及工事。[4]纪:纲纪,准则。[5]以:介词,后面省掉宾语“礼”。正:使……正,使动用法。笃:使……纯厚。睦:使……和睦。和:使……和谐。[6]里:住处,这里指有关田里的制度。[7]把有勇有智的人当作贤人。贤:用如动词,意动用法,把……当做贤人。知(zhì):后来写作“智”。[8]立功做事只是为了自己,不为他人。[9]用:由。“是”和下文的“此”字,都代指上文“今大道既隐……以功为己”这段的情况。兵:指战乱。[10]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人物。选:选拔出来的人物,也就是杰出的人物。[11]用(礼)来表彰他们(民)做对了的事。“以”下省略宾语“礼”。著:使……显露,这里是使动用法。其,指下文“示民有常”的“民”。[12]用(礼)来成全他们(民)讲信用的事。考:成全。[13]“以著其有过”之省。用(礼)来揭露他们(民)有过错的事。著:彰明,这里是使动用法,有揭露的意思。[14]刑:法则。刑仁:把合于仁的行为定为法则。讲:提倡。让:不争。[15]“以示民有常”之省。用(礼)指示给人民要有常规。[16]由:用。此:指礼。[17]执:势力,权利,后来写作“势”,这里指职位。去:罢免,这里有被罢免的意思。[18]老百姓以此(指统治者不用礼)为祸害。[19]小康:小安。小康对大同而言,含有不及“大同”的意思。

【导读】

这篇短文选自《礼记·礼运》,描述了孔子的理想世界,即“大同”——天下是属于大家的。选拔的是贤德、有才能的人担任官吏;人与人之间讲求信义、和睦相处;人们不仅爱自己的父母儿子,也爱别人的父母儿子;老年人能有所善终,壮年人都能有事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丧妻丧夫无父无子和残疾的人都能有所供养,男人都有职业,女人都有夫家;财物扔在地上都想捡起来,但不一定藏在自己家里;尽力做事,但不一定要为了自己。因而各种阴谋奸邪之事闭塞而不出现,偷窃、作乱和害人的事也就不会发生,所以门户大开而不须关闭。大同世界其实是孔子的政治政策,可惜行不通,因为人人皆有自私自利的缘故。

学记(节选)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1],弗食,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知困然后能自强也[7]。故曰教学相长也[8]。

【注释】

[1]肴:本指成块的带骨头的熟肉,这里泛指鱼肉。[2]旨:味美。[3]至:好到极点的。[4]是故:因此。[5]知困:知道自己有搞不通之处。困:不通。[6]自反:反求之于自己。[7]自强(qiǎng):自己督促自己。[8]教学相长(zhǎng):教和学是相互推进的。长:这里指推进。

【导读】

这篇短文选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是说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能自强也。”,这一段话精辟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就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

中庸(节选)

【原文】

博学之[1],审问之[2],慎思之[3],明辨之[4],笃行之[5]。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6]。有弗问,问之弗知[7],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8],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9];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10],虽愚必明[11],虽柔必强[12]。

【注释】

[1]博学;多方面地学。博:宽广。之:指学的对象。[2]审问:详细地问。之:指问的对象。[3]慎思:慎重地考虑。之:指思的对象。[4]明辨:明确地分辨。之:指辨的对象。[5]笃行:踏踏实实地实行。之:指行的对象。[6]大意是:要么不学,学了就一定要学会,学不会绝不罢休。有弗学:按字面讲是“有不学的时候”或“不学的东西”,实际应理解为“不学则已”(依朱熹说)。措:放下。[7]知:懂。[8]弗得:指不得结果。[9]别人学它一次就会,我却要学它一百次(多下工夫,精益求精)。下句仿此。[10]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道:方法。[11]愚:糊涂。[12]柔:脆弱,这里指意志脆弱。强:坚强,这里指意志坚强。

【导读】

这篇短文选自《礼记·中庸》。《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实际上是就是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博”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大学(节选)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4],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6]。

【注释】

[1]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道:在这里指宗旨的意思。[2]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3]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道:事物发展的规律。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3];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4];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5],致知在格物[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1]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2]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3]正其心:端正自己的心思。正:使……端正。[4]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诚:使……真诚。[5]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6]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1],毋自欺也。如恶恶臭[2],如好好色[3],此之谓自谦[4]。故君子必慎其独也[5]。

【注释】

[1]诚: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诚实。意,意念,念头。[2]恶(wù)恶(è)臭(xiù):厌恶腐臭的气味。第一个“恶”,动词,厌恶。恶臭,不好闻的气味。臭,气味。[3]好(hào)好(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第一个“好”:动词,爱好。好色:指美女。色:颜色,容貌,特指女子的颜色。[4]此:代词,指“诚其意者,毋自欺”。自谦:指自我满足,不是为了别人才要求诚意(参用朱熹说)。谦:同“慊”(qiè),满足。[5]所以君子对独居(这件事)必须谨慎。

【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1],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2],揜其不善[3]而著其善[4]。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5],则何益矣[6]?此谓诚于中[7],形于外[8]。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注释】

[1]闲居:即独居。[2]厌然:掩藏的样子。[3]揜其不善: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揜:同“掩”,遮掩,掩盖。[4]著其善:显示他的好的德行。著:显示。[5]如……然:像……的样子。[6]则:那么。何益:这里有“有什么好处”的意思。[7]诚于中:里边有实在的东西,这里指心中藏着恶念。[8]形:用如动词,露出原形。

【原文】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1],其严乎[2]!”富润屋[3],德润身,心广体胖[4]。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1]十目、十手:甚言监视的人之多。[2]严:严肃,可畏。[3]润:用如动词,即“使……润”,这里指“使……光彩。”[4]广:宽。胖(pán):安泰舒坦。

【导读】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为实现“三纲”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按照这四个步骤来,就可以达到修身的目的。“修身”是指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它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八目”实际上包括“内修”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要做到“诚意”,最重要的、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便是“慎独”。内心真诚,会流露于言表,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自一人时也会慎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而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独居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四、《论语》选读

学而第一

(1)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乎[6]?”

【注释】

[1]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曰:说。[2]时习:按时温习。[3]不亦……乎:不也是……吗?说(yuè):通“悦”,喜悦,高兴。[4]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5]愠(yùn):怨恨,恼怒。[6]君子:旧指道德高尚的人。

(2)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

【注释】

[1]曾子:孔子的弟子。[2]日:每天。三:多次。省(xǐng):检查,反省。[3]为(wèi):介词,替。谋:策划,考虑。[4]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温习。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患不知人也[2]。”

【注释】

[1]患:担心,忧愁。[2]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意思是不了解自己。

为政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

【注释】

[1]以:用。[2]北辰:即北极星。[3]所:处所,位置。共:通“拱”,环抱、环绕的意思。“众星共之”:指天上群星围绕北极星旋转、运行。(在古代北极星被认为是天的中心)。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通“又”,“十有五”即十五。[2]立:自立。[3]不惑:没有疑惑,指已经掌握了知识。[4]天命:指人应尽的道义与职责。[5]耳顺:指能分辨出别人话中的好坏、是非、真假。[6]从:随。逾(yú):越。矩:规矩,法度。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wǎnɡ):惘然无所得。[2]殆(dài):疑惑。

(5)子曰:“由[1],诲女知之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

【注释】

[1]由,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2]诲:教导。女,通“汝”,第二人称,“你”。[3]是:指示代词,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子曰:“人而无信[1],不知其可也[2]。大车无輗[3],小车无軏[4],其何以行之哉[5]?”

【注释】

[1]而:连词,这里含有假设的意思,等于说“如果”。[2]可:可以,行。[3]大车:指牛车。輗(ní),车上的关键部分,车辕前面横木上两端的木销子。[4]小车:马车。軏(yuè):与輗相似,没有軏、輗就不能驾牲口,车子就不能行走。[5]何以:即“以何”,意思是“凭什么”。

八佾[1]第三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2],是可忍也[3],孰不可忍也[4]?”

【注释】

[1]八佾(yì),古代舞蹈奏乐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2]他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使用了周天子的八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之礼的僭越。)[3]是:此,这个,代指“八佾舞于庭”。忍:忍受。[4]孰:疑问代词,谁,什么。

里仁第四

(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子曰:“参乎[1]!吾道一以贯之[2]。”曾子曰:“唯[3]。”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4]?”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

【注释】

[1]参,曾参,孔子的弟子。[2]以:介词,有“用”或“拿”的意思。“一”是“以”的宾语,提到前面去了。贯:贯通,贯穿。这句话意思是我的思想可以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贯穿。[3]唯:答应的声音。[4]何谓:即“谓何”,意思是“说的是什么意思”。[5]忠:忠心耿耿。恕:宽厚仁慈。

(3)子曰:“君子喻于义[1],小人喻于利[2]。”

【注释】

[1]喻:明白,懂得。义:道义。[2]利:私利

(4)子曰:“见贤思齐焉[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

【注释】

[1]思齐:想要和他看齐。齐:看齐。[2]内:内心。自省(xǐng):自我反省。

(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

【注释】

[1](如果)不得已要远行,也应该有一定的去处。方:一定的去处。

公冶长[1]篇第五

(1)宰予昼寝[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3],粪土之墙不可杇也[4],于予与何诛[5]!”子曰:“始吾于人也[6],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7]。”

【注释】

[1]公冶长,孔子的弟子,公冶是复姓。[2]宰予:字子我,孔子的弟子。昼寝:白天睡觉。[3]朽:腐烂。[4]杇(wū):同“圬”,涂墙,这里指粉刷。[5]于:介词,对于。与(yú):语气词,下文的“与”同。诛:谴责。[6]始:先前,起初。[7]改是:改变了这个。是:代词,代“听其言而信其行”。

(2)子贡问曰[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子曰:“敏而好学[3],不耻下问[4],是以谓之‘文’也[5]。”

【注释】

[1]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孔子的弟子。[2]孔文子,名圉(yú),卫国大夫,“文”是他的谥号。谓:叫做。[3]敏:理解问题快。[4]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5]是以:因此。“是”代词。以:因为。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1]。子闻之曰:“再,斯可矣[2]。”

【注释】

[1]季文子:鲁国大夫。“文”也是谥号。三:古人说三的时候,往往不是确数的“三”,而只表示次数很多。但这里和“再”相对,所以仍应看做确数。[2]再:两次。斯:就。

雍也第六

(1)子曰:“贤哉,回也[1]!一箪食[2],一瓢饮[3],在陋巷,人不堪其忧[4],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

[1]回:孔子的弟子,名回,字子渊。[2]箪(dān):古代盛饭的器皿。[3]饮:用如名词,喝的水。[4]不堪:忍受不了。

(2)子曰:“质胜文则野[1],文胜质则史[2]。文质彬彬[3],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本质,内容。文:华美,有文采,此指形式。野:野人,指鄙陋。[2]史:在官府掌管文书的人,此指浮华虚夸。[3]彬彬:形容不同种类的物质掺杂搭配适当。

(3)子曰:“知者乐水[1],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后来写作“智”,有智慧。

述而第七

(1)子曰:“不愤不启[1],不悱不发[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3],则不复也。”

【注释】

[1]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的样子。启:启发。[2]悱(fěi):想说却不能清楚地说出的样子。发:启发。[3]隅(yú):角落。反:推及,类推。

(2)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而枕之[2],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饭:旧读上声,动词,吃。疏食:粗粮。[2]曲:使……弯曲,使动用法。肱(gōng):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枕(zhèn):动词,当枕头用。

(3)子曰:“三人行[1],必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1]三人:等于说几个人,并非确指“三”。行:走路。[2]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这里指代“三人”。

(4)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注释】

[1]坦:平。荡荡:宽广的样子。[2]长:常。戚戚:忧愁、悲伤地样子。

泰伯第八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2],不亦重乎?死而后已[3],不亦远乎?”

【注释】

[1]士:读书人。弘:大,这里指心胸宽广。毅:刚强。[2]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3]已:停止。

(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

【注释】

[1]不在这个职位上,就不要思虑这个职位上的政事。

子罕第九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1]!不舍昼夜[2]。”

【注释】

[1]逝者:消逝的事物。斯:指示代词,指川水。夫(fú):感叹语气词。[2]舍:止。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

【注释】

[1]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1]。”

【注释】

[1]彫:通“凋”,凋谢,凋零。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

【注释】

[1]聪明的人没有迷惑,仁德的人没有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乡党第十

(1)食不语,寝不言。

(2)厩焚[1]。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

[1]厩(jiù):马棚。焚:起火。

先进第十一

(1)子贡问:“师与商孰贤?[1]”子曰:“师也过[2],商也不及[3]。”曰:“然则师愈与?[4]”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1]师:颛孙师,字子张。商:卜商,字子夏。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孰,哪一个。[2]过:超过。[3]不及:没有赶到。[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愈:胜过。

颜渊第十二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4]。”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礼。克:约束,抑制。复:践行。[2]这句话意思是,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3]目:条目,细节规定。[4]不敏:不才。事:从事,实行。

(2)司马牛忧曰[1]:“人皆有兄弟,我独亡[2]。”子夏曰:“商闻之矣[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君子敬而无失[5],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6]。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释】

[1]司马牛,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弟子。[2]亡:通“无”,没有。[3]闻:听说。[4]这两句话反映了宿命论观点。[5]敬:严肃。失:这里指放纵,随便。[6]四海之内: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所以称中国为四海之内或海内。

(3)子贡问政[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3],于斯三者何先[4]?”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1]问政:问怎样管理政事。[2]民信之:人民信任国家。[3]去:去掉。[4]何先:先做哪一样,这里是说先去掉哪一样。

(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1]君主要像个做君主的,臣子要像个做臣子的,父亲要像个做父亲的,儿子要像个做儿子的。第一个“君”:名词,国君;第二个“君”:用如动词,像个国君。以下“臣、父、子”如同。

(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

【注释】

[1]小人则恰好与此相反。

子路第十三

(1)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1]?”子曰:“必也正名乎[2]!”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3]!奚其正[4]?”子曰:“野哉由也[5]!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7]。事不成,则礼乐不兴[8];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9];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0]。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1]。”

【注释】

[1](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先生去主持政事,您先要做的是什么?奚:何。奚先:先做什么?[2]正:使……正,使动用法。名:名称,名分。正名:使……名分正。[3]迂:远,这里指远离实践。后代凡脱离实际,而只知道搬书本,都叫做迂。这句大意是:你竟迂到了这个地步。“子之迂也”是主语,“有是哉”是谓语。[4]为什么要“正”?意思是没有正名的必要。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5]野:鄙陋。[6]盖:句首语气词,有“大概”的意思,实际上表示肯定。阙:通“缺”。如:词尾。阙如:指存疑,即阙而不论。[7]事:政事。[8]礼乐:指教化。兴:盛。[9]不中(zhòng):指不得当。[10]措:放。民无所措手足:没有放手脚的地方,意思是说,不知如何是好。[11]苟:不严肃,跟“敬”相对。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1];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释】

[1]当权者本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百姓也会去执行。令:下命令。行:指教化得以推行。

(3)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2]!”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3]?”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仆:驾车。[2](卫国)人真多啊!庶:众,指人多。[3]何加:增添些什么?意思是再办些什么。

(4)子夏为莒父宰[1],问政。子曰:“无欲速[2],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3],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1]莒父(jǔ fǔ):鲁邑名。宰:相当于县长之类的官。[2]办事不要企图很快成功。[3]达:到达。不达:指达不到目的。

(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1],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君子能相互和谐共处,但不盲目附和。和:指不同性质的各种因素的和谐统一。同:指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6)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1],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2],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

[1]好(hào):动词,喜欢,跟“恶”(wù)相对。[2]恶:讨厌,憎恨。

宪问第十四

(1)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死之[2],管仲不死[3]。”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4],不以兵车[5],管仲之力也。如其仁[6],如其仁。”

【注释】

[1]召忽:公子纠的家臣。[2]死之:等于说“殉难”。[3]管仲:公子纠的家臣。[4]九合:多次会合。九:泛指多。[5]以:凭借。兵车:指武力。[6]如:等于说“乃”。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

(2)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从死,又相之[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2],民到于今受其赐[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4]。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5]?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6]!”

【注释】

[1]相:辅佐。[2]匡:匡正。[3]赐:恩惠,好处。[4]微:(如果)没有。其:句中语气词,有“恐怕”的意思。被(pī):通“披”。衽(rèn):衣襟。左衽:衣襟左掩。被发左衽:指当时所谓“夷狄”(四方外族)的风俗,意思是说中原被夷狄所占。[5]匹夫匹妇:指庶人,百姓。谅:信用,这里指道义上的固执。[6]经:上吊,吊死。渎(dú):小渠。莫之知:是“莫知之”的倒装,没有谁知道。

(3)子曰:“君子道者三[1],我无能焉[2]: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2]。”

【注释】

[1]君子道:君子之道。[2]我一条也没有做到。[3]自道:自己说自己。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患其不能也[2]。”

【注释】

[1]患:担心。不己知:即“不知己”的宾语前置句。[2]其:自己。不能:没有才能。

(5)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曰[2]:“奚自[3]?”子路曰:“自孔氏[4]。”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在今山东省平阴县北。[2]晨门:掌管早晚开闭城门的人,即守门的人。[3]奚:何。奚自:从哪里(来)。[4]孔氏:指孔子。

卫灵公第十五

(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

【注释】

[1]聪明的人既不失掉人才,也不言谈冒失。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1],有杀身以成仁[2]。”

【注释】

[1]害:损害。[2]有勇于牺牲自己而保全仁德的人。

(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居是邦也[2],事其大夫之贤者[3],友其士之仁者[4]。”

【注释】

[1]工匠要向完成他的活儿,必定先要使他的工具锋利。善:使……完善,完成。利:使……锋利。[2]是:这。[3]事:侍奉。[4]友:与……友好。

(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1],不以人废言。”

【注释】

[1]以:因为。言:言论。举:荐举,推举。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1]?”子曰:“其恕乎[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注释】

[1]一言:这里指一个字。[2]其:句首语气词,有“大概”的意思。[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说明什么是“恕”。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

【注释】

[1]过:错误。第一个“过”用作动词(犯错误),第二个“过”为名词。

(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子曰:“当仁[1]不让于师。”

【注释】

[1]碰到要发挥仁的精神的时候。当:动词。当仁,按字面解释是“在仁的面前”。

季氏[1]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2]、友多闻,益矣;友便辟[3]、友善柔[4]、友便佞[5],损矣。”

【注释】

[1]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2]友:与……友好。谅:诚实。[3]便辟(pián bì):习惯于装模作样、虚伪不真诚。[4]善柔:善于谗媚奉承。[5]便佞:善于花言巧语。

阳货[1]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2]?诗,可以兴[3],可以观[4],可以群[5],可以怨[6]。迩之事父[7],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8]。”

【注释】

[1]阳货:名虎,季氏家臣中最有权势的人。[2]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为什么。[3]兴:激发意志。[4]观:观察世间万物、人情世故。[5]群:使合群。[6]怨:抒发心中不平,讽刺不合理的现实。[7]从近处来说,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迩(ěr):近。[8]识:认识。

【导读】

《论语》共二十篇,内容极其丰富,大致可分为:个人修养提纲、政治哲理阐述、社会伦理论述、师生施教问答之语、人物评价、日常活动、自我评价及弟子言论行事等专题,这些都是后人了解孔子思想的重要来源。

孔子论“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论语》中有108处出现“仁”字,谈论“仁”的有58章。孔子“仁”的核心理念是“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仁”具体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者是从积极的方面讲,是“忠”道;后者是从消极的方面讲,是“恕”道,两者汇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在孔子看来,实现“仁”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坚持“克己复礼”。在孔子眼里,“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理想境界,同时还是个体生命价值的终极归宿。“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论“礼”。“礼”是孔子思想的又一重要范畴。《论语》论“礼”有75处,涉及传统礼制的方方面面。孔子心目中的“礼”,实为周公所创之“周礼”。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渴望通过重新整顿礼制来恢复原有的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理念,主张不同身份等级的人,严格遵守周礼的规定,各按其责,各行其道,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所以,孔子才将“仁”的品质要求与“礼”的行为要求结合为一,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他反复强调,礼是人的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孔子论“政”。《论语》中有不少篇幅是讨论为政之道的。孔子对政治的看法,是建立在其“仁”“礼”观念基础之上的。孔子要求统治者行“仁政”,他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主张德治,反对霸治。他提出治理国家要坚持做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子还强调,为政者要坚持以身作则,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必须要端正自身,严于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孔子论“君子”人格。《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反复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如何成为“君子”。《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可见,君子人格是孔子人生修养理论的重要内容。孔子把具备“仁”的理想人格的人,称为“君子”。他认为,君子重道、尚德、尊仁、懂礼、求知(智)、讲究信义,尤其注重孝、悌、忠、信、恭、敬、智、勇等品德修养。而最为孔子看重的“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论语》中有多处内容,将君子与小人进行对比,认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等。

孔子论“学”。《论语》提出,人生的第一要义是学习。在开篇《学而》中,就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法。孔子所说的“学习”是一种广义的理解,既包括文化知识,也包括道德品行。他认为,君子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不懈学习才能到达,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基于此,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主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要求弟子们力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在学习方法上,孔子也有很多总结。他主张“温故而知新”,强调“学而时习之”,倡导学思结合,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提出“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观点,这些内容,至今仍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孔子论“教”。孔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论语》中对此也多有涉及。在教育理念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强调不分贵贱、贤愚,只要有求学愿望,均有受教育机会。《论语》中提到的孔子学生,大多数都是贫贱出身。可见,孔子开门办学,在社会下层中普及文化知识,对当时社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教育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特别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实施有针对性地教学。“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还注重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反对死读书本,强调触类旁通,“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堪称中国教育思想史上重要瑰宝。

五、《孟子》选读

公孙丑下(节选)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

【注释】

[1]天时、地利、人和:《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指对战争发生影响的阴晴寒暑等气候条件;“地利”指有利于战争取胜的地理条件;“人和”指人心的拥护和团结。[2]城:内城叫“城”,郭:外城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3]池:即护城河。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有用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4]委:弃。[5]民:限制人民。域,界限。[6]畔:通“叛”。[7]有:或,要么。

【导读】

《孟子》是儒家经典,其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影响深远,对儒学甚至中国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主要从军事等多角度分析论述天时、地利及人和的关系。孟子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这三个要素当中,“人和”最为关键,是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孟子重视“人和”的重要性,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四、《四书集注》选读

(一)《大学章句》(节选)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3]。

【注释】

[1]程子说:“亲,应当是新。”大学,就是大人(按:成年人)的学问。第一个明字,是发扬光大的意思。明德,是人从天那里禀受的、虚灵光明、具备了所有的理来应接一切事情的东西。只是由于被禀受的气所局限,被人欲所障蔽,就有时昏暗。不过它本身的光明,却有不曾熄灭的。所以求学者当借着它所发出的光辉而去发扬光大它,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新,就是革除旧的。这是说,自己发扬光大了自己的明德之后,还应该推广到别人,使他们也能够去掉自身过去沾染的污垢。止,就是一定要到达某个地方并且坚持不动的意思。至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说的是明明德、新民,都应当达到至善的地步并坚定不移。这必定是自己能够穷尽天理的极致,而没有一毫人欲的私念。这三条,是《大学》的纲领。[2]止,应该停止的地方,就是至善所在地。知道了至善所在地,志就有明确的方向。静,就是心不妄动。安,就是安于所处的地位。虑,就是处事精明周密。得,就是到达自己应该停止的地方。[3]使德行发扬光大为本,新民为末。知道停止在何处是始,能够到达应该停止的地方是终。本、始,是在先的;末、终,是在后的。这是总结上面两节的意思。

(二)《中庸章句》(节选)

【原文】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4]。

【注释】

[1]命:如同下令。性:理。天用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成为行质,理也就同时赋予了,如同命令一般。于是人和物的出生,借助各自得到的天所赋予的理,用来形成了乾健、坤顺、五常具备的德行,这就是所说的本性。率,因循。道:就像是路。人和物各自因循各自本性的自然禀赋,那么,他在日用事物之间,就无不具有各自应当按此行走的路,这就是所谓的道。修:根据品级种类加以节制、制定。本性和道虽然相同,但禀受的气总是有所区别,不能没有过分和不及的偏差。圣人根据人和物应当行走的并依照他们的品级种类加以节制和规定,给天下人定了一个规则。即“教”。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从事教化,追寻它的本源,从来没有一样不是根本在天而具备于我的。求学者知道了这一点,他对于求学就会懂得用力的方向,并且无法停止。所以子思首先发现并指明了这一点。[2]离:lì。道:日用事物中应该如何做的理,都是本性所存在于人心之中的那些性质,没有哪个物不具有,没有哪个时刻不如此,所以不可能有片刻的分离。假如它可以分离,那就是外边的物,而不是道了。所以君子的心里永远保持着敬畏。虽然看不着听不着,也不敢忽视,以此保持天理的本来状态,而不让天理有片刻的脱离。[3]见:xiàn。隐:暗处。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微:小事。[4]独:别人不知而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说的是幽暗之中,细小之事,痕迹虽然没有形成但苗头已经出现,别人虽然不知道但自己是清楚知道的,那么天下的事也就没有比这一类更加显著和鲜明的。所以君子已经是永远的警惕畏惧,而在这里尤其小心谨慎。以此遏制那将要萌芽的人欲,而不让它在隐秘难见的地方偷偷地滋长,以至于离道愈来愈远。

(三)《论语集注》(节选)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

【注释】

[1]《诗经》共三百零十一篇,说三百篇,是只说了大数。蔽,就是盖。凡是《诗经》中所说的,善言可以感动、激发人的善心;讲恶的,可以惩戒人的胡思乱想,它们的作用,其归宿都是使人得到自己性情的正确方向罢了。然而那些话都轻柔委婉,并且大都是因为一件事有所感而发,如果要求全面论述,就不如这具体感发的明白和透彻。所以夫子说《诗经》三百篇,而只有这一句可以概括它们的意思。那教导人的用心是非常深远恳切的。程子说:“思无邪,就是诚。”范祖禹说:“求学者一定要力求抓住要领,抓住要领就能坚持的少,坚持的少就足以穷尽广博。作为经的礼仪有三百,具体的礼有三千。”

(四)《孟子集注》选读

《梁惠王上》(节选)

【原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天下可运于掌[3]。《诗》云:‘刑于寡妻[4],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5]。’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注释】

[1]老:侍奉老人。吾老:我的父兄。人之老:别人的父兄。[2]幼:养育幼小。吾幼:我的子弟。人之幼:别人的子弟。[3]运于掌:容易。[4]刑:法度。寡妻:德行寡少的妻子,谦虚的说法。[5]御:治理。[6]不能把恩惠推广,就众叛亲离,所以无法保全妻子儿女。古人必定要从爱自己的亲属推广开,达到仁爱百姓;继续推广余下的仁爱,然后达到爱其他事物。由近及远,从容易到困难。现在宣王反了过来,就必有缘故。所以又推到根本而再次发问。

【导读】

《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唐以前,儒学以五经为经典,《论语》和《孟子》尚未正式列为经书;《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未有特殊的地位。四书从北宋开始受到重视,但四书正式结集于朱熹。之后,社会重视四书超过五经,科举考试也以四书为主要科目。

《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