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公九卿的含义》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公九卿的含义

【点睛之笔】

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一说,但秦其实并没有这种制度。汉武帝之后,受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将一些之前的高官附会成了古代九卿。

【经典解读】

三公指的是古代朝廷中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时就已经有三公这个词了,西汉今文经学家认为三公指的是司马、司徒和司空,古文经学家则认为三公是太傅、太师、太保。秦朝不设三公,从武帝时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称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则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时,御史大夫被改名为大司空,确立了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三足鼎立的三公制。西汉末也是这种设置,仍以大司马的权力为最大。新莽时则沿袭了西汉时的三公制。

东汉初,朝廷仍设三公官,三公各自开府置官属,从太尉居于首位。汉光武帝虽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从安帝、和帝开始,外戚和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被拜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

东汉末年,董卓自任太师、相国,位置居于三公之上。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且自为丞相。曹魏建国后,重新恢复了三公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的位置依然很高,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到了隋朝,三公则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仍然不变,并逐渐演化成加官或是赠官。明、清也是这种情况。

九卿在古代有多个含义。《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匠人”条谈到建筑宫室规模时曾记载:“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为九卿。”此指天官冢(zhǒng)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少师、少保、少傅,合称“九卿”。

此后各代的“九卿”都不相同。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的意思。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曾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鸿胪(lú)、宗正、大行、少府、大司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主爵都尉、左向史、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开始于王莽的新朝。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朝一样,在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卫尉、光禄勋、太仆、廷尉、大鸿胪、大司农、宗正、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则被排斥在九卿之外。魏晋以后九卿多跟东汉一样,仅廷尉有时被改称为大理;北魏时少府被改为太府。所以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宗正、鸿胪、大理、司农、太府,但没有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