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秦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继先秦文学之后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从而结束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上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诸侯王的制度,代之以中央统一领导的郡县制,统一了全国的法令制度;在经济上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和公路交通;在文化上进行文字的统一和改革,一律以小篆代替秦以前的复杂文字。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秦王朝也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在政治上严厉打击反秦武装力量;在思想上实行严格控制和高压政策,“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终于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这样一来,秦王朝统治的十几年时间里,在文学上很少成就。

秦代文学唯一的较有影响的散文作家是李斯。李斯与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同是荀子的学生,学成入秦,辅佐秦始皇统治新建的秦王朝,任秦丞相。李斯的代表作是《谏逐客书》。内容是劝说秦始皇取消驱逐客卿的错误作法,主张延揽各地贤能之人才,共同为巩固秦王朝服务。作者从“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列举了许多非秦国的客卿对秦统一中国的杰出贡献,得出逐客必将导致秦王朝走向危亡的结论。全文议论有力、气势奔放、排比铺陈、富于文采,是一篇从诸子散文向赋体过渡的骈偶体政论文。

除李斯之外,还有战国末期由吕不韦组织其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一书,完成于秦统一之前。这部著作共二十余万言,内容上是先秦以来阴阳、儒、墨等各家思想的折衷和调和。《吕氏春秋》文字朴质通俗,善于用典和借寓言故事说理,富有文学意味。统一的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所到之处皆刻石立碑,因此有一些刻石文传世。其内容歌功颂德,形式上是模仿《诗经》中“雅”“颂”的四言韵文。这些刻石文虽然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作为最早的碑文对后世的碑志还是很有影响的。在民间文学领域里,秦代流传一些歌谣,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秦暴政的强烈不满。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加暴虐无度,激化了阶级矛盾,终于暴发了以陈涉、吴广为代表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很快便推翻了秦王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的统治者,鉴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的政策,使社会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西汉初期的散文十分发达,辞赋也长足发展起来。著名的政论散文作家有贾谊和晁错。贾谊的代表作是《过秦论》和《陈政事疏》。《过秦论》由上、中、下三篇组成,集中分析论述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目的是为汉朝统治者提供借鉴。文章虽然旨在分析秦之“过”,但却从秦的兴盛发展写起,直到秦始皇统一之后的赫赫气焰。然后笔锋一转,写秦之速亡,从而自然得出仁义不施、攻守异势的结论。用以讽谏汉统治者在守业之时,决不可施暴政于人民。晁错的代表作是《论贵粟疏》,文章议论风发,感情炽烈,力主改革,发展生产,表现了对国计民生的热切关心。汉初的韵文,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代楚辞的形式,创造了骚体赋,其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等。这些赋作虽然缺乏屈原那种强烈而深沉的思想感情,但也抒发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而此时枚乘的《七发》则成为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

汉代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汉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空前发展的汉武帝时代。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思想文化发展十分重视,不仅“广开献书之路”,而且还“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制定实行了一些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汉武帝为“润色鸿业”的需要,大力提倡文人写赋,使赋由汉初的抒情言志的骚体赋演变为散体大赋,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他的著名作品《子虚赋》和《上林赋》成为散体大赋发展的高峰。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大肆铺陈汉帝国的繁荣和声威,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只是在结尾略微规劝一下统治者要节俭去奢。后人说它是“劝百而讽一”。在诗歌方面,汉武帝扩大了汉初开始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府。乐府除把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谱曲演唱之外,还大量搜集全国各地的民歌,用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即通过民歌了解民情,作为巩固统治的借鉴。整理和保存下来大量的民间诗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这些乐府民歌是继《诗经》之后再一次为诗坛吹来清新的气息,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

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宏篇巨著《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也是传记文学的典范。《史记》以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五种体裁生动而又翔实地记录了我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年间的历史,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总结和记叙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表达了司马迁的思想见解。其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则完全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作品。作者以生动流畅、简炼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和各种爱国人物;无情揭露了暴君酷吏的丑恶嘴脸,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和非凡的胆识。

西汉后期的散文中比较突出的是桓宽的《盐铁论》。作者在记述“文学贤良”与“丞相御史”讨论关于盐铁专卖问题的情景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成为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品。刘向编著的《新序》和《说苑》记载了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和寓言,对后代的叙事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东汉时期的史传文学,有班固的《汉书》,它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书中不少传记写得很成功,记事详赡,语言简练,有自己的特点。东汉后期的赋渐渐演变为抒情咏物小赋。代表作品有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它突破了汉赋的传统,直抒胸臆,愤世嫉俗,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东汉有乐府民歌。现存的两汉乐府民歌,总共不过四十首左右,东汉的占多数。这些乐府民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其中有表现对阶级剥削和压迫反抗的《妇病行》和《东门行》;有揭露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十五从军征》和《战城南》;有抗议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上山采蘼芜》和《陌上桑》等。尤其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不仅在广阔的生活画面中塑造了两个反抗封建礼教,争取纯真爱情的动人形象,而且也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的成熟,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汉的文学内容。还有在乐府民歌影响下产生的文人五言诗。它的代表作品是《古诗十九首》。多写士人的离情别绪和失意感伤。然而这些诗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总之,秦汉文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文学,又为代之而起的建安文学准备了条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