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聃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生卒年不可确考。相传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世称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今存《老子》(后来称为《道德经》)一书,五千言。它是否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但书中内容基本记述了老子的思想和观点,它是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材料。

老子在哲学上提出“道”是世界的本源,它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他看来,“道”并不是物质的实体,而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无”是无象、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的特点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十四章》)。指出“道”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这样的“道”,等于“无”,它没有物质属性和形象,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成为物质世界的根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还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他所说的天道自然无为就是主张“道”产生天地万物是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的。在他看来,“道”是没有意志的,它无所、无所争。“道”正因为它是自然无为的,所以它有巨大的化育万物的力量。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一方面在客观上是对“上帝”主宰世界的地位的一种否定,它有助于人们从传统的宗教“天道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是消极的,提出自然无为主要是反对人事的有为思想,抹煞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导致了宿命论,要人听任自然的安排,放弃斗争,从自然无为思想走向了神秘主义。在辩证法思想方面,他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普遮存在着矛盾,难易、长短、贵贱、祸福、刚柔、强弱、生死、胜败、攻守、进退、正反、有无等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相反相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认为祸与福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他不仅揭示事物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还看到了事物是相互转化的,“反者道之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物壮则老”。但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忽视转化的条件,把对立面的转化看做是无条件的,认为“柔弱胜刚强”,“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七十八章》)。他宣扬柔弱,反对刚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为了守住柔弱,防止转化,防止物极而反,就要“贵柔”、“守雌”,这样就可以长久。他没有区别柔弱和刚强的性质,一概否定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又陷入了形而上学。在认识论方面,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就是说,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大事,不望窗外,就能知道“天道”,圣人不行而知,不为而成,这是先验主义的认识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十章》)“无为”包括“寡欲”、“绝学”、“不争”、“不言”等。认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批判儒家和墨家的观点,指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七十五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他的历史观是落后的,幻想人类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老子学说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的思想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他的思想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