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和国学经典
一、什么是“国学”
所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国学”乃是使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文化之所以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对人类进步做出特殊贡献的民族文化体系。
“国学”之名,起源于西周。而“国学”的原始含义是指国家一级的贵族学校。《周礼·春官·乐师》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西周时代,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大类,设在周王城和诸侯都城的学校为“国学”,是大贵族子弟的学校;设在各地乡党的学校为“乡学”,是一般贵族子弟的学校。《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里的“国”,按照郑玄的注释,即“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也”。周代的“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大学和小学的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为主。“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大戴礼记·保傅篇》:“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古人8岁学小艺,主要包括认字、读书以及学习日常行为规则;到了15岁束发后,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小学与大学相结合构成的“国学”,成为当时士人读书增长见识、提高品德修养的主要学习场所。
此后,“国学”成为“京师官学”的泛称。自汉而后,历代政府不断完善各级学校设置,普遍设立太学,如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太仆朱浮认为“国学既兴,宜广博士之选”,建议立太学、选博士,以振学术。汉末于太学门前刻写石经,太学成为国家学术的重要象征。到了隋代,太学被称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总管国子、太学、四门等;元代之时,设立国子学;明、清两代,复设国子监,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始设学部,国子监之名才被废止。可见,从西周开始,“国学”主要是指以太学为代表的国立学校。
近代以后,“国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内涵与古代“国学”概念大不相同,转为特指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后因黄氏主张先作“国学史”,梁启超放弃了创办《国学报》的设想。1904年,邓实发表的《国学保存论》论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1905年,邓实、黄节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该会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发行《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参加者多为中国同盟会会员或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他们把文化传统冠之以“国”,包含了深厚的爱国情结。邓实在《国粹学报》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他强调了“国学”的致用性,又把“国学”当作“一国所有之学”,概念较为宽泛。
1906年,章太炎出狱东渡,在日本提倡反清革命和研究国学。是年9月,留日青年成立国学讲习会,公认章氏为“国学界之泰斗”,请其讲授国学。1922年4至6月间,章太炎在上海讲“国学大概”和“国学派别”。1934年,章太炎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对国学作了总结性的讲解。章太炎这几次演讲经过记录整理成《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等书。章太炎的“国学”在重视传统学术方法(如文字学)的同时,仍以传统的经、史、子、集为“国学”中心内容。这反映了晚清“国学”概念的主流。此外,胡适、吴宓、钱穆等人也对“国学”作了论述,如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初,曾如此阐释“国学”:“‘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胡适在“整理国故”的口号下重新界定“国学”,将“国学”重新定义为“国故学”,仍然是以中国古代文化为研究对象。吴宓也曾解释说:“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他认为国学不仅包括传统的全部学术,还应涉及出土文物、民间资料以及海外汉学。蔡尚思在1931年出版的《中国学术大纲》中将“国学”界定为:“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中国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国学二字范围外。”由此可见,近代学者对“国学”一词的理解,不管称之为“国粹”,还是称之为“国故”,其基本上都认同“国学”的内涵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
中国历史悠久,学术内涵丰富,要确切地给“国学”下定义,实属不易。20世纪90年代,张岱年在《国学丛书》序言中指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其中最发达的是医学。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不难看出,张岱年为“国学”所下的定义明显是受到西方学科分类思想的影响,不仅包括社会科学,还包括自然科学,外延已比20世纪初期有较大的拓展。此外,许多学者还主张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国学”范畴,随着历史与文化的不断积淀,国学除了包括传统的“国故学”之外,还应该包括原是外域之学而后逐渐被中华民族所消化、吸收、认同或再创造的那部分文化。
2000年,王富仁提出“新国学”的概念,指出近百年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是在“五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学不应该局限于中国固有学术文化,而应理解为广义的传统文化,即周秦至清末以来中国社会整体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在此意义上,中国天人关系中的“天人合一”、人伦关系中的国家同构、自我表现态度中的价值自觉、生死观念中的不即不离,它们作为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中的核心,是国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乃至生活方式,也是国学的应有之义。总之,“新国学”是由中华民族语言与国家两个因素构成的学术整体。从民族语言的角度来看,“新国学”包括中国内地学者、海外华人、港澳台等地区的中国学者在内的所有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和当今刚刚出版的用汉语言文字写成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国家”这个构成因素来看,中华民族内部的各少数民族成员用汉语或用本民族的语言对本民族文化或语言文化进行的所有研究,也都归于“国学”的范畴。
二、什么是“国学经典”
何谓“国学经典”?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弄清楚“经典”的概念。所谓“经典”,《辞海》解释为“典范的经书”。《现代汉语》则诠释为“权威的著作”。教育经典专家、台湾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博士在接受甘肃广播电视报记者马晓东访问时说:经典“是指那些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所有知识分子共认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印度的佛典、西方的圣经等,大体都是给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它是人类智慧的总结和直接表露,是民族传统传承延续的命脉,更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核心”。其实,简言之,“经典”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有影响有价值的书,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那么,“国学经典”则是承担这一文化体系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它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国学经典主要包括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道家的《道德经》《文始经》《南华经》,佛家的《金刚经》《圆觉经》《坛经》等,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二十四史、通志、通考、大典、唐诗宋词元曲等著作。这些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上灿若辰星的瑰宝。
三、国学经典的分类
关于国学经典的分类,在中国的古代有不同的分法,一般都以历代史书艺文志或经籍志的类目为依据。而最早可溯源到汉代的刘歆。汉成帝时,刘歆整理皇家书籍,分群书为“六略”,冠以“辑略”之名,又叫“七略”。“七略”之中,除“辑略”即后世之书目提要无关学派外,其余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略”,已将当时所有之学术,包含无遗。班固据之,而作《艺文志》,几乎囊括汉代国学经典之范围。
(一)六艺略
(甲)易 (乙)书 (丙)诗 (丁)礼 (戊)乐 (己)春秋 (庚)论语 (辛)孝经(壬)小学
(二)诸子略
(甲)儒家 (乙)道家 (丙)阴阳家 (丁)法家 (戊)名家 (己)墨家 (庚)纵横家 (辛)杂家 (壬)农家 (癸)小说家
(三)诗赋略
(甲)赋 (乙)杂赋 (丙)歌诗
(四)兵略
(甲)权谋 (乙)形势 (丙)阴阳 (丁)技巧
(五)术数略
(甲)天文 (乙)历谱 (丙)五行 (丁)蓍龟 (戊)杂占 (己)形法
(六)方技略
(甲)医经 (乙)经方 (丙)房中 (丁)神仙
上表所列六艺略,即后世所谓的经部;而后世的史部,则包括在《春秋》之中;诸子略,即后世所谓的子部,属哲学政治学范畴;诗赋略,即后世所谓的集部,属文学范畴;兵略,为后世子部之一家,属军事学范畴;数术、方技二略,大抵涉及阴阳、五行、星卜、神仙等迷信神秘之术,数术略属天文历法范畴,方技略属医学范畴。
汉以后学术愈分,种类愈多,到了三国魏时,荀勖作《中经新薄》,分为甲、乙、丙、丁四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四部分类法”的开端。东晋李充编成《四部书目》,增加了史部,从此,甲部便包括六艺、小学,乙部包括诸子、兵书、术数,丙部包括史记及其他记载,丁部包括诗赋图赞;史籍单独编列,并分成四类。到《隋书·经籍志》开始以经、史、子、集四大部来命名,此后诸家目录多沿袭之。清代《四库全书》就是以此分类的典籍。
(一)经部
(甲)易类 (乙)书类 (丙)诗类 (丁)礼类 (戊)春秋类 (己)孝经类 (庚)五经总义类 (辛)四书类 (壬)乐类 (癸)小说类
(二)史部
(甲)正史类 (乙)编年类 (丙)纪事本末类 (丁)别史类 (戊)杂史类 (己)诏令奏议类 (庚)传记类 (辛)史抄类 (壬)记载类 (癸)时令类 (子)地理类(丑)职官类 (寅)政书类 (卯)目录类 (辰)史评类
(三)子部
(甲)儒家类 (乙)兵家类 (丙)法家类 (丁)农家类 (戊)医家类 (己)天文算法类 (庚)术数类 (辛)艺术类 (壬)谱录类 (癸)杂家类 (子)类书类 (丑)小说家类 (寅)释家类 (卯)道家类
(四)集部
(甲)楚辞类 (乙)别集类 (丙)总集类 (丁)诗文评类 (戊)词曲类
以上所列为我国典籍之类别。“经部”共十类,多属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史部”共十五类,主要是各种题材的历史著作;“子部”共十四类,主要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集部”共五类,是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文集和文学评论等著作。
近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小学是经学的附庸,经学地位独尊。章太炎倡导“六经皆史”的观点,把经学与诸子之学同等看待,把注解诸子的字词训诂发展为“义理之学”,把国学经典分为小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五部分。胡适在继承章太炎等人的观点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学经典系统:“我们理想中的国学研究,至少有这样一个系统,中国文化史:(一)民族史,(二)语言文字史,(三)经济史,(四)政治史,(五)国际交通史,(六)思想学术史,(七)宗教史,(八)文艺史,(九)风俗史,(十)制度史。”
诚然,国学经典的内涵相当宽泛,主要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一系列完整的文化、学术系统。因此,从广义上说,凡中华民族文明史以来的,包括古代和现代的所有文化成果,诸如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军事、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属于国学经典所涉及的范畴。从狭义上说,国学经典就是关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及其研究的经典著作,主要是指经、史、子、集所涵盖的内容,这也就是本书所要学习的重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