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印度上古时期的歌总集,也是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圣典。形成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是作为祭祀时的诗歌被婆罗门保存流传下来的。《吠陀》作为文献名称有广义、狭义两种;狭义只指最古老的四部本集,广义的则兼指本集所附加的其它上古文献。本集中年度最久的作品可上溯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最晚的为公元前三世纪或四、五世纪的产物。四本集为《梨俱吠陀》(颂诗)、《娑摩吠陀》(歌曲)、《耶柔吠陀》(祭祀仪式)、《阿闼婆吠陀》(巫术咒语)。其中文学成分最多的为《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梨俱吠陀》有一千零二十八首诗,共四万行。它里面保留了印度上古神话传说,提到的神大约有三十三位,经常提到的有二十位,最突出的有三位,即雷电之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月神苏摩。诗中四分之一篇幅是赞扬大神因陀罗的,他是古代印度人民征服自然力和其他部落力量的体现者。有五分之一的诗赞扬火神阿耆尼,反映了古印度人民对远古时代发现火和使用火的一种回忆。有八分之一的诗是歌颂月神的,他同时也是酒神。古代印度的神话非常丰富,大自然在这里被不自觉地进行了加工,反映了印度人民幼年时期对自然界的幻想认识。《阿闼婆吠陀》包括七百三十一首诗,多是巫术咒语,是用来求福驱邪的。它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企图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利用和支配自然力的愿望。如有的用咒语驱逐咳嗽,有的祈求赌运亨通。《吠陀》反映了氏族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如家庭中建立了父权,青年男女追求爱情,人们出现了贫富之分……等等。《吠陀》成为圣书之后,传播《吠陀》的各派别编订了一些文献,称为《梵书》;之后又有各派的《森林书》;再后是《奥义书》。这些文献或记载祭祀仪式,或阐述宗教教义。《吠陀》十九世纪传入欧洲,为研究人类的宗教、哲学、文学、社会思想等的萌芽以及人类物质文化的早期发展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