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与《当代英雄》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莱蒙托夫,米·尤(1814—1841)是俄国人。一八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生于退伍军官家庭。三岁丧母,自幼性格忧郁,孤僻。一八二八年入贵族寄宿中学,开始练习写诗。一八三〇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在彼得堡担任近卫军官。一八三七年二月,因写《诗人之死》一诗抨击上流社会对普希金的迫害,而被流放高加索,后由于诗人茹可夫斯基的奔走,他得以返回彼得堡。一八四〇年初,莱蒙托夫同别林斯基等人建立了密切联系,同年二月,又因同法国公使的儿子决斗而被捕,再次被流放高加索。一八四一年七月二十日,他在与一退伍军官的决斗中被杀害。这是有预谋的凶杀。莱蒙托夫从小爱好文艺,读书期间,深受普希金等人的影响,写了一些长诗、剧本和近三百首抒情诗。比较著名的抒情诗有《天使》(1829)、《土耳其人的哀怨》(1829)、《高加索》(1830)、《帆》(1832)和《一八三一年六月三十一日》(1832)等。这些诗作以景情,托物言志,具有鲜明的诗歌形象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帆》中,诗人把自己的生命比作大海中的一叶孤帆,它不愿随波逐流,但又形单影只,总与孤独结伴。《一八三一年六月三十一日》所抒写的“生的渴望”,行动的企求和生怕一事无成的哀愁,则集中体现了诗人笔下的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特点。服役于彼得堡期间,莱蒙托夫对上流社会内幕有了较多的了解,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随之增长,创作了历史小说《瓦季姆》(1833),长诗《哈吉——阿勃列克》(1835)和剧本《假面舞会》(1835)。这些作品暴露了农奴制度的专横残暴,鞭笞了上流社会对自由思想的扼杀,也表达了诗人关于生活的沉思与探索。发表于一八三七年的《诗人之死》,曾被高尔基誉为俄国诗歌中“最有力的一首诗”。诗人义愤填膺地指出,杀死普希金的凶手是“蜂拥在宝座前的贪婪的一群”,即沙皇和整个上流社会。他们虽然躲在法律的荫庇下,但人民的裁判在等待着他们。同年,菜蒙托夫的著名诗篇《波罗金诺》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作品通过一个老兵的回忆,歌颂了俄国士兵在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中的献身精神。这两首诗震动了整个俄国文坛,诗人因此而获得普希金的继承人的声誉。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最重要的作品。它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连而成,在高加索广阔的背景上描写了主人公毕巧林的复杂性格。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贵族青年军官,能批判地看待上流社会,渴望做不平凡的事业,但又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应该怎样做。他心灵十分空虚,只好借猎奇和冒险寻求刺激和快慰:抢劫契尔克斯族少女贝拉;粗暴地对待善良的下级军官马克西姆;毫无目的地扰乱贩子宁静的家庭生活;为了开心在情场上逢场作戏。结果未老先衰,精力耗尽,在从波斯归国途中悄然离世。作者指出,毕巧林不是某一个人的肖像,而是由“整整一代人的充分发展的缺点构成的”。这个患有严重“时代病”的贵族青年,是继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当代英雄》不无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的,尤其是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多方面地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被看成俄国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的开端。从一八四〇年六月至一八四一年七月,莱蒙托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还写了长诗《瓦列里克》和《祖国》,并经过最后加工,完成了历经十二年创作过程的长诗《恶魔》(1829-1841)。后一部作品塑造了一个敢于破坏一切公认的规范,热烈追求自由的恶魔的形象,集中体现了诗人叛逆的思想。它和另一部长诗《童僧》(1839)组合在一起,代表了诗人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莱蒙托夫从事文学活动的时间并不长,成熟期不过四年,但对后世却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和果戈理一起继承了普希金所开创的优秀传统,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进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