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贾谊

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

——贾谊

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汉族,汉朝洛阳人,西汉初政论家、思想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著名。

人物小记

贾谊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少年时,就跟着荀况的弟子、秦朝的博士张苍学习《春秋左氏传》,后来还做过《左传》的注释,但失传了。他对道家的学说也有研究,青少年时期,就写过《道德论》、《道术》等论著。

贾谊酷爱文学,尤其喜爱战国末期的伟大人屈原的著作。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贾谊才18岁,就因为能诵《诗经》、《尚书》和撰著文章而闻名于河南郡。通过地方郡守的举荐,他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一年之内连跳五级,当上了太中大夫。文帝曾想提拔他担任公卿,但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此后不久,贾谊就离开了京城,先后担任长沙王、梁怀王太傅,33岁便郁郁而死。“年轻有为却无大为,奇才可用终无大用”道出了贾谊短暂的一生。

主要思想

贾谊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也杂有法家、黄老的成分。在《道德说》中,贾谊提出“道德造物”的命题,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与“德”造成的,说“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德”与“道”的关系是,德以道为本。从“道”到“德”是“离无而之有”。归根结底,“道”是天下万物的根源。

在《鹏鸟赋》中,贾谊继承和发挥了先秦荀子等人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天地阴阳二气生成的,“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同时,又明确肯定万物的运动变化,“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并认为,在万物变化中,到处都充满着矛盾及其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不可预虑”,“不可预谋”,完全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过程。对于社会历史,贾谊提出“变化因时”的观点,认为应当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法令。

贾谊早年的思想富于黄老色彩。后来,随着汉初社会生产的初步恢复和社会上新矛盾的出现,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已不能适应。这时贾谊积极主张变革,批评无为思想,阐述了自然和社会中的运动变化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