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于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是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尔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这几个人曾在英国西北部山地的昆布兰湖区住过一些日子,并且写过许多歌咏湖光山色的诗,故被称为湖畔派。法国大革命初期,他们曾报以欢迎,认为革命与他们回到大自然和复兴宗法式民主制度的理想颇为接近。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转而与之格格不入,却致力于描写远离现实斗争的题材,讴歌田园生活和自然风景,以此和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相对抗。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1798),是湖畔派的代表作。其中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时所写的长篇“序言”(1800),被公认为早期英国浪漫主义的艺术纲领和宣言。“序言”明确指出“诗是人性和自然的形象”,“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可以包括知识、科学在内;大力提倡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生动的语言,描写“普通生活里的事情和情境”;强调内心的探索和诗人的想象力。这些艺术主张和观点,是对《抒情歌谣集》的艺术特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二十世纪新诗理论的先驱。诗集收有几十首诗,其中的《丁登寺》(1798)和《不朽的征兆》(1802-1804),是华兹华斯探索自然和人生关系的重要作品,突出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共鸣。诗作融咏景与抒情为一体,风格清新恬静。诗集中的《古舟子咏》为柯尔律治所作,写一个老水手的自述:他因杀信天翁而获罪于天,后因有仁爱之心而蒙宽恕。诗人把热爱宇宙万物的泛神论思想与宗教意识结合起来,在探索人类的罪与罚问题中宣传了基督教思想。诗集中的其他诗篇艺术上并不平衡,但整部诗集连同“序言”,却在英国诗歌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才得以占领诗坛。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湖畔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