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吉尔松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吉尔松

埃坦尼·吉尔松(Etienne Gilson,1884—1978)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新托马斯主义哲学及其美学的代表人物。吉尔松一生笃信天主教,醉心于中世纪的哲学、神学和美学,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中世纪研究家。早年以两本研究笛卡儿的著作获文学博士。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1919—1921)、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公学的中世纪哲学史教授(1921—1951)、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学院院士。

吉尔松早年信奉过柏格森哲学,后来由研究笛卡尔思想的来源而转向托马斯·阿奎那,从此毕生从事托马斯思想的研究,成为现代新托马斯主义哲学和美学的著名代表。吉尔松一生著述繁多,约有六百多本(篇),主要哲学著作有:《托马斯主义》 (1919年)、 《中世纪哲学》 (1922年)、 《笛卡尔·方法论》 (1925年)、 《中世纪哲学精神》 (1931年)、 《存在与本质》 (1948年)、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史》 (1955年)、 《但丁与幸福者》 (1974年)等。在哲学思想上,吉尔松和马里坦一样,构造了一个唯心主义的神学世界观,把一切置于上帝之下,而且,在所有新托马斯主义者中,他是以研究中世纪史著称的,因而他是新托马斯主义者中最倾向于老托马斯主义的。

在美学思想上,吉尔松以其神学唯心主义世界观为立足点,把美和艺术的本质都隶属于上帝,主张艺术创造是上帝创造性的反映,是用艺术来论证和说明上帝的存在。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 《思想与文学》 (1932年)、 《绘画与实在》(1957年)、 《论美的艺术》(1963年)、 《质料与形式》 (1964年)等。吉尔松的整个美学思考所围绕的核心就是用艺术来阐述其形而上学理论。在美学思考中、吉尔松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为出发点指出,万物演变的基本规律就是从无转化为有以及赋予存在以形式,因此,创造和创作过程的基本规律也就是从无到有以及赋予存在以形式的过程。在存在和形式之间,形式有主动性、能动性,并决定存在,因此在艺术尤其是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形式是主动的,它决定了内容,所以,对艺术问题不能从哲学、科学、历史学角度,而应从神学角度加以研究。从神学角度来看,艺术家作为从无到有的创造者,他具有那种神秘的自然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最高根源,艺术体现了上帝的创造力,但是,艺术创造的作品又没有上帝那样完美。在吉尔松心目中,艺术创造的作品要成为美,必须具备如下三个要素:其一,完整性;其二,由完整性而来的和谐;其三,作品能使人领会上帝或对其发生冥想。因此,艺术中的美与现实生活无关,美学研究不能涉及对创作动机、原因的考察,而只能指出艺术形式在反映上帝、精神时所给人的喜悦。这样一来,艺术家对这种美的追求就用不着求诸自然,而只需求诸于在自身所体现的上帝,因为,自然并不产生艺术品,自然产生艺术家,艺术家才产生艺术品。他认为:美、艺术存在于语言之外的世界中,它不可言传,不可用言语来把握,因而,把艺术翻译成语言是不可能的,哲学家用语言所谈的不是艺术,而是哲学。由此,吉尔松十分赞赏二十世纪西方绘画中的抽象运动,他认为,现代绘画中的抽象,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见形式,这种形式的功能就是使人们领会上帝的创造力,这就是在绘画中所体现出来的宗教性的创造。吉尔松由此指出:一切具有真正创造性的艺术,都是宗教性的。

可见,吉尔松的美学思想和马里坦一样,也是一种新托马斯主义式的宗教诗学,在根本上是依附于其神学唯心主义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