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朝先后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分别为唐朝六都护府之一。贞观十三年(639),唐大将侯君集率军攻取臣服于西突厥的高昌,以其地为西州,次年,设安西都护府于此以镇守之。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朝打败西突厥后,攻取焉耆、龟兹等地,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领龟兹、焉耆、疏勒、于阗,史称“安西四镇”,辖境包括阿尔泰山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中亚地区。后来由于西突厥和吐蕃的进攻,安西四镇曾先后五置五废,碎叶也曾代焉耆为四镇之一。唐高宗时,西突厥十姓部落起兵反唐,显庆二年(657),唐灭西突厥汗国,在碎叶川(今苏联境内楚河)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濛池都护府,皆隶属安西都护府。龙朔元年(661),唐朝在天山南麓、于阗以西、波斯以东的西突厥故地置十六都督府、八十州、一百一十县、一百二十六军府。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力量削弱,葱岭以西为大食所并,以东为吐蕃攻占。贞元七年(791),安西都护府断绝与唐朝中央之联系。武周长安二年(702),唐朝在天山北路置北庭都护府,治所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辖境包括阿尔泰山、巴里坤湖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安西都护府则专管天山以南。安史之乱后,回纥葛逻禄部占领该地,贞元六年(790)府治为吐蕃所破。安西、北庭两都护府的设置,稳定了唐朝对西域的统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研究安西、北庭两都护府的历史文献有《唐会要》卷七十三《安西都护府》、《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北庭都护府》等。关于安西四镇的设置年代、初设四镇之地点、四镇之废置沿革,及其最终的废弃年代等问题,文献记载多牴牾,且近人看法亦不一致。李必忠《安西四镇考辨》(收入《唐史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1983年版)就上述各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