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沈括

专心致意毕力于其事而后可。

——沈括

简介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时期的自然科学家、思想家。沈括博学多才,对科技、天文、律历、音乐、医药,乃至文学艺术都有深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其中有很多重要创见,至今仍为举世学人称道。

人物小记

宋神宗熙宁年间,京师久旱,人们为求雨,费尽了心思。

此后,连续好几天阴云密布,人们都以为要下雨了,结果“一日骤暗,炎日赫然”。宋钟宗问沈括什么时候可以下雨。沈括根据自己掌握的天气变化规律,参照当地实情,对神宗说,下雨的兆头已经露出来了,明天一定下雨。众人心想阴云密布这么长时间了,尚且不下雨,现在一下子燥热起来,怎么可能会下雨呢?

第二天,果然不出沈括所料,下起了滂沱大雨。对此,沈括解释说:“连日阴天,说明空气中积聚了充沛的水分,一旦骤晴,近地面气温剧增,会引起空气上下对流而产生降水。”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主要思想

沈括以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为其哲学基础,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日月,气也。”在《梦溪笔谈》中,他用气的理论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认为物质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他一生有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如太行山崖壁海生物化石、延州黄河岸竹笋化石等。从这些发现中他得出,天地万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即使是海陆、气候等人们通常认为亘古不变的事物,也处于变化之中。他对自然界的认识,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观点。

沈括在中国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科学著作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发展史中的宝贵财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